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00多年前的战国铜剑和二战时期的德国钢刀 一把是2000多年前的战国铜剑,一把是二战时期的德国钢刀,一把是仿战国铜剑,昨日,这三件文物由九洲港派出所移交市博物馆。据市博物馆副馆长陈振忠介绍,战国铜剑和德国军刀首次入藏市博,而战国铜剑是迄今为止市博物馆收藏的最古老的铜剑,丰富了博物馆的馆藏。 战国铜剑 少数民族部落首领所用 记者昨天在市博物馆看到战国铜剑、德国带鞘军刀、仿战国铜剑三...
2013年1月19日,凌晨12点多,一伙盗墓贼来到位于河南省潢川县彭家店与光山县斛山乡之间的大片丘陵中,一处被初步估计为战国时期的古墓群,携带大型工程挖掘机等设备进行盗墓,随后附近村民报警,此时河南省光山县与潢川县公安局分别接到到报警,随后光县警方赶到现场将一名挖掘机司机控制住,据白天在光山县斛山乡派出所了解到,被控制住的挖掘机司机已经移交给潢川县公安局彭家店警方。 1月19日上午,据相关知情人...
据新华社记者勿日汗报道,近日,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古城1.2万平方米的面积内,发掘清理出40座战国至唐代古墓。其中,战国时期墓葬37座、汉代墓葬2座、唐代墓葬1座,出土各类器物100余件。 此次发掘清理的37座战国时期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两座汉代墓葬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品有陶壶、陶罐等。1座唐代墓葬为带有斜坡墓道的砖室墓,已遭破坏,出土砖质墓志1方。 盛乐古城是拓跋鲜卑代政...
1月18日,在湖北随州东周墓群的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对编号为M18的大型战国墓做最后的清理工作。 日前,湖北随州一处面积200余平方米的大型战国墓进入最后的发掘清理阶段。考古人员发现该墓形状呈“亚”字形,整个墓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墓室,现场还发现大量铜器随葬品。
近日,在湖南省第十二次考古年会论坛上,湖南最早的铁器出自湘潭牛头岭战国古墓得到了许多资深专家的认可与支持。 据介绍,在湘潭牛头岭战国古墓中,考古人员从2号古墓里挖掘出陶鬲、陶罐各一件,从3号古墓里挖掘出陶鼎、陶壶、陶敦、陶豆各两件,还从四号古墓里挖掘陶器三件,铜矛、陶鬲、陶钵、陶罐各一件,铜砝码一套(三粒)和少许蚁鼻钱。其中出土的陶罐相当完整,而且绘有彩色图案。其中3号墓中发现的铁制夯筒并不是随...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经过勘察和调查陕西西安发现两座战国秦时期大型墓葬,据推测其中一个可能是秦始皇太祖父秦昭襄王的墓葬。 此次考古的勘定的地点在西安市临潼区(韩裔乡)属于秦东陵一号陵园范围,经考古人员确认,目前已经发现两座大墓,还有一座陪葬坑和一座小型墓葬,在陵园的外边发现陪葬坑和陪葬墓一共161座,此次发现的陵园具有之前凤翔秦公陵园有壕沟和无陵墙的特点,也具有了秦代帝王陵南北走向长方形的...
警方查获的嫌疑人和8件青铜器 万州警方供图 成都一古玩铁杆瞒着家人将两套房屋抵押,贷款65万来渝淘了8件战国青铜器,正在交易时被民警逮个正着。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批战国青铜器是假的。近日,涉案的3名嫌犯被万州区警方刑拘。 民警撞上“文物”交易 去年10月3日下午两点,万州区公安局龙都派出所民警李俊林和同事在辖区巡逻时,发现化工大道路边停着的一辆客用长安车和一辆黑色丰田...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市和林县盛乐古城1.2万平方米的面积内,发掘清理出40座战国至唐代古墓。 “其中,战国时期墓葬37座、汉代墓葬2座、唐代墓葬1座,出土各类器物100余件。”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强说。 此次发掘清理的37座战国时期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部分墓葬带有壁龛或头龛,部分墓葬有葬具,以单棺为主,骨架大多保存较...
战国错金银青铜带钩。 错金银青铜带钩,是古代青铜器中使用级别较高且工艺较精湛的一种器型。在本期“每周一宝”栏目中,介绍的正是一套战国晚期至汉代早期的青铜带钩,这种战国错金银青铜带钩传世稀少,堪称难得一见之宝。 这套带钩共有10件,尺寸不一,工艺多样。经昆明高古文化艺术品交流中心专家鉴定及科技检测,确认该套带钩年代为战国晚期至汉代早期,为错金银青...
战国错金银青铜带钩。 错金银青铜带钩,是古代青铜器中使用级别较高且工艺较精湛的一种器型。在本期“每周一宝”栏目中,介绍的正是一套战国晚期至汉代早期的青铜带钩,这种战国错金银青铜带钩传世稀少,堪称难得一见之宝。 这套带钩共有10件,尺寸不一,工艺多样。经昆明高古文化艺术品交流中心专家鉴定及科技检测,确认该套带钩年代为战国晚期至汉代早期,为错金银青铜器中的传世美品。今年...
经过数月考古挖掘,115座战国墓日前在湖南洪江市托口镇重见天日。据专家介绍,该墓地是目前所见湖南境内楚墓分布中位置最靠西南的一处,说明楚文化影响范围已波及湘黔边境。 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上述墓地遗址在湖南托口水电站周围被发现。自2011年开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了湖南境内淹没区范围内地下文物的抢救性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此次挖掘出的大塘岭墓地,共有墓葬122座,分布范围约20至...
市博物馆馆藏的战国青铜剑。记者王志伟摄 战国时期,战火纷飞。这一时期大量使用青铜铸造的兵器,用于近战刺杀和劈砍。市博物馆就收藏着一件该时期的青铜剑。 市博物馆馆藏的这件青铜剑出土于陵县刘泮乡李冲天村,剑长39.8厘米、剑身宽3.8厘米,剑身脊部隆起向两边直斜,剑锋及剑锷锋利,剑茎有两道凸棱,圆柄剑首,造型精美。 “历经2000多年而不锈蚀,锋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