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漆的发现和漆器的制作难度相当大。漆是采用天然树脂来进行加工制作的。但人类是如何发现能够分泌汁浆的特有树种,了解树液可以成膜,而且研究出采集和加工方法的,至今还是个谜。这种能够供给漆液的特有树种被古人冠名为漆树,流出的树脂称为大漆。中国的先人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逐渐娴熟掌握大漆的特性,克服采集的困难和对树液的过敏,将大自然的馈赠变成人类生活中的宝贵财富。大漆在常温下可以干燥,结成黑色、质坚、有光泽...
传承与守望——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之中国绘画史展 主办:李可染画院 协办:中国园林博物馆 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所 时间:2015年2月13日—3月15日 地点:中国园林博物馆 联系人:李可染画院 黄晓捷 13910628016 当今是数码的时代,信息的时代,媒介改革的时代。这个时代,绘画、图形、图像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李可染画院从图形图像学的角度出发,按原尺寸大小展示中国各个时代...
作为春节档期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2月6日,“动画中国风——国产经典动画中的传统文化”展览在湖州市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开展,展览将持续到3月8日。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生动地了解这门传统艺术,当天市博物馆还在展厅里安排了皮影戏演出,让“小观众们”亲眼欣赏到这种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最早的动画”。一轮表演过后,演员们还邀请小朋友们来到幕布后,亲手试一试这操纵剪影的过程,现场气氛轻松愉悦。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
元代的釉陶烧造,以实用性的建筑琉璃和作为供器的香炉较为常见。另外元大都也设立有琉璃窑场。《北京琉璃文化》一书介绍,元初定都北京后,始建元大都,中统四年(1263年)将山西榆次县小赵村的赵氏琉璃窑迁至北京宣武门外海王村,即现在和平门外琉璃厂,称“官窑”,以生产琉璃瓦为主,供营造宫殿用。前至元十三年(1276年)又建“大都四窑场”,其一就是“琉璃窑”,隶属于管理营造的“少府监”。 这里以一件北京故宫...
日本奈良三彩 从日本考古资料来看,中国向日本输出的铅釉陶,应该是单彩输出在先,三彩输出在后。日本奈良平原龙田川斑鸠町御坊山3号古坟中出土的一件绿釉水滴足辟雍圆砚,为研究中国单彩釉陶向日本输出的上限年代提供了重要实证。日本出土的这件绿釉水滴足辟雍砚生产的上限不会早于隋代,下限不会晚于初唐。 日本出土中国唐三彩的地点多集中在福冈、奈良和京都,且多出土于古坟、宫殿建筑遗址和寺院遗址之中,尤以寺院遗址...
到南北朝时期,在十六国晚期有极少量产品。随着政权逐渐统一,釉陶烧造有所回升,北魏时期釉陶烧造数量较大,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大量红陶瓷胎质釉陶动物和人物俑可为代表,并配合以彩绘工艺。近年西安长安区韦曲和咸阳发掘的北魏时期纪年墓中也出土有黄褐色釉陶的俑类。 北朝时期还将釉陶工艺引入建筑,开始烧造釉陶建筑饰件。另外色泽褐黄、青绿的釉陶器皿和俑类,在河北与河南交界的安阳、磁县一带都有出土。 北齐时...
中国古代釉陶是我们既很熟悉又存在大量未知面的一个古陶瓷品种。釉陶起源早、普及广,其巅峰作品即为唐三彩。至今釉陶还以建筑琉璃等形式传承并沁入我们的生活。由于陶瓷界对釉陶的研究和收藏集中在唐三彩和明清时期的珐华、琉璃上,而对汉代到北朝时期的釉陶、宋金时期的三彩与釉陶研究重视不够,少有专著和图录集中介绍釉陶在中国的发展和工艺、艺术特色。 釉陶诞生于西汉,盛于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笔者仅择要略述其...
