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近日推出的“一念·敦煌写经展”,展出的四卷敦煌写经均出自于敦煌藏经洞,也是其流失海外后回归故乡首次在中国展出。此次展览的四卷经书涵盖隋唐早期至晚唐,被北京市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一卷来自于日本知名汉学家滨田德海旧藏,后回流中国并由中国收藏家收藏。 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展览仅为期一周(11月20日-25日)。作为20世纪中国学术史四大发现之一的敦煌遗书,具有巨大的历史和艺...
2018年11月20日至2019年2月22日,70余幅流失海外壁画的复制作品在大同云冈石窟研究院云冈美术馆展出。这是这些珍贵流失海外壁画首次以这种方式集体回国。 首席画师王岩松说,这70余幅壁画的原作来自山西、新疆、陕西、河南、甘肃等省份,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10余个博物馆,有寺观、墓葬和石窟壁画。 ...
南宋 梁楷 泽畔行吟图 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据不完全统计,以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为主的各国公私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的中国历代绘画作品,仅见于著录中的即不下于3万余幅。至于庋藏于各博物馆、私人收藏机构和私人手中密不示人的部分,更不知有几。存于私人之手及私家收藏机构的作品,即使以最保守的估计,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笔者仅将手中部分资料粗加翻阅,初步整理,藏于私人手...
中国作为文化遗产大国,目前拥有世界遗产53项,其中文化遗产36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官方普查登记的文化遗产资源浩如烟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近76.7万件;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登记近87万件。 然而中国近200年来也是文化遗产的主要流失国,海外中国文物数量大、质量精。据有...
“章公祖师”坐佛追索案第二次开庭,荷兰藏家是否善意取得成焦点原告律师说,海外流失文物追索依然困难重重 三年追索,章公祖师能否回家 2015年3月3日,章公祖师肉身像在匈牙利自然科学博物馆展出。(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12日,备受海内外关注的福建“章公祖师”肉身坐佛跨国追索案在福建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是该案第二次开庭。庭审最后,双方均表达了调解意愿。 原告代...
2018年初,已拍摄9部敦煌文化纪录片的甘肃导演秦川启动纪录片《到全世界找敦煌》拍摄项目,计划赴海外12个国家和地区收藏敦煌藏经洞文物的博物馆和图书馆采访拍摄。10个月来,仅“攻克”英国、法国的四家收藏机构。 近日,“‘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复制展”正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展出。展出作品均为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现流散海外文物的复制品,包括东晋十六国到北宋的绢画、纸本...
本次展览是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由江苏理工学院和太原美术馆主办。太原美术馆提供 “千年壁画百年沧桑一一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展10日在太原美术馆开展,80余件流失海外至今未归的古代壁画以新面貌初次“回家”。 此次展出的80余件壁画作品都是中国流失在海外至今未回归的国宝精品,江苏理工学院刘海粟艺术学院运用传统壁画技艺和现代新型材料及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制作手法...
近日,坐落于外滩27号楼怡和洋行大楼6楼的上海久事美术馆(外滩馆)开馆,美术馆由上海久事集团设立。自4日起,这一公共文化空间免费开放,公众可走进这幢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外滩大楼,欣赏艺术与建筑,感悟历史。 外滩是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中上海唯一入选的街区,而外滩1号、2号、27号更是国家级历史文物。因此,美术馆旨在将艺术与历史建筑有机结合,推广以外滩建筑为代表的海派文化,首期展出的是“百年交响—...
日前,由新疆龟兹研究院、陕西省西安市文物局和西北大学共同主办的“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在西北大学博物馆开幕。125幅利用现代数字技术精彩展示的4个洞窟壁画的复原影像以及还原的两个仿真洞窟,不仅为观众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洞窟和壁画原貌,也让流失海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以特殊形式“回归”故土。因富含反映东西文化交流内容而享誉世界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其传奇经历备受关注。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
联合国统计,历来流失到境外的中国文物约164万件,而海外民间的收藏预计是馆藏的10倍,约1700万件。 此次苏富比纽约秋拍的另一件藏品,唐菩萨雕像,以433.5万美元被拍走。图片来源:苏富比官网 今年纽约秋拍,苏富比拍卖行举办的“琼肯:中国佛教造像”主题拍卖会吸引了众多古董爱好者。期间,被苏富比形容为“恢弘巨作”的唐代石灰石雕佛首像高度疑似洛阳龙门石窟一件流失多年的文物。 ...
记者12日从西北民族大学社科院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获悉,该所历时五年推动流失海外的敦煌古藏文文献数字化,目前已完成英藏和法藏精选最有应用价值和学术意义的1000卷古藏文数字化,建成敦煌古藏文文献数字资源库系统。 这是中国首次创建可检索的数字化敦煌古藏文文献资源库,也是首次将英法两国所藏敦煌古藏文以“数字化”形式回归中国,为学界提供全面的原始资料,推动敦煌学、民族学和藏学研究。 20世纪初...
中国国家画院海外书法研究所成立揭牌仪式于2018年9月1日号上午10点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中国国家画院海外书法研究所成立揭牌仪式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兵,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纪连彬,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申万胜,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海外书法研究所所长曾来德,中国国家画院创研部主任何加林...
6月22日上午,中国丝绸博物馆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10名外国“网红”,在这里展开了一段“走近中国丝绸”的旅程。 为了打响“ Living Poetry”杭州旅游品牌,2018年杭州市旅委依托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举办“最忆是杭州·全球粉丝感恩五周年活动”,于6月16日在美国纽约中央车站举行“最忆是杭州・全球粉丝感恩大会”...
贝宁:神韵宁夏,“醉美”非遗 近日,“神韵宁夏·醉美非遗”展览在贝宁中国文化中心举办,2018贝宁“中国非遗文化周”就此拉开序幕。 此次展览共展出100余件剪纸、刺绣、泥塑以及古建筑模型作品,栩栩如生的回族剪纸、细密精致的宁夏刺绣、活灵活现的泥人、精巧绝伦的中式建筑模型,无不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尤其是巨幅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更令大家赞叹不已。 展览期间,宁夏回族剪纸传承人田彦兰带来一场精...
上海博物馆考古队即日将启程赴斯里兰卡,与当地研究机构开展联合考古工作,对斯里兰卡北方港口城市贾夫纳(Jaffna)的古代遗址进行发掘。 据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今天介绍,此次斯里兰卡之行,将是上海博物馆考古工作走出去的第一步。早前上海博物馆对青龙镇遗址的发掘,证明了上海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密切关联。斯里兰卡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港口城市,外界对其“海丝史迹”知之甚少。希望此次考古发掘助力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