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甘肃省博物馆为我省唯一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和国家一级博物馆,现根据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讲解员8名,展厅文物看管员20名,博物馆学(侧重文物保护方向)专业人员4名。具体事项如下: 一、基本条件 (一)讲解员 1.爱党爱国,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本馆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博物馆事业,热爱讲解工作。 2.身体健康、五官端正、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流利,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
日前,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文物局传来消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兰州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调查队考古发掘出石峡口旧石器晚期遗址。 此次考古发掘地点为石峡口遗址第2地点,位于清水河右岸的黄土台地上,发掘面积约50平方米。发掘出土陶罐及五铢钱5000余件、石制品4500余件、动物化石500余件。 石峡口旧石器晚期遗址位于张家川县川王乡石峡村,于2009年被...
14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我省从即日起启动全省文物安全排查整治活动。本次排查将针对全省范围内各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收藏单位,文物保护和安全防护工程工地和考古发掘工地,暑期和汛期会对安全造成影响的文物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文物保护单位集中分布的传统村落等。其中,以木构和砖木结构为主的省级及其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将逐一排查,重点排查火灾隐患。 按照《甘肃省文物安全排查整...
站在博物馆陈列柜的彩陶面前,历史的风霜呼啸而来。千年前,我们的先民怀着对生活美好的憧憬制作、绘制陶器。千年之后,这些深藏在地下的文明得以重见天日。它们,静默地向世人讲述了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辉煌。甘肃彩陶,以其独有的姿态绽放出"人类童年的智慧之花"之后,又显示出其史诗般厚重的底蕴。 缘起 先民们的生活用品 在讲述彩陶的历史之前,让我们先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场景:暮色降临,一...
甘肃省博物馆(Gansu Museum),是一所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的综合博物馆。 “丝绸古道三千里,黄河文明八千年”,甘肃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诞生地,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丝绸之路”甘肃段,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遗存使甘肃位于全国文物大省之列,甘肃省博物馆也因得天独厚的条件,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1号)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已由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5年3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5年3月27日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2015年3月27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具舞‘池哥昼’是我们当地人喜闻乐见的传统节目,曾经濒临消失,所幸被及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内,才得以焕发新生机。”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池哥昼”传承人余林机谈起“池哥昼”的抢救历程不无感慨地说。 正如余林机一样,甘肃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感触颇深:没有及时、强大的抢救保护体系,许多难以复制的珍贵文化将因为保护力度不足、资金短缺而濒临消失。而让他们更...
3月7日,沉埋多年的三座“节孝”妇德旌表石碑在天水市清水县出土。这三座石碑分别是:乾隆五十八年奉立的“大清旨旌表节孝处士雍庠妻赵氏恩荣碑”、宣统年间的“大清旌表节孝监生左弼妻鲁氏碑”、“皇清旌表节孝庠生刘洵之妻程氏碑”。 据了解,这三座石碑是清水县委、县政府在寻挖明代胡缵宗题写的轩辕碑时,在清水县城区西干河河床下引水暗渠中发现并挖掘出来的。这段暗渠修造于上世纪60年代,石碑被埋长达近半个世...
资料照片 记者从甘肃省博物馆获悉,春节期间,省博物馆将开展多项活动邀您一起博物馆里过大年! 大年初一,“朔方翔鹰——草原丝绸之路文物珍宝展”开展。本次活动由甘肃省博物馆与内蒙古博物院联合举办,该展览将展示200余件风格独特、精彩纷呈的金银、玉、青铜器、玻璃、宝石、陶瓷器、丝织品等跨越数千年的各类文物精品。同时,中国文物报社与甘肃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河南博物院、西安博物院等12家国...
今年春节期间,200余件风格独特、精彩纷呈的金银、玉、青铜器、玻璃、宝石、陶瓷器、丝织品等跨越数千年的各类文物将在甘肃省博物馆集中亮相,其中不乏鹰顶金冠饰、鹿头形金步摇冠、“全宁路三皇庙”玉祭碑等国宝级文物。 甘肃省博物馆13日发布消息披露,主题为“朔方翔鹰—草原丝绸之路文物珍宝”的此次展览由甘肃省博物馆与内蒙古博物院联合举办,将在2月19日(大年初一)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展,展览将展出两个月。 ...
记者2月9日从兰州大学了解到,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兰州大学、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8月-2015年1月组成联合工作队,在我省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遗址文物保护研究所院内对该遗址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再获大量文化遗存。 据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张东菊介绍,此次发掘地点位于大地湾遗址文物保护研究所院内、2006年试掘区Dadiwan06探方的东侧,发掘面积为42平方米...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有关会议上获悉,我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14年年底,共查明全省国有单位收藏文物达695274件(套),信息采集登录数据量位列全国三甲。 截至2014年底,我省共完成27793个国有单位收藏的文物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查明全省国有单位收藏文物达695274件(套),其中文物系统国有单位收藏文物600318件(套),非文物系统国有单位收藏文物或疑似文物9495...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上获悉,去年,由甘肃省文物局牵头实施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物保护和大遗址保护两大板块取得重大突破。 先是丝路申遗历时八年圆满收官。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甘肃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5处文化遗产地名列其中。至此,甘肃省世界...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2月8日,“敦煌心象•丝绸之路”美术中国2015问候春天——甘肃六人美术作品邀请展在甘肃省博物馆隆重开幕。 此次活动由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兰州画院、甘肃敦煌中国画院等单位主办,汇集了樊威、梁雄德、裴林安、许林、白恩平、李卫东六位在艺术上处于盛年的画家近作共81幅。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风格迥异,内涵丰满、多元,山水画更注重绘画个性化语言研究;花鸟画形式简约清新、构成感强,体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