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21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等。该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为了更好地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生态环境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条例》创设性地规定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根据《条例》,符合下列条件的特定区域,所在地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
中国文化部首次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20日在京举行。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在会上透露,文化部将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加强对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 “非遗需要有特定的生存环境,比如一个村子里开展民俗活动,村落格局就为这些民俗的诞生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民众按照自己非常熟悉的环境开展民俗活动或者进行民间艺术表演。...
8月21日,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该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今后,侵占、破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关联的建筑物、遗迹等,最高将被罚款10万元。 据了解,《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中所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其中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起越来多的人们重视的同时,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展也逐渐被社会所关注。近日,塔城作为一个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尝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持了良性有序的发展。 近年各地旅游产业升温,非物质文化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流失和变异,原有的文化内涵大多处在濒危或消失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
杜金鹏主持 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指导委员会于2014年8月15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宣布成立。 成立大会由杜金鹏先生主持,并介绍了文化遗产保护指导委员会的成立背景、推荐名单与筹备会议情况。与会专家学者经过认真讨论和修改,通过了文化遗产保护指导委员会的组织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指导委员会的领导机构: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关强为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主题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一个“活”字,可谓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 众所周知,文化遗产是祖先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整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区别于“别人”的文化标签,具有地域独特性和群体认同感,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凝聚人心,增进团结具有非常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我认为,文化遗产具备“遗与产”两个方面,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统筹兼顾,方能使其真正“活”起来,...
早在4000年前,和林格尔这片土地就已经有人居住并开始繁衍生息。历经岁月更迭,很多文化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也有一部分以非物质的形式流传了下来,比如一种技艺,一种习惯。在和林格尔,对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让不少民间传统技艺在保护中焕发了新的生机。 和林格尔剪纸是中国北方剪纸最具有代表性的剪纸遗存之一。它是由世代生活在和林格尔地区的广大农牧民劳动妇女群体为主体创造的,经过代代传承发...
8月16日,记者到焦作温县张寺村探访洪山调艺人马九信,发现他与2008年被“发现”时的状况并无二致:生活困难,没有传人,不同的是更见衰老。询问当地有关部门,一位工作人员称,洪山调虽已进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其传承现状“一个人影响有限”,加之“经费有限”,故未能对其进一步保护。这种境况令人唏嘘,也令人质疑。 洪山调的文化价值绝不仅仅限于马九信“一个人”。洪山调被当地媒体报道后,中国...
文化部于20日上午10时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化部非遗司马盛德副司长介绍下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具体包括开展贯彻《非遗法》的执法检查、建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评估制度和监测体系、加强非遗保护与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改进、鼓励非遗衍生品的开发,拓展与丰富非遗的主题及表现形式、支持举办多种形式的展示活动、开展大规模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保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开展非遗抢救性保护成果的利用和传播、强调...
历经五千年的风雨沧桑,中华民族孕育出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花儿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艺术,历经岁月的洗涤,保留了全部的精华,展现出了其最本质最原始的气息,这一文化瑰宝亟待我们去保护、继承和发展。8月初,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宁夏花儿文化调研队”来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了以调研宁夏花儿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为主题的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飞扬青春,追寻文化遗产 8月5日,花儿文化调研队...
在今天上午文化部举办的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饶权表示,着眼于守护好中国文化基因和共有精神家园,文化部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包括可移动文物保护、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以及大遗址保护。文化部注重城镇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保护,会同有关部门推动落实《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尽快出台《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非遗是近10年出现的名词和学术术语,但是非遗作为“文化”与人类的文化同步而生、同步发展。在历史上非遗是文化经典的对象,也构成文学经典的一部分。当下非遗仍然可以成为经典,并且通过公众、文化人、政府的多方合力,以及学校教育等多种路径得以实现。 非遗是经典文化吗 非遗是经典文化吗?依据普遍化原则,非遗不是经典文化,它属于大众文化,体现的是民众的生活传统和文化传统,但是也绝非传统意义上的“...
8月19日下午,“云南省文化厅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授牌仪式暨“滇戏保护传承”研讨会在昆明举行。牛街庄滇戏博物馆荣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 据介绍,牛街庄滇剧博物馆收藏、复建、整理了云南几代滇剧艺人们遗留的宝贵传统文化,从明末清初期年间至后期各个时期的剧本、戏曲、戏剧照片、文化、古戏台、古门头、花方、格子门,是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滇戏是云南的主要地方...
日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闭幕的“实验室考古”呼伦贝尔论坛上,针对我国考古领域蓬勃兴起的“实验室考古”发展现状,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北京大学等学术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评估讨论,一致认为要认清发展趋势、加强科技手段、植入科学管理,让考古研究通过“实验室考古”更有效地为文化文物遗产保护服务。 “实验室考古”是近年来为世界考古学界普遍认同推广的一种和传统田野考...
年年中秋节,众口杏花楼,每当中秋将至,上海人总要想起“杏花楼月饼”。杏花楼月饼简直成了中秋节的代表食品。这是160多年以前杏花楼的创始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的。他更没有想到,杏花楼三个字不但在上海家喻户晓,杏花楼月饼的技艺还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1851年清代咸丰元年,广东人“胜仔”来上海淘金,创建了杏花楼的前身,到1928年,杏花楼除了餐饮,还开始试制月饼。自此以后,历经杏花楼人一代一代人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