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敦煌遗书整理成果展示发布会”近日在沪举行 刘志惠摄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敦煌遗书,与殷墟甲骨、居延汉简和明清内阁大库档案,被列为上世纪初我国的四大文化发现。由于历史原因,不少敦煌遗书先后流散到了英、法、俄、日等国。由上海师范大学与英国国家图书馆共同编纂,上海师大哲学学院教授方广锠、英国学者Frances Wood(吴芳思)主编的《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前1...
艺兰斋珍藏有两件敦煌手卷,一卷为北魏时期的由东阳王元荣捐资抄录的《大智度论》。另一卷为唐人双面手抄卷。根据敦煌学研究学者、南京师范大学黄征教授的考证,这卷双面手抄卷,其中一面应为《释肇断序抄义》(以下简称《释肇序》)失题残卷,而另一面抄写的则是《大乘稻竿经疏一卷》(以下简称《稻竿经》)。 这部手卷的两面,字体并不相同,内容也不连贯,明显是不同的手笔。那么到底谁先谁后呢?哪个是正面哪个又是反面呢...
为保证敦煌旅游园区和古建筑群冬季消防安全,甘肃省敦煌消防大队日前深入“莫高窟”古建筑群和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截至目前,敦煌市政府和文物古建筑管理单位共投入资金600万元对文物古建筑内所有库房、展室内的电线进行改造并穿管保护,设置沙箱和消防水池1300余处。各文物古建筑管理单位全部成立了消防安全工作委员会,建立专职或义务消防队241支,配备45名消防专职...
樊锦诗 浙江杭州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京。著名敦煌学家、石窟考古专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专家。1963年9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历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等职,有“敦煌的女儿”之美誉。 中华文化五千年,人文智慧耀东方。有“敦煌的女儿”之美誉、为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付出毕生精力的敦煌文物研究院院...
近日,甘肃敦煌研究院环境监测室、保护室、分析室一行11人,来毗卢寺博物院实地调研毗卢寺壁画病害状况。在6天的紧张工作中,敦煌研究院研究人员对毗卢殿和释迦殿内外环境状况做了实地勘查,收集了近期环境数据,并安装了HOBO温湿度监测仪监测长期数据。保护组拍摄了大幅面照片,为后续病害描图进行了前期准备。分析组利用多光谱摄影调查方法,对两殿局部壁画材料、绘制工艺、绘画技法、病害特点进行了调查;利用便携式X荧...
《唐风宋韵——孔德众、郭燕春的绘画世界》展览12月8日在广州博物馆开幕,展出时间为期一周。展出甘肃兰州两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69件,分为敦煌遗韵、云山如梦、花鸟清趣三部分向观众展示色彩绚丽的唐代敦煌壁画临摹作品和具有宋代风格的山水画及花鸟画,作品构图精美,意境深远,形象再现了唐宋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本次展览的第一部分“敦煌遗韵”中,展出了多幅艺术家郭燕...
图为:从左至右分别是张帆、黄先锋、张志超博士。 (记者 刘长松 摄) 地处江南灵秀之地的武汉大学和身居大漠戈壁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似有某种因缘。武汉大学史学教授唐长孺是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研究大家,老先生穿越迷障般的天书,去触摸久远的历史真相。今天,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李德仁教授领衔的敦煌莫高窟数字化工程,以三维重建方式,力图将久远的历史还原到最本真的状态。 女科学家接...
水陆佛像画(图片来源:资料图) 水陆画是起源于中国宋末的一种水陆法会绘画,盛行于明代,水陆画是中国古代寺院或私人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是水陆法会不可缺少的圣物之一。因为此画反映的天上的佛、神鬼和人间民俗三个题材等,所以称之为天地合一的水陆画。此画大都流行在中国西部及北方一带。水陆画的内容大致为三大部份:一部分以佛教为题材称“水陆佛像画”;一部分以鬼神祭祀亡灵为题材称...
新浪收藏讯 2011年12月2日,北京匡时(微博)秋拍夜场《与佛有因——近现代名家佛教题材书画专场》在北京国际饭店开拍。张大千的《摹敦煌壁画原稿》以180万起拍,几番出价之后,最终以260万的价格落槌,此前拍品的估价为260-280万。 作品简介: 大千曾三抵榆林窟,首次在1941五月前往敦煌途中,第二次在同年十二月,停留约二十天,第三次在1943年五月,也是最后一次。他离开敦煌返西安途中...
敦煌莫高窟樊锦诗院长在莫高窟第61窟检查比对南壁拍摄图片。数字化工作现场。榆林窟第3窟东壁南侧壁画的数字化成果。今天,很多前去莫高窟游览的游客可能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千年以后,这个旷世瑰宝还能否存在于世?事实上,莫高窟从发现至今一直受到自然环境破坏和洞窟本体老化的“双重威胁”。“对这种老化的趋势,我们只能延缓,不能逆转。” 敦煌研究院院长、著名学...
随着考古资料公布和相关研究深入,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考古开辟敦煌学新领域,引越来越多中外学者关注。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研究》最近出版发行,集中展示了敦煌莫高窟北区考古完成后对推动敦煌学发展带来的影响。 “在这部论文集里,收录海内外学者近年来撰写的有关莫高窟北区石窟研究论文47篇,共70万字。”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彭金章介绍,这是其中的主要研究成果,还不是研究莫高窟北区石窟的...
近日,在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甘肃文化周揭幕之际,《敦煌艺术展》也在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对公众掀开神秘面纱。73岁的敦煌研究院院长、著名学者樊锦诗应邀来到上海,为公众解析敦煌之大美,也为推动数字敦煌工程鼓呼。不容回避的难题,让守候稀世珍宝敦煌莫高窟50年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忧心不已: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的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
孙志军摄 不容回避的难题,让守候稀世珍宝敦煌莫高窟50年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忧心不已: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的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破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由大学、研究机构、科技企业各方联手推进的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 用十亿级像素的“飞天号”拍摄“飞天” 黄沙戈壁的一个下午,敦煌莫高...
用软毛刷清扫掉壁画上的灰尘,孙工程师右手拎着喷壶,左手捏着一块棉花,微微地勾动右手食指,“哧——哧——”,雾状的胶结液不断喷洒,每次喷洒面积约4平方厘米,胶结液迅速渗入壁画内部。他用棉花轻轻拍打着壁画,将壁画表面残留的胶结液吸收。“15天后,渗入的胶结液将蒸发,壁画表面会变得十分坚硬,未来10年不会遭受风化损害。&...
用软毛刷清扫掉壁画上的灰尘,孙工程师右手拎着喷壶,左手捏着一块棉花,微微地勾动右手食指,“哧——哧——”,雾状的胶结液不断喷洒,每次喷洒面积约4平方厘米,胶结液迅速渗入壁画内部。他用棉花轻轻拍打着壁画,将壁画表面残留的胶结液吸收。“15天后,渗入的胶结液将蒸发,壁画表面会变得十分坚硬,未来10年不会遭受风化损害。”孙工程师扬着眉毛,一脸自豪。10月3...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