资料图 铜绿釉是中国传统陶瓷制作中必不可少的釉色之一,其主要成分是黑铅末加古铜末以及石末等。由于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所以这些以铜为着色剂的绿釉被称为“铜绿釉”,也有人因为里面含铅较多而称其为“铅绿釉”。根据烧制温度高低,铜绿釉可以划分为高温铜绿釉与低温铜绿釉,在明清官窑中,铜绿釉大多作为低温釉使用。 在中国陶瓷史上,铜绿釉应用相当早,汉代已经出现以铜作着色...
艺术家曹勇在其《中国》系列油画世界巡展启动仪式上致词 曹勇:艺术若能抚慰人心 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如果看过我的画的人,能够因为灵魂的喜悦而走到一起,这就是我最大的喜悦。”在2月11日的“共铸中国魂.高扬中国梦——曹勇《中国》系列油画作品世界巡展启动仪式”上,著名画家曹勇用这样一句话解释了自己的艺术追求与创作理念。 曹勇在中国艺术圈里是个奇人。他大学毕业后就自愿援藏,在西藏呆了七年,创...
11日上午,第五届中国剪纸艺术节开展,展出作品以申冬奥为主题,将剪纸技艺与奥运结合起来。2022年冬奥会申办委员会新闻宣传部副部长王志军表示,这代表了文化与体育的紧密结合。 第五届中国剪纸艺术节开展地点位于河北蔚县内的中国剪纸第一街展厅,厅内展出了近500幅和冬奥有关的剪纸作品,来自各地的剪纸艺人们也纷纷拿出工具,现场表演剪纸技艺。 据悉,第五届中国剪纸艺术节以“助力京张申奥、传播冬奥知识、发...
韩双增、丁士峰、朱时华等领导嘉宾为开幕式剪彩 2015年2月8日下午,由中国美术家电视台、《中国领导科学》杂志社联合主办,国家老干部书画院、东城美术家协会等单位协办的《中国梦 文化魂——2015首届诗书画文艺演出》在京隆重圆满举行。 中国美术家电视台台长、中国领导网副总编朱时华致辞 李建国将军及各位艺术家在舞台上进行诗朗诵 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领导科学》杂志社执行副总编丁士峰、中国...
中国文物网讯 2015年2月11日,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长城学会主办的“共铸中国魂.高扬中国梦——曹勇《中国》系列油画作品世界巡展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拉开序幕。创作此次世界巡展《中国》系列油画作品的画家,是美籍华裔画家曹勇。他是第一位荣获美国国际领袖基金会颁发的“卓越艺术成就奖”、作品被用于美国宪法手册封面并被美国独立基金会永久收藏、巨幅画作被悬挂在美国独立屋纪念馆上的华裔画家。并获得美...
古代头饰的起源既有来自于劳动、御寒遮羞、装饰悦目,也有来自于模仿和传感等因素,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思维基础。古代女子头饰多种多样, 有笄、簪、钗、环、步摇、凤冠、华盛、发钿、扁方、梳篦等。其中梳篦是古代时人手必备的发饰。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时间一长,便形成了插梳的风气。 笄:是古人用来簪发和连冠的饰物,是簪、钗的鼻祖。古代男女均留长发,笄为古代男女用来插定绾起的头发或弁冕的。"弁"为古代冠...
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11日对外披露,经当地文物考古专家考订,中国重要文物乌兰察布盟会盟地复原图近日现身内蒙古图书馆。 消息指,乌兰察布盟会盟地复原图,为清康熙九年(1670)绘制。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介绍说,乌兰察布盟首次会盟于四子王旗境内乌兰察布河畔的乌湖克图地方,该图中敖包的中央为盟祭敖包(白彦敖包)、两侧为六旗祭祀敖包,草地中部流消着乌兰察布河,乌兰察布盟由此得名。 据史料记载...
世界最大鸟蛋今天在中国园林博物馆正式面向观众公开展示。此枚象鸟蛋是从英国拍卖会上收购而得,在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均是首次亮相。 世界上已被公开展示的象鸟蛋共计18枚,其中12枚在美国、4枚在英国、2枚在澳大利亚。此枚象鸟蛋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高度31厘米、直径23厘米、周长71厘米,相当于100个普通鸡蛋大小。 象鸟蛋以其巨大的体积而无愧于“鸟蛋之王”的称号。在展览现场,20余枚各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