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流失到中国境外的中国文物大约有164万件……
3月28日,全市“指尖话语”秀山专场手工作品展主题活动在重庆巾帼园举行,本次活动以“秀山秀娘绣风采乡村乡风香边城”为主题,展出苗绣、竹编、土布、龙凤花烛等7类精美的手工制品1200余件,苗家姑娘现场展示刺绣、茶艺、书法、手工美食制作等,吸引不少市民现场体验。 返乡创业 带领妇女刺苗绣远销海外 “苗绣是我们世代传承的刺绣技艺,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重庆市非遗传承人、秀山金珠...
生产历史悠久、工艺质量精湛的福建陶瓷,备受收藏者的追捧,尤其是具有“一白一黑”之称的德化明代白釉瓷塑和建阳水吉北宋出产的黑釉碗,已成为藏家和文博机构珍藏实力的象征。 在日本,几世纪前的《君台观左右帐记》一书,就对收藏的唐物进行评鉴,书中把建盏(建瓯、建阳产)珍品划分若干等级。曜变建盏为无上神品,乃世上罕见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的星斑,围绕着玉白色晕,美如织锦,万匹之物也;油滴,第二重宝,...
近日,由英国艺术慈善基金会和英国沃夫森基金会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藏品,英国博物馆的收藏事业将难现生机。该报告由英国历史学家大卫·坎纳迪内撰写,坎纳迪内调查了从19世纪30年代至今英国博物馆的收藏情况,并认为博物馆的资金投入情况不容乐观:一些博物馆没有制定任何收藏战略,他们更多的是基于应对而并非“主动出击”。 海外博物馆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但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各种问...
拥有2700多年历史的平遥古城近日再次受到海外关注,而此次的焦点是其底蕴厚重的古城墙。 19日记者从山西省平遥县新闻办获悉,在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选的世界十大古城墙城市中,平遥古城与世界上其他著名历史建筑一道“榜上有名”。 “中国平遥是位于山西省的14世纪的汉族城市,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国家一半的银行位于那里。今天,它把明清时期的布局保留至今,连同其令人印象深...
上海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再添新门类。昨天,90件长期流散海外的珍贵艺毯入藏上博,填补了该馆在此类收藏的空白。据悉,上博东馆建成之后,这些艺毯有望亮相“一带一路”主题展览。 这些艺毯来自华人收藏家李汝宽家族的捐赠。李汝宽出生于山东,在美期间,他成立了“李汝宽教育基金会”,长期资助学习、研究中国古代美术的学生。李汝宽在收藏的同时,也研究文物,曾出版过《东方漆艺》《中国青花瓷器源流》《西域长城艺毯...
徐福东渡一事,最早出现于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徐福再次求见秦始皇。因为九年前第一次入海求仙药,花费了巨额钱财未果,这时徐福谎称由于大鱼阻拦所以未能成功,于是请求配备强弩射手再次出...
1997年,一支由德国和印度尼西亚联合组成的水下勘察公司在雅加达以北150公里的印坦油田海域25米处发现了一艘10世纪的沉船。该船长约30米,宽约10米,因沉船所在位置毗邻印坦油田,该船被命名为“印坦沉船”。 考古学家根据沉船遗物推断这是一艘920—960年(即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沉船。该沉船的发现揭开了五代十国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南汉国海外贸易的神秘面纱。鲜有史料详细记录的五代...
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于2017年5月15日在北京胜利闭幕。29个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等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与来自130多个国家的1500名各界贵宾出席了此次盛会。 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中国的经济文化正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文化是“一带一路”的灵魂。“一带一路”,文化先行。文化可以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潜移默化、...
海外回流文物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从早年间的圆明园“十二兽首”到近年福建三明“肉身佛像”,每每这些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稍有风吹草动,都会拨动公众神经,引发一番热议。人们在传递民族情感之余,往往也会道出同一个追问:离家太久的它们,到底何日归故里? 曾经追问背后的几多无奈,如今正迎来一次真正“破冰”。去年底,财政部、商务部、文化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文物局六部门联合调研文物回流税制,...
曾漂泊海外的文物,几经辗转终于回家。日前,我省著名民间收藏家郭鹏向河北博物院无偿捐赠他从日本收购回来的两件北朝墓志,分别为北魏祖莹夫人郑氏墓志和北齐长乐郡长公主高宝德墓志。 记者在捐献现场见到,两件墓志厚重朴实,墓志碑刻书法精美,顶盖篆书,底部铭文介于隶楷之间。据河北博物院文物专家介绍,祖莹系北魏大臣、著名文学家,为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人。《魏书》记载了勤奋好学的祖莹“映炭夜读”的故...
被查获的文物 一个未挖穿的盗洞牵出了西北地区盗墓、销赃、非法收藏的一整条犯罪链条。 2017年11月17日,由公安部挂牌督办的陕西淳化“7·20”系列盗掘西汉古墓葬案宣布告破。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陈士渠接受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这是近年来全国破获的重大文物犯罪系列案件之一。 整个案件侦破历时16个月,涉及5省16个地市。一举打掉盗掘、倒卖文物犯罪团伙8个,抓获犯罪嫌...
■捐赠现场。 河北籍收藏家郭鹏 再向家乡捐文物 ■流失海外的两方墓志重归故乡 ■其主人一位是皇家公主,一位是名人之妻 “如果以后有机会,还会做同样的事。”2015年河北籍收藏家郭鹏将他从日本购得的一尊唐代汉白玉佛首赠与河北博物院时曾这样说,昨天上午他兑现了承诺。当天“郭鹏先生捐赠文物仪式”在河北博物院举行,这次他再度无偿捐赠一度流失海外的祖莹夫人郑...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药师经变》壁画资料图摄 “看着这幅流失海外近百年的元代寺观壁画回到它原本的位置,我想如果它有灵性的话,也一定会流泪。尽管是以数字影像的方式来呈现,也足以让我们感到震撼。”17日,山西文物爱好者闫鑫在提到将流失海外的元代壁画《药师经变》带“回家”时,显得有些激动。 流失海外近百年的广胜寺下寺的《药师经变》壁画已科技手段实现“回归”。受访者提供 摄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