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生在央视,走红于B站,自媒体人再接力,《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成名路径非比寻常。这部三集纪录片最初在央视九套播出,当时只道是寻常。然而,文物修复师的故事被上传到Bilibili网站时,迅速达到爆红程度,如此的成名方式,彻底改变了此前文化网红成名的路径依赖。以B站、A站等为首的二次元潮流文化网站,亚文化的弹幕直播平台,将90后、00后审美趣味诠释得淋漓尽致。按照B站董事长陈睿在2015年的说法,B站用户...
王津正在修复钟表 闵俊嵘在漆器室里修复一张瑟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火了一个世人本不熟悉的职业——“文物修复师”。他们上班的环境,工作的对象都极为特殊,但走近他们,这群人在工作生活中的欢喜与烦恼又与每个现代都市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本片的导演叶君说,他想让人们看到的不是那种惯常的“工匠精神”:手艺行将没落,他们坚守着最后的微光。他想让外行也产生共鸣:“每个人都将会有一个职业,其实职...
王津凝望自己参与修复的铜镀金雄鸡动物座楼阁式钟。曾洁摄 随着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热播,片中那些智慧与匠心并存的故宫文物修复师,竟成为90后心中的新晋“男神”,而55岁的钟表修复师王津就是其中 之一。近日,央视纪录频道在重庆举行推介会,“故宫男神”王津、亓昊楠师徒刚一出现,就引起现场观众的热情欢呼,气场不输当红明星。 4月3日晚,记者通过微信联系上了王津,他已回到北京。谈及自己突然走红...
丁为新正在修复《仕女图》团扇 本组图片由本人提供 丁为新在故宫进修时,师傅李寅(右)在教他修复册页 修复前的《仕女图》团扇 修复后,见证奇迹的时刻 今年初,一部名叫《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央视纪录片反响热烈。纪录片主要讲述了故宫稀世文物的修复故事,片中一群样貌普通却又身怀绝技的文物修复大师首次走进公众视野,点燃了观众的激情,受到众多人的膜拜。在豆瓣上,它甚至获得了9.4分的高分,比...
2月底,在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里,七八名修复技师正聚精会神地对一页页残破不全的古籍进行精心修复,所经手的每一页纸张至少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修复师们熟练细致地完成每一道修复程序,用双手小心翼翼的复原出残卷中的文明记忆,每人每天最多能修复十余页残破古籍。 “古籍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血脉,也是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结晶,但经过长期的流传使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不少古籍亟待抢救性保护。...
王津师傅在修复文物(资料图) 近日,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上爆红:网络点击率超70万;豆瓣评分高达9.5,超过热播剧《琅琊榜》。该片共三集,讲述一群“貌似普通、身怀绝技”的故宫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故事。人气最高的钟表组王津师傅,已被网友称作“故宫男神”。有网友评价他称:“印象中的大国工匠,应该就是这个样子,温暖而谦逊,执著而内敛。这样的品质才能担当起某个职业的脊梁。” 昨日,长江日报记者电话...
二次元及花痴爱好者的聚集地B站,和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二者之间怎么都看不出有相关性,但是偏偏就同框出现了。 这部3集纪录片,讲述的是故宫文物修复师们的故事,导演之一是浙江工业大学的老师萧寒。此前他在媒体前露面是因为他导演的纪录片电影《喜马拉雅天梯》。 《我在故宫修文物》于1月7日在央视9套首播,当时并未引起轰动。没想到一个月后,这部有些“萌萌哒”的纪录片,却在B站走红,点击量近70万,...
如果把待修复的文物比作“病人”,那么能够让文物重新焕发生命力的修复师就是名副其实的“医生”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被修复的文物越来越多,而“医生”却出现了极度缺乏的情况。文物修复师为何如此缺乏?如何才能留住人才让珍贵的文物流传久远?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日前采访了安徽博物院的多位修复大 师。 全国现状 一千多万件文物破损待修复 我省现状:安徽博物院专业的文物修复大师只有8位,有大量珍贵文物需...
据《劳动报》报道,对于文物修复这门手艺,你的印象是否多从盗墓小说中得来?那些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是否令你心生向往?本期画刊,记者来到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探访了一个略显“神秘”的职业—文物修复师。 拥有超强耐心、具备扎实的美学功底、熟悉历史、有足够的化学知识,这就是一名文物修复师所需的基本能力。如果这些要求还不算太高,书画修复组的副研究馆员沈骅会告诉你:在这里,一名美术专业本科毕业的新手要...
如果把待修复的文物比作“病人”,那么能够让文物重新焕发生命力的修复师就是名副其实的“医生”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被修复的文物越来越多,而“医生”却出现了极度缺乏的情况。文物修复师为何如此缺乏?如何才能留住人才让珍贵的文物流传久远?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日前采访了安徽博物院的多位修复大师。 全国现状一千多万件文物破损待修复 我省现状:安徽博物院专业的文物修复大师只有8位,有大量珍贵文物需要修复...
“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这是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里要求古籍修复师所具备的本领。古籍修复不仅是个手艺活,还要有中国古典文化知识的积累。目前国内只有南京艺术学院、南京金陵科技学院以及辽宁的一所高校设立了古籍修复专业,招生人数不多。更普遍的传授方式还是师父带徒弟,手把手地教。 工具 修复古籍的工作区像厨房一样,有豆浆机、面粉,还有冰箱。被虫蛀的古籍需要冷藏,以防细菌进一步感染;...
发现摩西 19世纪上半叶 95×76cm(修复前) 发现摩西 19世纪上半叶 95×76cm(修复后) 他在台北的工作室,平均每年至少有100多件大大小小的案子。庞大的数量,如果拿一年的天数来算,平均不到2天就必须完成一件修复案。当然不可能每件作品都能在两天内修复完成,有的状况轻微,有的严重则可能需要好几个月,如何在既有的时间内确保修复的质量,是很大的考验,时间的安排与流程的规划便很...
2014年底,湖北枣阳郭家庙墓地考古取得多项重大发现:出土了中国目前所见最早建鼓,发现了最早的乐舞遗迹,推测应为国君级别墓地…… 湖北是中国的文物大省,楚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的发生地及辛亥革命首义策源地,有馆藏文物近200万件。 记者22日从湖北省文物局了解,目前,湖北有大量的文物亟需修复,可是国有文博单位具备成熟文物修复能力的仅30多人,文物修复出现巨大缺口。 “湖北出...
2014年底,湖北枣阳郭家庙墓地考古取得多项重大发现:出土了中国目前所见最早建鼓,发现了最早的乐舞遗迹,推测应为国君级别墓地…… 湖北是中国的文物大省,楚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的发生地及辛亥革命首义策源地,有馆藏文物近200万件。 记者22日从湖北省文物局了解,目前,湖北有大量的文物亟需修复,可是国有文博单位具备成熟文物修复能力的仅30多人,文物修复出现巨大缺口。 “湖北出土有闻名海内外的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