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联合举办,杭州博物馆承办的《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王国—西夏文物精品展》于1月22日在杭州博物馆南馆二楼机动展厅开展,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发掘的西夏文物精品96件套,展品中不乏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从素有“东方金字塔”美誉的西夏王陵出土的鎏金铜牛等国宝级文物和国家一级文物27件。从西夏文字、西夏工艺、西夏佛教、西夏建筑等方面全面展示了西...
授牌合影 1月15日上午,杭州市园林文物监察支队文物执法分管领导、江干区文保办相关负责人来到夕照社区为文物守望者工作站授牌,这是杭州市园林文物监察支队设立的第一个文物守望者工作站,也是杭州市打造“文物守望者”工作“升级版“的新尝试,通过建立实体工作站的形式在城市里垒起文物守望者阵地,不仅仅是加强守望者与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更拉近了社会公众与执法工作的距离,使群众全面客观地接触和认识文物执法工作,...
圆首束腰型、扁马蹄型、长方束腰型、椭圆型、元宝形……1月15日,中国首个以白银货币为主题的展览于浙江杭州亮相,展览由中国钱币学会金银货币专业委员会汇集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30余位金银货币收藏家收藏精品530余件,以实物为主线,将各朝各代的银锭银币生动地串联起来,完整地给观众展示从原始的银两制度过渡到机制银币的历史脉络。 货币是具有明确价值并被市场接受和使用的特殊商品。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白...
近日,杭州市京都小学与北京通州运河小学在杭签署《中国大运河少年儿童文化教育促进会》协议,并向大运河沿岸36个城市学校发出倡议:传承运河文化,培育运河少年,反哺母亲大运河,让这份历代先民创造和经营的珍贵遗产,能够经由运河学校、运河少年、运河公民的写作、传承、创新,化为恒久滋养运河儿女的精神食粮。 据了解,这也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全国首个由学校自主发起的青少年传承运河文化的倡议。 其实,这两...
汾口镇地处浙西,是淳安县经济、文化次中心,自古以来三地两省的文明在这里融汇集聚,造就了汾口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汾口草龙,两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利市篮、打更舞,拥有四个省级文保单位——余四山墓 、余氏家厅、汪氏家厅、龙门古塔,占据了全县省级文保单位的一半以上。这些省级文保单位都坐落何处?又有怎样的历史背景?我们不妨借此机会一起来了解一下。 余四山墓 余四山墓座落在汾...
杭州人有个老习俗:年年腊八节,都要喝上一碗灵隐寺的腊八粥,福气满满地过新年。 今年的腊八节就在下周日(1月17日)。老惯例,还是30万份腊八粥,这几天灵隐寺已经忙着准备起来了。 而就在昨天,灵隐寺腊八节风俗,成功入选第六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就是说,今年的这碗腊八粥,更有文化意味了。 去年腊八节,灵隐寺方丈释光泉曾说,2015年,灵隐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腊八节申遗。准备了一年后,终...
杭州植物园里的桃源岭上,2015年底挖出了一座古墓。墓是南宋时期留下的,年代不算久远。墓里葬的是一个男人和他的两任妻子。一样样出土文物看过去,就像是在翻看南宋一户普通人家的家族史。 杭州市考古所考古一室的考古队员李坤,负责桃源岭宋墓的挖掘。他说,这个墓一穴三室,虽然每个墓室的大小一样,但中间那个墓室,要比旁边两个凸出去一块,显得更高一些。因为中间墓室葬的是男人,一家之主,以前“男尊女卑”根深蒂固...
南宋杭州的水沟水井里发簪耳环筷子全是故事 昨天,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举行了一场年度大盘点——“发现杭州2015·杭州考古工作年度盘点”的发布会。2015年一年,市考古所完成了各类考古项目有67项,出土文物标本982件(套),但昨天,专家们还是忍痛割爱,选出了“八大”。 记者看了看, 3个萧山区,1个余杭区,还有4项都在杭州城区。巧的是,这4项,解密的全是南宋人的生活细节,其中三项集中在上城区。...
百年思鑫坊,半部杭州民国史。 这一区块内,有9处历史建筑保护单位和两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后48个居住单元,砖木结构,是杭州近代民居的典型代表。 作为杭州市主要历史街区之一,毗邻西湖的思鑫坊建筑群历史底蕴深厚,但存在配套公建陈旧、业态布局杂乱等问题,居民改善环境的意愿强烈。 自杭州成为2016年G20峰会的主办地后,湖滨地区第一时间启动了扮靓商圈临战模式,其中,思鑫坊环境提升改造按照“坊巷整...
钱塘江大潮中外闻名,历史上曾给两岸带来诸多水患。为此,当地千年以来就有修筑海塘的传统。杭州考古工作者今年首度发现了钱塘江古柴塘遗迹,为研究中国水利史提供了实物证据。 首届“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公众分享会”27日在杭州西湖博物馆举行。杭州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二室主任杨金东研究员介绍说,今年6月至9月,他们在杭州市萧山区塘湾村的北海塘遗址发现了保存基本完整的古代柴塘。揭露出的柴塘埋藏在离地表2-41米的深...
12月27日,一场考古公众分享会将在杭州西湖博物馆举行。我省首次举办的“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公众分享会由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杭州西湖博物馆协办。 届时,全省各地的考古专家将云集杭州西湖博物馆,来自杭州、宁波、安吉的四位考古专家、领队还将向大家讲述杭州良渚古城遗址、杭州古海塘遗址、安吉上马山古墓葬、宁波象山“小白礁1号”清代沉船遗址四大考古发现的“前尘往事”,聊一聊古城、沉船、古墓背后的故事。 这...
12月19日上午九点,“映像江南”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联展第十季在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唐云艺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参展的主要是生活在江浙区域的艺术家,同时辐射到北京、上海、天津、辽宁、甘肃、广东等地的特邀艺术家。参展作品有国画、书法、油画、工艺美术等门类,组委会评选组从几百幅作品中评选出80余件展出,包括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精心之作。 映像江南系列展览目前已经成为江南地区最具人气的艺术展览之一,映像...
虽然历经沧桑,但杭州老城区还保留着许多风格多样、类型丰富的历史建筑,它们和杭州的街、路、坊、巷、里、弄融为一体。而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活色的生活,都着墨于它们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之中。 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热爱老房子的你可以和它们亲密接触,发现它们的前世今生,守护它们不受侵害。新一年,杭州历史建筑保护志愿者队伍,期待你的加入。 安吉路37号 藏着你不知道的故事 62岁的瞿晏,退休前是...
12月7日至11日,浙江省文物监察总队和杭州市园林文物监察支队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我市城区内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遵守文物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检查文物保护单位“两线”内的违法、违规行为、危及文物本体安全地各类隐患、本地文物执法监察机构年内检查情况以及查处违法行为整改落实情况。 本次共计巡查30家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家。从检查情况来看,文物本体保护...
对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受威胁甚至遭摧毁现象,来自南非共和国、秘鲁共和国等多国文化部长10日于浙江杭州举行的2015“文化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国际会议上均提到了文化遗产保护,他们认为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可以通过将它们转化为一些文化中心、旅游中心、经济发展中心等,在实现城市振兴的同时,使得文化遗产也得到更好的保护。 当日所举行的会议系杭州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2013年成功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