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西安,游客在楼观台景区游览时发现:文物上加装了玻璃罩后虽然保护了文物,可是却成了一些游客投掷零钞的功德箱、许愿池。不但景区的石牛、石狮不能幸免,连石碑的玻璃罩里面也满是零钞。石碑的玻璃罩没有缝隙,一些游客就把零钞卷起来,从上面留下的通气孔中塞进去。石牛、石狮的玻璃罩上部有缝隙,里面的零钞更是被丢得到处都是,甚至落到石牛身上、石狮的面部,很煞风景。 西安“神兽”文物 西安“神兽”文...
对部分船体构件样品进行资料采集和现状评估工作 近距离观察船体构件 开展样品采集工作 2015年8月5日至6日,多位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沉船保护方面的专家齐赴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标志着“小白礁Ⅰ号”沉船船体保护修复项目正式启动。 2015年6月,我所根据相关规定,对“小白礁I号”沉船保护修复(I)期2015-2016年度工作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标了该...
“沧海桑田、仰首问天、圣兽出世、对话自然、星月传奇……”,一幅幅古地中海遗迹巨石照片仿佛让人回到了古希腊神话中去,这就是日前在新疆喀纳斯边境地区首次被发现的古地中海海底遗迹。 古地中海海底遗迹的发现引起了当地阿勒泰边防官兵高度重视。由于遗迹位于喀纳斯边境辖区,众多游客在知晓此发现后将会纷沓而至,这也对当地边境辖区的安全和遗迹的保护构成了威胁。对此,这个支队喀纳斯边防大队大队长廖理刚说:“我们将严...
8月6日,宜君战国魏长城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在陕西宜君县举办。文物考古界专家学者齐聚宜君,对当地战国魏长城进行实地考察和学术研讨,献计保护与利用。当日,陕西省文物考古工程协会长城专业委员会同时成立。 宜君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缘,子午岭山系东南隅。宜君“负北塞,阻环庆”,地当要冲,多雄关险隘。宜君生态环境优美、林草丰茂、山青水秀,全县森林覆盖率48.2%,植被覆盖率91.8%,素有“千里林海”之称,被...
8月7日,由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与安徽中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文物保护微环境智能测控系统及相关产品正式发布。该系统实现了对文物微环境的精确测量监控与调节控制,将成为馆藏文物的新“保护神”。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害,其中重度以上腐蚀的馆藏文物超过200万件,高达16.5%。而这与我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文物的水平较低、不具备自主监测控制的功能...
德都蒙古文化历史悠久、灿烂优秀;格尔木人民勤劳、勇敢而淳朴,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近年来,格尔木市积极推进民族文化艺术和文物保护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文物保护方面,随着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入信息采集和审核等阶段。该市对馆藏文物进行登记造册,目前已完成对239件馆藏文物及市档案局122件文物的数据上报工作。 在推进德都蒙古文化建设方面,按照《格尔木市德都蒙古文化文物征集工作实施方...
8月9日,部分老建筑被大火烧毁成为废墟。 新华社发 记者从贵州湄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获悉,8月9日凌晨,贵州省湄潭县永兴镇三街2组发生一起火灾,灾情发生后,县消防大队和永兴镇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扑救工作,凌晨3时40分火势得到控制,6时左右完全扑灭。永兴镇历史上曾为贵州四大商业重镇之一,是黔北与省外商品交流的主要商埠之一,被列为贵州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据初步统计,本次火灾造成2栋共20间民房被烧毁,...
7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北县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共同筹建的“京西文化遗产保护张北工作站”在元中都遗址正式成立,并举行了挂牌仪式。 “京西文化遗产保护张北工作站”是首个在县一级设置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站,旨在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在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教学方面的专业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促进张北县及京西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
秦兵马俑,发掘之初颜色丰富、神态丰满,而如今已经出现沙化的现象,这是由于兵马俑在展览中周围环境发生了改变。这一现象有望得到系统解决。 8月7日,由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与安徽中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文物保护微环境智能测控系统及相关产品正式对外发布,该系统实现了对文物微环境的精确测量监控与调节控制,将成为馆藏文物新保护神。 文物发掘后陈展于博物馆内,其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
7月30日至8月1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率调研组,赴广西桂林调研传统村落文物保护专项督察开展情况。督察组实地调研了桂林灵川县长岗岭村、江头村和兴安县灵渠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听取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和桂林市及灵川、兴安两县情况汇报,与桂林市及两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 宋新潮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就进一步深入开展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他说,保护传统村...
7月30日,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一致表决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条例》的通过使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纳入了法治化轨道,对切实有效保护布达拉宫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建筑群及其环境风貌,进一步明确规划、管理、科研、保护等工作,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将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据了解,《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保护管理办法》自1997年11月18日发布实施以...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张北县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共同建立的京西文化遗产保护张北工作站,在位于河北省张北县的元中都遗址揭牌成立。 张北工作站充分集合了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首师大的专业资源优势,旨在积极推动、促进张北县及京西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推动京西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站以张北县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和文物保护、修复、研究为主要工作,同时面向京西...
8月5日,全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现场会在武义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暨军民强调,要以“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追求和担当,做历史文脉的薪火传人,实现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相统一,为“两美”金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市委副书记陶诚华主持会议,市委常委、武义县委书记钟关华,副市长祝伦根,市政府秘书长周剑敏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了武义县履坦镇坛头村、俞源乡俞源村和桃溪镇陶村。武...
西藏自治区唯一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及其扩展项目罗布林卡、大昭寺的文化遗产保护已正式纳入人大立法保护范畴。 7月30日闭幕的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二审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 自治区负责编制布宫规划 文物部门和拉萨市组织实施 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荣少华汇报表示,在《条例》一审中,很多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提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