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月11日,文化部外联局(港澳台办)局长谢金英在文化部2015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官方交流方面建立了很多文化交流机制;从地区组织来讲,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文化部长会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这样的交流平台。 文化部外联局(港澳台办)局长谢金英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
“洗砚——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美国孔子学院巡展”10日登陆美国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浓郁气息以“当代的、崭新的”面貌呈现给美国民众,在中国春节到来前的大洋彼岸刮起一场惊艳的中国文化风。 10日晚,马里兰大学艺术画廊布置一新。李津、武艺、刘庆和等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的40余幅精品水墨画早早地在画廊里迎接各界来宾的到来。马里兰大学校长陆道逵说:“这是我们庆祝中国新年的最佳方式,也是中国文化...
2月10日晚,主题为“剪彩冰雪、热盼冬奥”的第五届中国剪纸艺术节颁奖盛典在中国剪纸艺术之乡---河北蔚县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获奖剪纸艺术家代表,专家学者,中国民协等主办、承办、支持单位领导以及新闻媒体记者180人齐聚蔚县,共襄盛会。据悉,此次颁奖典礼作为第五届中国剪纸艺术节主体活动内容之一,接下来还将举办第五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剪彩冰雪、热盼冬奥”全国剪纸艺术精品征集活动获奖作品展览和第...
由孔子学院总部主办、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2015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巡展“洗砚”(Reshuffling the Past)10日在马里兰大学美术馆开幕。 马里兰大学校长陆道逵在开幕式上表示,中美文化交流不能仅限于通晓语言,还要在文化、艺术等领域加深了解。他认为,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沟通方式,两国人民可以通过文化还原对方的思想。 据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画刊》杂志主编靳卫红介绍,此次“洗砚”巡展囊括...
玉牌饰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出现,在汉代,出现了用于赏玩或陈设的玉牌饰,到明清时期,玉牌饰形制多样,用途各异。历代玉牌饰均雕刻有吉祥图案,如良渚玉牌饰刻有龙首纹和神人兽面纹;汉代玉牌饰刻有“龙面纹”和凤鸟式螭龙图案;明清时期的“别子”表达吉祥寓意的手法更多,题材也更丰富。即使不刻图案和文字的玉牌,也有“清白”和“平安无事”的吉祥寓意,在当时深受文人士大夫的青睐。 解读中国古代玉牌 我们平常所说的...
中国古代青铜器不但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每件青铜器都是一件艺术精品,独具魅力。其高超的造型艺术如诗如画,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青铜器的艺术魅力表现在三个方面:构思巧妙的形态、富丽精致的纹饰、风格多样的铭文书体。且品相繁多。加之用陶范法铸造,一般一范只铸一器,很少有面目完全一致的青铜器,青铜礼器中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器物, 每一件青铜礼器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无疑增加了中国...
(中国文物网编辑 于水秀)年画作为长期流行于民间的艺术,是中国画苑中的一朵奇葩,它根植于民间,在新春时节装饰在千门万户的百姓之家,反映人民的理想情感和审美爱好,有浓郁的乡土色彩,深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年画和其他画种不同,它适应着人们过新年的民俗活动和心理愿望,形成富有浪漫精神和理想色彩的内容,表达了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张阔表示。 年画 年画发展需要创新 ...
在古代的青铜生活用器中,照面用的铜镜流传深远,多彩多姿,制作也非常讲究。早期的铜镜均作圆形,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钮用于穿带,便于配挂。而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铜镜产生于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 殷商时期的青铜镜较小,镜背有几何纹饰。 西周时代的铜镜一般为素背,但其钮制形式很多。 春秋时期铜镜很少,多数为素背,少数饰有虎、鹿、鸟纹。 战国时期,铜镜大量发展起来,而出土最多的地区是长沙,说明...
我们现在说的中国近现代书画,通常是指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阶段的书画作品。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中国画坛可谓风云际会、群星璀璨,产生了多位划时代的艺术巨匠,如人们比较熟悉的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吴昌硕,再到后来的李可染、李苦禅、王雪涛等。他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汇聚在一起,足以与历史上任何巅峰时期比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必将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具体说到收...
古人们用毛笔,彼时书法是大众文化,人人钻研;现代人们用钢笔,即便是硬笔也有写字者的风格气韵的体现;而今人们用键盘,统一的印刷体掩盖了汉字的造型艺术和风骨。中国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传统艺术,而今它正像昆剧和古琴,逐渐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诚然,从甲骨文到简化字,从竹简到纸张再到电子档,科技的发展带给我们的便利是不言而喻的,这是时代的进步。 然而,君不见,键盘正代替手写;君不见,电子书正代替纸制品;君不...
在先秦“比德”观念影响下形成的以书比德的审美是传统书法批评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传统书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比德式的观照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书法的形态和风格比附于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把书法的形式美和精神气韵的美摄入了理想人格美的范畴。儒家伦理思想通过以书比德式的审美方式影响到书法的审美趣向乃至艺术规范,进而对书法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 先秦儒家以审美的态度观照自然主要方式是“比德”,...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朱悦嘉)讲到绘画,无论中外还是历史,其实从来没有离开过生活。宋代的宋徽宗画孔雀时,要先看清楚其先抬左脚,还是右脚;他画的月季花,一定要画中午的。不仅是现实主义的绘画,即使是非现实主义的画风,甚至抽象的,也是需要来源于生活的体验。真实生活体验创作出的真诚画作,一定是打动人心的。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博导、教授、艺术家高润喜在“素履之往:蔡劲松马良书山水画展”开幕式论...
在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中,水是不可缺少的成分。一方面装裱要用水;另一方面水又在大气中造成不同的湿度。这一切都始终作用于书画装裱、修复、保护的各个环节。为了引起同行对于水在书画装裱、修复、保护中的作用和影响的重视,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水(包括温湿度)的作用进行讨论。 一、水与书画装裱的关系 画心及覆背纸托制的用水。明人周嘉胄在《装潢志》中说:“良工用糊如水”,对于这句名言,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用...
当前书画市场异常火爆,从事书画收藏的人士也越来越多,因书画是用宣纸、绢、绫、帛等作底,既怕潮湿又忌干燥,时间久了很容易受蚀、破损,与其他文物相比,显得更为娇贵,因此如何做好书画收藏是藏家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笔者多年从事书画保护工作,本文从文物保护角度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保护办法,以供大家参考并与同行探讨。 1.要适当挂展 书画艺术品的收藏和展示功能是并存的,如果只藏不展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