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6年是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收官之年,我市按时间节点进行着普查的各项相关后续工作。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我市新增文物674件。经省普办协调和省文物局批准,我市普查办于2016年6月15日、16日聘请河北省专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对新增近现代文物进行藏品等级鉴定;7月13日、14日聘请河北省专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对新增陶瓷器、石造像进行了藏品等级鉴定。9月2日,藏品等级证书正式下发。经过专家认真而...
沈阳故宫博物院26日举行“盛世典藏”院藏国宝展,90件一级文物首次集中亮相。 沈阳故宫是中国目前仅存最完整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是清代初期营建和使用的皇家宫苑,也是清入关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皇帝东巡驻跸和储存宫廷珍品的重要场所,为清代宫廷三大艺术宝库之一。 记者当日在展览现场看到,90件展品分为11个文物类别,分别为清初武备、帝王服饰、清宫漆器、清宫珐琅、清宫雕刻、谥...
9月22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其中66件为一级品,109件是第一次展出。 展览分为“战争史诗”、“军民情谊”、“艰难岁月”、“长征记录”、“丰碑永存”、“长征画卷”6部分,战斗的武器、布告、木板标语、漫画、地图、歌曲诗篇、学习课本、烈士手稿、红军家信等多种类型的文物以及馆藏美术作品300多件,多角度全方位展现红军指战员长征中的战斗、生活、学习和互...
昨天上午,《诸侯的礼乐——来自周王朝的青铜瑰宝》展览在金华博物馆拉开帷幕。辗转2000多个春秋,跨越800多公里,湖北随州出土噩、曾两国的129件(套)珍贵文物现身金华。 这是金华博物馆今年最重头的展览,也是开馆以来规格最高的展览,光筹备就花了7个多月,许多文物都是第一次在浙江展出,规模和级别都是空前的。 这次展览,时间将持续到9月10日,除每周一外,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4点30都可免费...
在安徽省档案展示馆里,有一座马克思银质半身像,只有手掌大小,但意义非凡。上世纪初,它从遥远的异国辗转来到中国,历经波折在皖南偏远山村幸存下来。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它犹如一盏明灯,点燃了皖南革命发展的星星之火,也给后人留下了独特的红色记忆。 百年银像 “银像底部有个编号,是第6座,而当时全世界总共只有10座。”旌德县档案局局长胡智华对这座银像最熟悉不过了。 胡智华告诉记者,这座马...
毛泽东在武昌都府堤41号写成一本小册子,就是那本作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丛书之一的《中国佃农生活举例》。这本书是他1926年在湖南湘潭西乡进行农民运动考察时与佃农张连初会谈后的一篇报告,1927年在武汉出版。 记者看到,《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为32开铅印本,竖排印刷,12页。封面上端从右至左印有“中国佃农生活举例”红字书名,稍下有蓝色作者名“毛泽东著”,下端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丛...
这两天,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纷纷出炉,“状元是怎样炼成的”成了街头巷议的热点话题。 比如来自北京四中的女孩儿俞笑刚刚以700分的高分摘得今年高考文科“桂冠”,其中语文140分,离满分只差10分。 看完今天的状元,今天小豫带大家看看古代的一位状元的试卷。古时状元们的书法,个个造诣颇深,几乎每张试卷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好的书法作品就是这样,不管是近看,还是远观,都是如此漂亮。 ...
国家一级文物、具有真人模样的辽代佛教葬具“真容木偶像”正在出土地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进行保护性修复,预计年底完成。 记者从宣化区文保所了解到,正在修复的两件“真容木偶像”是1998年8月出土于宣化下八里辽代墓群的一处夫妻合葬墓。墓中的男性墓主人身上罩着铜丝编成的铜网衣服,是辽代契丹贵族享有的高等葬式。两件“真容木偶像”面部雕刻有女子的容貌,腹部被掏空。但是两件“雕像”有差异,身高不同,年...
年龄800多岁的达州“南宋鸿钟”,终于结束风吹日晒和被酸雨侵蚀的日子,拥有自己的“家”了。 16日,记者从达州博物馆获悉,为更好地保护这个达州市的国家一级文物,达州市文体广新局正在按照《达州博物馆鸿钟保护亭建设施工方案》,为它建一个保护亭。亭子建好后,施工方还将利用景观灯等辅助设施,将其打造成达州西外城区又一地标文化景点。目前,达州市文体广新局已向市政府报告请示,将修建鸿钟保护亭事宜纳入...
高埗大桥旧址是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考察点之一。记者从高埗镇获悉,该镇今年将投入700万元,做好大桥主体的修缮与保护工作,力求恢复大桥原有历史风貌;另一方面做好大桥历史文化的展示,围绕东莞改革开放历史,在大桥周边打造一个立体的展示空间。 记者吴孟武:“在我身后,右手边的是目前正在使用的高埗大桥,左手边是旧高埗大桥,在1996年,这座旧桥已经停止使用,2004年,旧高埗大桥被评为市一级文物...
元八花头鎏金金钗 元连珠纹金栉背木梳 元鎏金花口梅花纹银杯 近日,记者从湖南岳阳市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小组获悉,工作人员在华容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多件元代精美金银器。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5件。这些文物对研究元代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华容县文物所所长刘美玉介绍,这些珍贵文物都出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华容县境内的一个墓葬和窖藏处。墓葬是1988年4月,...
元八花头鎏金金钗 元连珠纹金栉背木梳 元鎏金凤纹六方单耳银杯 元鎏金花口梅花纹银杯 3月23日,记者从岳阳市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小组获悉,工作人员在华容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多件元代精美金银器。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5件。这些文物对研究元代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华容县文物所所长刘美玉介绍,这些珍贵文物都出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华容县境内的一个墓葬...
“近日,在内蒙古开展的全区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文物普查组在阿拉善盟博物馆登记一件国内罕见、史料价值极高的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刻石与拓片。这部东汉石刻现藏阿拉善盟博物馆,为‘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内蒙古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3月1日表示。 王大方介绍,文物考古专家根据刻石题记的年号研究,得知碑刻落成的年代为东汉安帝永初(公元107—113年)时期,碑刻写于“永初元年”(公元107年),碑刻为东汉时期西...
2月23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孙中山花盆”,在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修复成功。 “孙中山花盆”造型呈八角腰鼓形,扁宽圈足,通高23厘米、口径与底径皆18.5厘米,腹径14厘米。其背面主题图案为竹林髙士图,一侧绘有粉彩五色旗和十八星旗,呈交叉状;另一侧有铭文“浔阳豫昌改良监造”。据悉,“孙中山花盆”为孙中山的挚友彭汉遗代表武汉民众所赠送。 据考证,1912年4月9日至4月12...
鎏金铜牛、石马、彩绘泥塑佛头像、绿琉璃花纹方砖,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发掘的西夏文物精品96件套在杭州博物馆展出,从西夏文字、西夏工艺、西夏佛教、西夏建筑等方面全面展示了西夏——这个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王国所创造的灿烂而独特的文明。此次展品中不乏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从素有“东方金字塔”美誉的西夏王陵出土的鎏金铜牛等国宝级文物和国家一级文物27件。 展览现场,国宝级文物鎏金铜牛就吸引了许多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