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余杭区径山镇福寿漕桥保护修缮工程顺利完成施工,并通过了区文物部门组织的竣工验收。本次修缮主要为归安松动桥墩,缺失桥面石板补配,桥周环境整治等。通过修缮,基本保持了古桥的完整性与原貌性,消除了建筑本体的安全隐患,使古桥重新焕发古韵新姿,站在桥上,可以使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住乡愁。 村以桥名,福寿漕桥位于径山镇漕桥村,南北向横跨旧北苕溪,古时为当地两岸往来的主要通道。漕桥系清代五孔石梁桥...
在太原市杏花岭区坝陵桥街道办事处新开巷社区新开南巷27号——山西机器厂(现为山西新富升机器制造公司)院内西北角,有一处“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是侵华日军在华北地区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战俘集中营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保存至今的侵华日军战俘集中营。8月3日,从太原市文物局传来消息,为做好抗战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加快红色旅游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抗战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省城启动了太原工程队旧址保护修缮项目。 ...
近日,镇海区区级文保单位镇海鼓楼台基抢救性修缮保护工程顺利竣工。 镇海鼓楼又名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重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楼以石台为基,长32.2米,宽15.5米,石台高6.0米,占地面积561平方米,条石砌成。上建楼屋5间,早期楼内置有更鼓、铜钟、漏壶等计时、报时设施。还榜示四时节候于楼上。底层中间施拱型月洞,通道南北洞门各勒石额,南书“朝宗古迹”,北...
近日,镇海区区级文保单位镇海鼓楼台基抢救性修缮保护工程顺利竣工。 镇海鼓楼又名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重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楼以石台为基,长32.2米,宽15.5米,石台高6.0米,占地面积561平方米,条石砌成。上建楼屋5间,早期楼内置有更鼓、铜钟、漏壶等计时、报时设施。还榜示四时节候于楼上。底层中间施拱型月洞,通道南北洞门各勒石额,南书“朝宗古迹”,北书“东南屏...
近日,宁夏青铜峡黄河铁桥建成56年历史最大规模的修缮加固工程全面竣工,使这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得以永续利用,树立了宁夏开展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里程碑。 青铜峡黄河铁桥是宁夏境内第一座黄河大桥,1959年7月1日竣工通车,主要是为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及黄河两岸运输物资而建。铁桥上部为美国、英国、加拿大制造的上承式钢桁架梁,下部桥墩采用木桩及铅丝笼块石结构,全长292米。2012年8月,青铜峡黄河铁桥...
水岸古桥、古亭等古建筑是水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推进“水岸同治”,加强平原桥梁榕亭文化建设,7月22日上午,由瓯海区文广新局牵头、治水办、工商联、慈善总会等多个单位参加的水岸古建筑修缮工作座谈会顺利召开。 此次修缮工程涉及永宁桥、我有亭、金锁桥等十余座水岸边的古桥、古亭,共需资金300余万。会上明确,区文广新局负责工程修缮工作,启动资金由区治水办支出,整体修缮费用纳入“治水公益基金”。 ...
“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18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正式开工,这是自清末以来首次对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彩绘部分进行大型修缮。该工程将重点对约合4.1万平方米的古建筑彩绘进行维修,工程预算总投资超过3亿元人民币。 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统称“三孔”,1994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孔庙是祭祀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本庙,始建于春秋时期,历代增修扩建,成为海内外孔庙的范本;孔府是孔...
近日,延庆县在对境内长城南天门段(106—107号楼)进行修缮时,发现“崇祯十三年”带字瓦当残件,同时还出土了“崇祯”字样瓦当残件。由此,延庆有记载的明代持续修建长城的历史延长到190年。 这次出土的带字瓦当,是工人们在清理107号楼北侧坍塌墙体时发现的,共出土4块可以大致拼接出完整信息的带字瓦当,拼出的字包括“崇祯十三年”和“崇祯”。 延庆县在修缮明长城的工地上发现带确切年款的瓦...
图为志愿者在挑选传统民居的砖瓦材料。 7月15日,“中国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屯堡工作营”在贵州安顺云山屯开营。该营由法国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联盟、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等机构联合筹建。15名中方志愿者和5名法方志愿者将用15天的时间,参与云山屯百年民居“金家院子”的修缮和维护工作。
工人在南天门段长城修缮现场施工和出图的带字瓦当。时丽霞摄 近日,延庆县在对境内长城南天门段(106—107号楼)进行修缮时,发现“崇祯十三年”带字瓦当残件,同时还出土了“崇祯”字样瓦当残件。由此,延庆有记载的明代持续修建长城的历史延长到190年。 这次出土的带字瓦当,是工人们在清理107号楼北侧坍塌墙体时发现的,共出土4块可以大致拼接出完整信息的带字瓦当,拼出的字包括“崇祯十三年”和“崇祯”。...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百年民居“宣德第”,部分房屋成危房,村民不能擅自修缮,政府又缺维护资金 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包道村的百年民居“宣德第”(俗称侯家大院)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风霜洗礼,部分年久失修的房屋已被鉴定为危房。然而,住在侯家大院里的近百名侯家后人对于修缮房屋却左右为难,如果无法保证不破坏文物原结构,就算拿到了政府危房改造指标,按规定也不能重修。一边是文物保护,一边是居住安全,他们担心的...
在2014年长城修缮的基础上,今年延庆县再次启动长城的抢险加固工作,将对境内帮水峪、南天门、大庄科三段长城进行抢险修缮,修缮敌台6座,边墙3500余延米,预计全部工作在11月中旬完成。 今年启动修缮的三段分别是长城77-79楼(帮水峪)、长城106-107楼(南天门)、长城9-10号敌台间边墙、12-13号敌台间边墙及13号敌台(大庄科段)。 已经动工修缮的长城77-79楼,是延庆石边长城与砖...
日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卢福庙修缮工程开工, 计划年底前完成主体部分维修。 此次修缮工程计划拆除90年代村民在庙内搭建的建筑物及构筑;凿除室内混凝土地面,恢复原有地面;梳理整治原有排水系统;更换补配糟朽木构件;归为歪闪檩条;屋面进行全面的揭瓦翻修等。(庆元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近日,由关心家乡文物保护事业的“姑苏老伯”张大华捐款2000元,焦山碑刻博物馆推荐的高资肖姓石匠抢救的明代古碑额修缮完毕,近期有望重新竖立于华山村张王庙附近,彰显该村的辉煌历史。 在华山村委会大院,经过肖师傅巧手黏合,严重风化、大大小小16块的碎石终于拼合成了一块整碑。据5天来一直在现场照应的业余文保员解小祥说,仅黏合剂就用了四五种。尽管看上去还有点粗糙,用网友“洪溪小子”的话说:“能修到这样就...
日前,余杭区文广新局组织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单位对石盂寺药师殿维修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 石盂寺座落于中泰街道紫荆村铜铃桥的石盂山顶,据地方志载,石盂寺始建于晋代,兴建于唐朝,清朝康熙年间至于鼎盛,为研究当地的佛教文化遗存提供了重要实物。本次修缮的药师殿为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287平方米,其中一层建筑面积174平方米,二层建筑面积113平方米,由于年久失修,墙面剥离,墙角坍塌,木柱腐烂,瓦垄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