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讲座现场 韩金科在讲演刘江瑞摄 昨天下午,文物专家韩金科登上“扬州讲坛”,主讲“法门之光 雷音五洲——西安法门寺文物的故事”。 法门寺是唐代皇家御用道场,供奉全世界唯一一枚佛指舍利,唐时曾有8位皇帝六迎佛骨的纪录。1987年法门寺真身宝塔半壁坍塌,在重修时发现地宫:“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 本报今特辑录讲座现场录音,以飨读者。 来到“扬州讲坛”,感...
1987年,法门寺唐塔地宫中出土了20件比较完整的琉璃器,也是我们所说的玻璃器。根据地宫出土的《物帐碑》记载,这批琉璃器为唐僖宗(873-888)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之器具,除一套茶碗茶托是典型的中国器型外,其余按年代应是早期伊斯兰琉璃器。 图一:盘口细颈贴塑淡黄色琉璃瓶 地宫中出土的盘口细颈贴塑淡黄色琉璃瓶,高21厘米,腹径16厘米。黄色透明,无模吹制成形,底部有加工疤痕。盘口、细...
围绕法门寺相关的图书林林总总,20多年来已经出版不少了,有的精美,有的平庸,有的繁杂,有的简单,从考古报告到讲解说明全都面世,但作为一部既搜罗齐全又细节清晰的大型文物图饰画册还比较罕见,我与法门寺博物馆多位研究专家商谈过要出版一部这样的图录,经过近十年的曲折磨合,现在终于编辑成功了。 这部法门寺文饰图录犹如一部珍贵的档案,向世人昭示了唐代岁月中的佛教巅峰起伏,为现代人类最大规模地提供了一个...
法门寺因供奉着现存国内唯一的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在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1981年8月24日上午10时,突然一声巨响,法门寺真身宝塔在度过400多个年头后,无力支撑,西半边轰然坍塌。1986年秋,拆除重建工程开始。此前人们一直怀疑法门寺地宫可能是明代的,当看到第一道石门门楣上刻着两只唐代朱雀图案,才恍觉这竟然是唐代的地宫,且从未被开启。 2014年9月3日,电影《法门寺》的研讨筹拍会召开,著...
长期以来,陕西法门寺不仅是佛教活动的重要道场,更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1987年4月3日,因为重建法门寺半壁坍塌的明代真身砖塔,考古人员在塔基下意外发现了一座唐代真身宝塔地宫,随后的发掘清理,使沉睡了一千多年的数百件稀世珍宝重见天日。在这些出土的唐代珍贵文物中,包括一批精美绝伦的具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唐代越窑青瓷。在石刻碑文《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宝器衣物账》中,对于这批的唐代越窑青瓷...
法门寺 10月16日,为期三天的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将在供奉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的宝鸡法门寺举办,这是内地首次举办国际性佛教盛会。为确保大会圆满成功,宝鸡市的筹备工作已持续数月之久,目前各项工作基本就绪。 本届世佛联大会将有佛教书画展、佛教与公益慈善论坛、佛教主题晚会等系列活动,开幕式当天将安排瞻拜佛指舍利祈福法会、千僧斋、供养素可泰金佛仪式等8项活动。 世界佛教徒联谊会...
千年的情怀 1987年4月3日,法门寺唐代地宫后室在它上方的天顶部展现出无尽的金碧辉煌。4月9日,地宫的第一道门打开,人们走下尘封1113年的地下玄宫。其后的考古发掘使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和大唐王朝数千件供佛珍宝得以重见天日,震动世界。其中,在地宫第四道门前面的十三件“瓷秘色”器与第二道门前的《物账碑》记载完全对应,证明这就是大唐王朝御用而千年不见的秘色瓷。加上地宫第四道门的门槛之上与...
巍巍宝塔,阅尽人间兴废。1987年,随着世界唯一的佛指舍利和两千多件唐代珍贵文物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一段曾被时光掩埋的丝路文明交流史,才得以重现于世人面前。如今,持续增加的参观者在这里感受着对多种文明的互鉴之美。 法门寺距离西安120里,属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原称阿育王寺,寺内有真身宝塔,相传供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 1987年,人们维修真身宝塔...
4月19日—20日,法门寺佛舍利学术研讨会在扶风会堂隆重召开。南开大学孙昌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夏年研究员、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荆三隆教授、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姜捷研究员、法门寺佛学院常务副院长贤空法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和日本的佛教界、学术界四十多位专家学者欢聚在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著名的佛教指舍利供养圣地,沐浴慈悲智慧的佛陀之光,努力弘扬佛陀慈悲济世的伟...
法门寺出土的琉璃器。 资料图片 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重要演讲触动人心。习近平主席全面深刻阐述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演讲中,习近平特别提到了陕西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琉璃器皿。他说:“1987年,在中国陕西的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20...
法门寺晨曦 半壁坍塌的法门寺明代真身宝塔 唐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 时间回到1987年4月,位于陕西省扶风县的法门寺正在进行一项古代佛塔的修复施工。当忙碌的工作人员在清理塔基时,意外发现了唐代佛塔地宫。于是发掘工作开始了,4枚至高无上的佛骨舍利和大量奇珍异宝的出土立即轰动海内外, 人们将目光不断投向法门寺,期待更多的发现。 秘色瓷出土场景 秘色瓷位于地宫中室的银香...
法门寺出土的四枚佛指舍利 《金光明经》中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舍利是佛教修行解脱成就的标志,故历来为信仰者所崇拜。尤其是作为释迦牟尼佛的舍利,更是在佛教徒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提及法门寺出土的佛指舍利,因历史上唐高宗、武则天等帝王都亲自迎奉这枚佛指舍利,尊贵之意更是非比寻常。它不仅仅是佛教的圣物,还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物,在这神奇的...
(艺术家们正在工作室为《24孝图》作画) (已完成的部分壁画) (中瓷网采编 作者 晏娇丽)为大力弘扬景德镇陶瓷文化和佛教文化。近期,景德镇美术协会玉瓷馆组织为法门寺绘制巨幅陶瓷壁画《24孝图》,作品由中国一级画师、中国美术协会会员西门亚军等十余名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精心制作。目前,作品已完成了7幅,预计5月15日全部出炉,其后,将送往陕西省佛门圣地——法门寺。 ...
为大力弘扬景德镇陶瓷文化和佛教文化。近期,景德镇美术协会玉瓷馆组织为法门寺绘制巨幅陶瓷壁画《24孝图》,作品由中国一级画师、中国美术协会会员西门亚军等十余名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精心制作。目前,作品已完成了7幅,预计5月15日全部出炉。 艺术家们正在工作室为《24孝图》作画 艺术师正作画中 已完成的部分壁画 为大力弘扬景德镇陶瓷文化和佛教文化。近期,景德镇美术协会玉瓷馆组织为法门寺...
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解密何家村44 齐东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 将这件金带把杯取名为“金筐宝钿”的理由,是何家村遗宝发现17年后,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文物又呈现在世人面前,地宫中有一件宝函,同出的《物账》碑中记载为“真金函一枚,金筐宝钿真珠装”,对照出土器物,是一件焊有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