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 乾隆 高44.6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24.3厘米 粉彩创制于康熙晚期,是釉上彩的一种,因彩料中含玻璃白粉而得名。清乾隆时期这种技术得到更大的发展,呈现出品种繁多粉彩瓷器。
清 高26.5厘米、口径16.7厘米、足径7.7厘米 器仿战国时期铜牺耳尊形制,撇口,短颈,丰肩,圆腹,圈足外撇,肩两侧堆贴对称牺耳。通体施古铜彩为地,上绘金彩蕉叶纹、斜方格纹等。外底金彩书“敬畏堂制”四字两行楷书款。 因器型和纹饰均仿铜器,故称为“古铜彩”。古铜彩瓷烧制始于雍正朝,盛行于乾隆时期。乾隆朝仿古之风盛行,仿铜器而制作的瓷器工艺精湛,十分逼真,不仅造型与原品一致,而且...
所谓阳尊,顾名思义,即是男根崇拜之礼器。性崇拜源于原始社会先民的图腾崇拜,这种最早的宗教信仰,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新石器时代彩陶上出现的鱼纹、蛙纹、鸟纹,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的图腾崇拜对象;鱼纹和蛙纹的含义,无疑是先民对鱼和蛙强盛生殖能力的认识、肯定和重视,表现出先民对生命之源的渴望、繁衍不息的向往、多子多福的祈求。 随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化,生殖崇拜逐渐由女阴崇拜转向男根崇拜。因...
埃及文物部22日发表声明说,一支埃及考古队近日在埃及南部阿斯旺附近发掘出古罗马皇帝、哲学名著《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的一尊大理石头像。 据埃及文物部官员艾曼·阿什马维介绍,马可·奥勒留的头像在埃及罕有发现。此次出土的头像甚至精细地雕刻着马可·奥勒留卷曲的头发和胡须,是“前所未见”的珍品。 据介绍,考古队是在清除阿斯旺以北50公里的考姆翁布神庙地下积水时发现这一头像的。目前,...
春秋 越 盛酒器 197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县加念出土 高16厘米、口径16.8厘米 铜尊呈圆形,腹部外突,颈及器腹饰有4组以云雷纹为底的双蛇蛙纹。双蛇与蛙采用浮雕方式、花纹生动。铜尊的器型与中原铜尊相似,但装饰图纹却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表现出春秋时期中原与南方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春秋 盛酒器 1957年江苏省武进县出土 高26.5厘米、口径27厘米、重3.06千克 此铜尊为圆形,敞口,腹部饰有格局规整的变体夔龙纹。器物形制与中原颇为近似,只是短而外凸的腹部与中原略有不同,体现出东夷或吴越地域性风格。简化的变体夔龙纹,是春秋时期盛行的主要铜器纹饰。 圆形,大敞口,颈部收束,鼓腹,圈足较高,圈足上壁较直,下壁外撇呈喇叭口形。颈下部和圈足上部各饰一...
商 时期 盛酒器 1975年湖南省醴陵县出土 高22.8厘米、长26.5厘米、宽14.4厘米 此尊铸成象形,铸器者巧妙地将其长鼻用作流口,既合理地利用了动物原有的形象,又照顾到了器物造型的均衡。象身饰满饕餮、龙、夔龙、凤鸟等种种纹饰。流口顶端作凤首状,冠上伏有一虎。整个器物装饰得法,疏密有致,是商时期青铜器中的精品。
商 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盛酒器 1938 年湖南宁乡黄材出土 上口最大径44.4厘米、高58.6厘米、重34.6千克 四羊青铜方尊,在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之中体型最大。造型雄奇,肩部、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地,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上饰四条高浮雕...
夏至春秋 岳石文化 酒器 1986年山东省泗水县出土 高22.5厘米 岳石文化分布于山东地区,是相当于夏至早商时期的古夷人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当时已进入青铜时代。所出陶尊为泥质黑陶,轮制而成。器中部饰有一凸棱,表面光洁,制作精良,是岳石文化的典型器物。
商 淮夷 盛酒器 1957年安徽阜南月儿河出土 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足径24厘米, 重26.2千克 器口侈大,直径过肩,颈部较高,下部收缩,呈大喇叭状。肩部微鼓,下折为腹,呈弧形收敛作圜底,圈足,上饰十字镂空。器肩部饰三条曲身龙纹,圆雕龙首,探出肩外,活灵活现;腹部以云雷纹为地,装饰三组虎食人纹,寓意诡秘;圈足饰饕餮纹。整器工艺精湛,花纹线条洗练,是商代青铜器...
春秋 酒器 1956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 高29厘米、长31.5厘米 这件尊整体呈兽形,立耳长竖,张口,口中有齿,长颈较粗长;体较长,下有四足,相对较短而细;身后有短尾。兽背上连有豆形器,下部内束,似圈足;上部类似豆盘,外饰三角形穷曲纹。兽身通体有纹饰,多为卷云纹。此尊继承了西周时期动物形尊以写实为主形态的传统,仅在纹饰上有细微的变化,但其尊口很大,为以前所不曾见。
西藏拉萨警方21日披露,“1・19”扎基寺特大文物被盗案告破,包括中国国家三级文物在内的8尊佛像被成功追回,并送归扎基寺。 扎基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大寺色拉寺的分寺,素有西藏唯一的“财神庙”之称。 2018年1月19日9时,扎基寺僧人发现摆放在三楼佛堂内的8尊佛像不见踪影。案发后,拉萨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侦办此案。通过现场勘验和多地监控视频取证调查,拉萨警方最终锁定2名犯罪嫌疑人。...
大口尊尊式之一。陶瓷容器,流行于西周以前。陶质大口尊在新石器遗址出土很多。其中陕西神木石峁村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夹砂灰陶尊唇沿敞口,深腹,似两敞口筒式杯上下套接而成。腹中部有一道台阶式痕迹。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尊折沿敞口,腹自口部斜线内收。1974年内蒙古敖汉旗南台地出土的彩陶尊,口沿外侈,粗颈,鼓腹,腹部有对称的环状双耳。东北地区夏家店文化中有大口沿外敞,折腹内收式尊。商代中期大...
西周 盛酒器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高18.2厘米 这是以瓷土作胎,经高温烧成的原始资器。它的胎质呈灰白色,无吸水性,青灰色釉,敲击时能发出铿锵的声音,是中国古代瓷器的早期形态。
西周 (约前11世纪-前10世纪) 盛酒器 1955年辽宁省凌源市出土 高44.6厘米、口径12.7厘米,长41.9厘米,重6.6千克 这件青铜酒尊通体做成鸭形,尊口开于鸭背。鸭的双脚在前,后腹另出一足,与双脚共同支撑全体。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尊常常做成动物的样子,有象、犀、虎、牛、羊、凤、怪兽等形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