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琉璃晶莹剔透、花纹装饰繁复,这件八瓣团花描金蓝琉璃盘,在灯光下映出幽幽微光。作为来自西方之国的瑰宝,收藏于陕西法门寺博物馆的古代琉璃器见证了一千多年前中西方文明交流的繁盛。 “这批琉璃器有生产于公元5至6世纪的东罗马琉璃瓶,也有公元9世纪之前的伊斯兰特色的琉璃盘,还有典型中国风格的茶盏茶托。”法门寺博物馆副馆长任新来6日对记者说。 1987年,位于陕西省扶风县的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佛指舍利...
唐鎏金银龟盒(资料图片)。新华社发(法门寺博物馆供图) 新华社西安8月1日电(记者王钊、杨一苗)慢慢揭开“龟甲”,其内侧的一处黄褐色渍痕引起了毛小东的关注。唐鎏金银龟盒出土自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一直被学界普遍认为是一种茶具。经过研究考证和反复实验,法门寺博物馆文博馆员毛小东认为,这件国家一级文物真实功用应该是一件香炉。 唐鎏金银龟盒1987年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盒长28.3厘米,宽1...
唐鎏金银龟盒(资料图片) 唐鎏金银龟盒盖内侧残留熏香痕迹(毛小东供图) 法门寺博物馆藏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唐代鎏金银龟盒,自1987年在法门寺地宫出土至今,学界普遍认为它是一件茶具。此外,鎏金银龟盒(复制品)也被人们长期作为茶道进行表演,得到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鎏金银龟盒不完全封闭性、盒内底部凸凹不平不利于取茶叶末,加上多处镂孔的设计,用来倒取茶末和热水很不方便,更不符合常理...
五月的初夏百花争艳,点缀出如烟璀璨的画廊,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文明单位正能量,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5月18日,法门寺博物馆联手当地多家学校开展了庆祝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文艺汇演活动。活动契合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以纪念法门寺博物馆对外开放30周年——“法门寺文物演绎的故事”系列活动为契机,探索博物馆文化资源融合利用、学术研究、文创成果、...
为实施陕西厚德·立德法博工程实践活动,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彰显文明单位风采。4月12日,法博馆走进扶风县郡智技工学校,开展安全知识学习和答卷活动,活动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主题,旨在为该校学生普及安全知识,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活动通过举办安全教育知识答题,把安全教育转化成学生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们提高...
为实施陕西厚德·弘德法博工程实践活动,讲好陕西故事,培育干部职工文明道德素养,彰显文明单位风采。4月9日上午,法门寺博物馆举办“中国好人”事迹报告会,活动邀请“最美中国人”,“陕西十大感动人物”,陕西省慈善协会马华基金会会长马华做报告,分享自己致力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助人为乐的故事,他通过讲述身残志坚,千里单骑公益行”的日日夜夜,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温暖这个世界,展现了平凡人的善行义举和高尚情操,...
人间三月芳菲尽,山寺春花始盛开,正值狗年新春“双节”收尾之际,为实施陕西厚德“德润”法博工程,进一步提升全馆干部职工文明旅游意识,大力营造文明有序的文物旅游氛围。 (法博馆第十七期道德讲堂听一次宣讲) 3月9日,法门寺博物馆联合扶风县审计局齐聚一堂,在2号楼三楼会议厅开展第17期道德讲堂活动,讲堂活动以“恪守公德 文明旅游 快乐出行”为主题,旨在传递文明旅游道德理念,践行...
携手共献爱心,爱在人间!春节前夕,为让困难群众过一个祥和的新年,彰显文明单位风采,2月3日,法门寺博物馆联合扶风县爱心志愿者协会、扶风人在宝鸡爱心公益团队开展慰问农村贫困家庭活动,活动以“爱在寒冬,春节有礼”为主题,旨在践行陕西厚德“载德”法博工程,营造单位良好的道德实践氛围。活动中,几家志愿者团队组织了5路志愿服务小队,分别前往法门、天度、段家、杏林、召公、城关、午进、绛帐镇,为当地贫困家庭送去...
近日,陕西省文明办公布了中央文明委〔2017〕010号《关于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通报》,法门寺博物馆凭借精神文明建设的优异业绩和综合实力,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法门寺博物馆建于1988年,是以收藏、保护、研究和陈列展示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朝皇室供奉四枚佛祖舍利各类珍贵文物的专题性遗址类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一级风险单位。 长期以来...
冬日寒冷,那一份份爱心却温暖了每个家庭,温暖了贫困老人们寂寞的心!“谢谢,你们给我们送来这么多东西。”法门镇均谊村一位64岁老奶奶激动地说。 2018年元旦来临之际,法门寺博物馆志愿者团队联合扶风县爱心志愿者协会、扶风人在宝鸡爱心公益团队、扶风惠民医院,扶风县供电分公司、老实人超市等多家社会志愿组织,自捐资金8000元,购买节日慰问物资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衣物,带着拳拳之心,来到扶风县...
法门寺博物馆第8期法门寺历史文化学术讲座会场 为庆祝建馆30周年,活跃单位学术氛围,促进业务工作发展, 近日,法门寺博物馆举办第八期法门寺历史文化学术讲座活动,活动以拓展专业知识和锻炼科研能力为主题,旨在丰富干部职工的学术思想,激励大家在学术工作中要积极思考,敢于创新,另外,也为有一定学术特长的学研人员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法博馆北大毕业博士生陈锦航作了题为《物品文化价值论——对中国古...
法门寺是中国佛教的一处千年圣迹。1987年4月3日,法门寺因修建半壁坍塌的明代真身砖塔,考古工作者在塔基下意外发现了唐代真身宝塔地宫。在这批发掘出土的唐代珍贵文物中,共有13件(另有一件未记载)唐代越窑青瓷。在同时出土的石刻《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帐》碑文中,将这批精美绝伦的越窑青瓷记载为“瓷秘色碗七口,内二银棱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这里所谓的“秘色瓷”就是越窑青瓷。这14件瓷...
古寺秋韵,茶香最浓。 10月28日,法门寺博物馆举行茶文化陈列馆开放揭幕仪式。宝鸡市副市长李瑛、宝鸡市文物旅游局局长陈小平、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卫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沈冬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员余悦、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部主任姚国姚国珅、杭州市正野机构总裁徐正野等出席揭幕仪式。 (法门寺博物馆茶文化陈列馆揭幕仪式上宝鸡市副市长李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