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年来,为切实提高宝丰县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使其文物保护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该县不断加强文物法律法规宣传,加大文物执法力度,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治理”文物工作方针,将文物安全工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切实提高技防人防物防水平,确保该县“馆藏文物万无一失,田野文物平稳过渡”。 该县文物局局长王团乐向说: “今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文物安全和保护工作,加大经费投入实施文物保护...
漫画 王建明 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近日介绍,全国受重度腐蚀的文物数量目前是230万件,占馆藏文物总量的16.5%。作为馆藏文物的保护,其保护措施第一位还是改善其保存环境。馆藏文物修复工作面临瓶颈制约。(2月25日《北京晨报》)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实物见证,230万件馆藏文物重度腐蚀非同小可,修复面临瓶颈亟须突破。假如损毁文物不能得到有效修复,文物蕴...
修复文物本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但近来却诞生了一个热词—“破坏性修复”。日前,辽宁省朝阳市景区内一处清代壁画被修复得面目全非,还遭到网友调侃。近年来文物修复专业人才十分紧缺,但门外汉搅局的情况却是屡见不鲜。 耶稣画像 惨遭“毒手”变猴子 西班牙80岁老太塞希莉娅·希梅内斯偶然间发现了博尔哈镇教堂内有一幅马丁内斯所绘的《戴荆冠耶...
200多年前,他的祖先曾在宫廷里制作缂丝龙袍;200多年后,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人王建江受邀进京,昨天在故宫开始修文物,与自己的祖先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技艺“交流”。这是故宫博物院第一次引入社会人才修复文物,王建江也是江苏省唯一一位被请进故宫修复文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据悉,故宫博物院的部分文物存在糟朽、腐蚀、开裂、破损等自然损坏现象,亟须保护修复。而院内现有的科技修复...
王建江父亲工作情景 缂丝 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项目正式启动,昨天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人王建江风尘仆仆赴京修文物。这是故宫博物院第一次引入社会人才修复文物,王建江也是江苏省唯一一位被请进故宫修复文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巧的是,他的祖先就曾长期在宫廷里制作龙袍,此次,他将与自己的祖先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技艺“交流”。 据悉,故宫博物院的部分文物存在...
昨天,故宫博物院与东城区“平安故宫”院藏文物抢救性修复合作项目启动。东城区多位散落民间的能工巧匠被请进故宫,参与百万件馆藏文物大修。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因为年代久远和保管条件制约,故宫博物院藏的部分文物存在着糟朽、腐蚀、开裂、破损等自然损坏现象,急需保护修复,而院内现有的科技修复力量,无论从技艺门类上、还是人员力量方面都过于单薄,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这些文物进行...
昨日召开的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 《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第四十七条规定,未经文物考古调查、勘探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文物执法机构责令停止施工,限期办理文物考古调查、勘探手续,逾期不办理手续,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私有不可移动文物可享“保养”补贴 第二十一条规定,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责任人可以依法合理利...
记者从新疆巴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16日获悉,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的七个星佛寺、米兰遗址、楼兰古墓葬、孔雀河烽燧群及艾里克遗址保护等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 米兰遗址位于新疆东南部若羌县境内,现在古城已是残桓断壁,脚下的黄沙、浮土可埋没脚踝。记者10月中旬曾到米兰古城保护现场,看到来自河南的建筑工人老王正在用工具对一个古代遗址用特殊液体进行补浆。他告诉记者,由于米兰古城遗址中都是泥土结构,用特殊胶...
擅自对不可移动文物装修,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可罚50万;除了国有的,私有的不可移动文物修缮保养也能获得财政补贴。昨日,市人大常委会就《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草案认为,文物具有社会公益性质,所有人无论是否具有修缮能力,政府都应当给予适当补贴。 据了解,《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草案二次审议稿)》已经在广州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第二次审议,拟于近期...
图为文物修复师正在修复大足石刻。制图:蔡华伟 穿越八百载风雨,重庆大足的千手观音已“病入膏肓”。幸得双双妙手,方令这尊“大足石刻的精华”保有重现风华的希望。如此“化腐朽为神奇”之举,仰仗于一个少人问津的群体——文物修复师。 可惜,妙手救得了石像,却难以医治这一行当后继乏人的顽疾。一面是3000多万件...
省博文物维护手段新奇 馒头修文物 记者 周明佳 摄 清理这件明朝木雕用了10多公斤馒头 记者 周明佳 摄 馒头可以做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的回答都集中在吃上。但在云南省博物馆技术人员手中,馒头却是修复文物的法宝。在对一件明朝木雕的清理维护中,技术人员用了10多公斤馒头,一点一点粘掉缝隙里的灰垢,让精美木雕重现光彩。近日,记者走访省博时得知,技术人员在挖掘维护手段的同时,该博物馆还不断引...
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林宅,位于紫金街30号,清代建筑。建筑内集中了300多幅精美绝伦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建构,是海曙城区,乃至浙东地区最具艺术、科学、文物价值的建筑艺术代表作之一,经过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审批同意,区政府投资百万对林宅门楼、正厅、轿厅厢房、偏房、花园等一期建筑部分进行修缮。修缮将严格按文物建筑修缮原则——“修旧如旧”,保持古建筑原真性。目前,林宅正在维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