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最近,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抢救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此前,省文物保护局公布了一批江苏抗战文物抢救保护项目,位于江都大桥镇“刘家大院”的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上榜。 “刘家大院”建于清末民初,为刘厚之宅第,规模大、院落重、巷道深,有“一屋跨两街”之说。“刘家大院”由当时大桥最有名的“彭氏营造厂”建造,一改江淮地域“前院(园)后宅”的建筑格局,将花园建在宅后,暗寓“锦上添花...
7米长的南木檩 经过两年大修,天坛北神厨、北宰生亭建筑群将于11月初对游客开放。这不但是该建筑群30年来首次全面开放,作为天坛内规格最高的展馆,北京五坛八庙的祭品及陈设等尘封了100多年的文物也将首次亮相。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天坛公园,从东门入园行至长廊北侧,看到一组刚刚修缮的建筑群,刚刚铺的地砖,修饰如初的琉璃瓦、彩绘,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布展…… 公园文物科长武裁军介绍,北宰牲亭、北神...
伴随着各地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脚步和人文旅游景点的持续走热,古建筑仿建和修缮方面的人才也日益吃香。10月16日下午,嘉兴市建筑业管理局和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携手召开了古建筑仿建和修缮专业现代学徒制行业学校企业联合培养座谈会,嘉兴建筑工业学校古建筑仿建和修缮专业2014级的24名学生,被嘉兴鎏增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桐乡乌镇内利仿古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和海宁金隆古建筑有限公司当场预约。从这个学期开始,嘉兴建校将...
[脱胎换骨] 纯钢结构替换混凝土骨架 一百年前,坐拥得天独厚的江岸线,南京下关的外滩是近代窗口开启之地。民国时,外滩最热闹的大马路更是堪比繁华的夫子庙。然而,随着水路渐渐没落,曾经繁华的南京外滩也开始没落,渐渐淹没在乱糟糟的棚户区里。如今,经过几年的危旧房改造,南京外滩已经旧貌换新颜,滨江商务区的26处文保建筑,近半已经得到修缮。 作为南京开埠后外国资本家在下关开办的第一家工厂——和记洋行,...
记者昨日获悉,国家文物局按照“保持原貌,修旧如旧”的原则,近日斥资100多万元,聘请专门的工人师傅对南靖田螺坑土楼群伤损部分进行修缮,工期约5个月,计划于春节前完工。“太感谢政府帮我们维修土楼了,以后碰到刮风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房屋瓦片会掉下来,会漏雨!”家住田螺坑土楼群振昌楼的黄阿婆一边炒菜,一边开心地说。据了解,“四菜一汤”的田螺坑土楼群是福建土楼的标志性建筑。目前,土楼因年代久远等原因,部分...
10月14日,游客在嘉峪关城楼外参观游览。日前,中国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嘉峪关完成了关城的保护修缮,全面向游客开放。嘉峪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由于年久失修和风化侵蚀,几十年间嘉峪关关城土木结构建筑出现不同程度地基下沉、墙体开裂。2011年,我国启动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10月14日,游客在嘉峪关城楼上拍照留念。 日前,中国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嘉峪关完成了关城的保护修缮,全面向游客开放。嘉峪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由于年久失修和风化侵蚀,几十年间嘉峪关关城土木结构建筑出现不同程度地基下沉、墙体开裂。2011年,我国启动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10月14日,游客在嘉峪关城楼外参观游览。 这...
记者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悉最新消息,日前,第二届(2014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评选推介活动初评工作顺利结束,由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主持的章丘兴国寺修缮保护工程成为山东省唯一一项入围终评的文物保护工程。 采取“四原”原则施工 兴国寺位于章丘市曹范镇叶亭山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有济南地区最大的单体石佛造像,是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现存年代最早、建筑规格和文物价值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其建筑本身所...
日前,镇海区级文保单位澥浦月洞门修缮保护工程顺利竣工。 澥浦月洞门位于澥浦镇行门口。据史料记载,建于明代,原为连接澥浦息云山、庙后山之间的沙碗塘闸洞(设闸)。澥浦在历史上有著名渔港、商港之称。清咸丰年间为最盛,有渔船三百号,至光绪晚期尚有“商船四十余号,渔船一百八十余号,市肆颇盛”。当时澥浦港船舶云集,桅墙如林,月洞下两侧有商行40余家,每日清晨在月洞门行门口集市买卖,市况兴盛,有“小宁波”之称...
记者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文物局了解到,被多次地震震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太平兴国寺塔,经过三年多维修,近日主体修缮完毕,再现“安邑县,好高塔,离天不过丈七八”的雄伟壮阔气魄。 运城市盐湖区文物局韩世荣介绍,历史上这座砖塔历经宋代、明代、民国、汶川地震等多次地震而不倒,但塔身出现严重裂缝,最宽处裂缝长达1米余,塔顶震落,原高71米,后来仅存59米。 “目前主体修缮工程已经完工,塔顶补好了,...
平定县文庙位于我市平定县冠山镇城里村实验小学院内,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重修,是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久失修,文庙大成殿破损较为严重,故省文物局拨款120万,对文庙大成殿进行了维修,现维修工程已全部完工。 9月24日,市文物局组织省市古建专家联合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各单位对平定县文庙大成殿及附属牌楼维修保护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专家组对工程竣工资料...
经过大半年时间修复,重庆林森与孔祥熙官邸修缮完成。28日,在重庆南泉抗战遗址群内,两处官邸正式对外开放。 听泉楼和孔园分别是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与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在重庆的住所。听泉楼建于1937年,孔园建于1939年。两文物点均为中西结合式的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1700余平方米,附属设施包括地下室、八角亭、防空洞、岗亭等。听泉楼是林森在渝期间最为完整的居所,也是林森主持国民政府抗战主要活动...
9月24日,由四川省文物局委托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组织专家对阆中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陕西会馆灾后抢险修缮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阆中陕西会馆是四川省第七批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2”汶川地震后被国家列入阆中市灾后重建规划的文物保护项目之一,工程经阆中市文物管理局初验合格后,报请省文物局开展竣工验收。 专家组一行在阆中市文物局局长李洪、党支部书记刘富立及工程业主阆中市蚕种场相关领导的陪同下...
东台市安丰镇是明清时期“两淮”地区首屈一指的古盐场。历史上形成了一条七里商业长街,至今保存较为完好,其中古南街被列为盐城市文保单位。今年以来,安丰镇加大古街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突出馆铺招商和整体风貌打造,全力创建国家级3a景区。 在安丰古街旅游开发中,安丰镇坚持党政主导、群众参与、市场驱动,注重长远规划、传承发展、社会效益。侧重把“招商、管理与开放”,“文化、商业与旅游”有机融合,加...
为了让历史建筑“活”起来,高新区投入2000万元,在区内13个社区各选取一幢古建筑进行修缮,修缮后将作为文化服务设施使用。据了解,全部13处建筑明年中可修缮完成。古建筑修缮后将作展览或活动之用,或设立村史馆、展览馆,或设立社区文化中心、老人活动中心、文娱活动室,对公众免费开放。 13处名单北沙卢慕贞故居维修那洲古氏大宗祠维修上栅易初祠维修北沙卢氏孖祠(景福卢公祠、浚菴卢公祠)维修唐家三庙维修唐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