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等五家单位组成的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经过多年考古发掘研究,发现并确认了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遗址是2700多年前秦国设立的古冀县县治所在,这一发现对研究中国郡县制起源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介绍,《史记》记载,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征伐冀地的西戎部族,战胜后设立了冀县,这是秦国最早设立的县,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县之一。“据文献记载,冀...
记者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等五家单位组成的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经过多年考古发掘研究,发现并确认了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遗址是2700多年前秦国设立的古冀县县治所在,这一发现对研究中国郡县制起源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介绍,《史记》记载,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征伐冀地的西戎部族,战胜后设立了冀县,这是秦国最早设立的县,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县之一。“据文献记载,...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进入冬季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敦煌天气渐寒,彷如大工地一般的这里在冬季封冻之前争抢“最后工期”。分散于城区多处的大型文化建筑,与周边大漠戈壁完美融合在一起,其气势恢宏的外观初显“国际范儿”。 “这是大唐文化街,那是动漫基地,远处那个是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10日午后,敦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刘霞霞引领中新网记者“体验”正在建设中的敦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冬日雪后的阳光照耀着大地,蓝天如洗,寒风刺骨。 在甘肃省敦煌市阳关镇飞天生态产业园,52岁的何延忠巡视着自己耗费十年之力建造的“沙漠都江堰”工程,心情沉重。 “敦煌会成为第二个楼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何延忠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他的身后,连绵的库姆塔格沙漠一眼望不到尽头。几百公里外,便是楼兰古城消失的地方。 13年前,何延忠来到敦煌阳关,从此把家安在了沙漠边。当时,这位“虹...
魏晋十六国时期,虽然北方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但丝路交通并未中断。甘肃河西地区与西域间的联系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日益密切。近期,学者发现,这一景象也被复刻在出土于当地的墓室壁画砖上。 上世纪90年代,甘肃高台县在骆驼城、许三湾遗址抢救性发掘了一批古墓,从中发现了数百余来自魏晋时代的墓室壁画砖。由于时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以墓主人生前生活为主题的“写实派”壁画砖几乎承载了魏晋人全部的生活。 ...
瓜州县委宣传部8日披露,今年来,甘肃省瓜州县不断加大重点文物保护力度,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先后组织实施了汉长城抢险加固工程、锁阳城遗址安防工程、锁阳城遗址防洪堤建设工程、锁阳城遗址本体保护工程等一系列重点文物保护项目。 截至目前,锁阳城遗址安防工程已全部完工;汉长城抢险加固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0%,计划于明年上半年全部完工;锁阳城遗址防洪堤建设工程、锁阳城遗址本体保护工程已完...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省多项目入选。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各153项,首次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调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省永靖县的《古建筑修复技艺》被列在“传统技艺”类别中,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中唯一入选项目;扩展项目名录中,张家川回...
日前,由甘肃省博物馆协会主办,天水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天水市博物馆承办的“甘肃省博物馆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省博物馆馆长论坛”在甘肃天水召开。 会议就甘肃省博物馆协会成立4年来的工作情况做了认真梳理、回顾与总结。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甘肃省博物馆馆长、甘肃省博物馆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俄军所做题为《全球化语境中的博物馆——新形势下博物馆运营管理理念》的主旨发言,结合甘肃省博物馆先进的管理...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农村的一些印记也在慢慢消失。高台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通过创办民俗博物馆,将逐渐远离人们视线的农村记忆和民俗文化,收集整理,进行留存和再现。 这位平素酷爱收藏的农民名叫郑少华。他常年走村串户,收集农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民俗文物等,利用打工、创业挣来的积蓄,已经收藏展示各类民俗文物1800多件套。 具有“乡土味”的博物馆 11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
11月29日,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经省级科研课题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了拟批准立项的23项2014年度省级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支持经费共30万,其中包括甘肃红色纪念馆“西路军”陈列展览研究等。 在23项文物保护科学和研究课题中,有4项都是关于敦煌研究院的技术研究的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甘肃省对敦煌莫高窟的重视及保护程度越来越高。其次是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申请的5个项目均上榜...
11月29日,由兰州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成功书画家》、《神州诗书画报》和成功书画家网联合主办的甘肃书画界艺术家文艺座谈研讨会,在兰州成功美术馆隆重举行。我省书画界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何裕、马西园、杨志印、师云、杨国光、王祖铭、王大钧以及秋子、翟万益、抗文生、刘满才、王作保、刘基等名扬陇上的艺术家应邀出席研讨会。艺术家们围绕“10·15”文艺座谈会讲话,抒发各自感想,建言献策。当日,还有...
上世纪30年代,出于对纸张的吝惜,一些红军长征文物竟意外被保留了下来。在甘肃会宁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中,一张四角呈弧形的枕头纸样竟为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的捐赠者是会宁县中医院医生周大勇。1936年,一支红军队伍曾在周家驻留,走时留下了水壶、木盒、标语、纸张等物品。 包括会宁在内的陇东地区,妇女们个个擅长刺绣,先用纸剪成小样,勾线,然后照着绣。由于纸张奇缺,周大勇的母亲就把红军留下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乡土建筑保护利用导则》(试行)已于2014年10月底实施,我国270个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乡土建筑被列入重点保护利用的范围之内,其中甘肃省有两个村落入选:它们是榆中青城城河村和永登连城连城村。这是11月26日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获得的消息。 《导则》中规定的乡土建筑是指相关传统村落中纳入文物保护范畴的乡土建筑,包括传统村落中的住宅、寺庙、祠...
记者昨日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博物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五家单位联合组成的课题组,经过10年时间对早期秦文化调查、发掘与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从考古学角度证实秦人来自东方。 据介绍,联合考古发掘成果将于11月29日至2015年3月15日,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进行展出,目前参展的620余件(组)文物已经运抵北...
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以“甘肃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甘肃论坛日前在天水举行,来自全国的文博专家以及我省文博代表共120余人参加了论坛。 由省文物局主办,省博物馆协会、天水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和天水市博物馆共同承办的该论坛,旨在进一步挖掘、阐释丝绸之路与我省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内涵,探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的新理念、新方式和新途径,全面提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