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科举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封是科举考试勃兴之地:作为北宋都城,全国会试在这里举行。开封也是科举制度终结之地:1904年在此举行的甲辰会试,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次会试。作为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地,开封因在科举时代处于特殊的历史地位而留下了大量的科举文化遗存。 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6号楼博文楼内,有一座聚协昌科举书院文化博物馆,馆内陈列着明清学子课业、国朝掌故讲义、考试章程、殿试考...
日前,麻江县宣威镇笔架村斗坡寨发现一批清代科举文物,县文物局获悉后立即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前往调查,共发现不可移动文物5处和一批可移动文物。 此次发现的5处不可移动文物有:石闱子3对,敬文字葬塔基座和邓洪潮墓;可移动文物有贵州岁贡单、岁进士邓永标神主位牌以及一批经书。 这一批清代科举文物发现于斗坡这个偏僻的山村,与高枧状元第遥相呼应,进一步证实麻江在古代就有着丰厚的儒家历史文化内涵...
金榜题名,走马长安,看尽鲜花,享尽富贵,何等的意气风发,这是古代读书人想象中的人生天堂,读书取功名,一半为理想,一半也是为了这种激动兴奋的场面,也就是所谓的荣誉感。 然而,考试的过程却是苦不堪言,从进入考场到交完试卷,读书人的尊严几乎被剥夺得体无完肤,真可谓考场版人在囧途,我们来看看《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里的相关场面。 科举悲喜剧:考生醉后被狐狸戏弄 在蒲松龄的《...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共同主办,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承办的第13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海内外的8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文化遗产的价值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推行了1300年,对古代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道德、民俗等各个领域,都产...
清代的科场条例中有一项特殊的规定,称为“发领落卷”。“落卷”指各级考试未被录取士子(即落第者)之试卷;“发领落卷”即指乡会试发榜后,十日之内,允许落第士子领回自己的试卷阅看,以示公正。 在古代,几乎历朝历代都会面对取士不公的指责。开科取士,总是考中者少,落第者多。每逢考毕,向隅而泣者众矣。“且孤寒下第,盘费几尽,欲归无路,情亦可悯。欲令下第之人,群知悦服,势亦有所不能。”唯以秉公甄拔,妥...
2014年8月一度开放的南京科举博物馆,目前正在按规划进行后续建设。昨天记者探访发现,与最初开放时相比,未来博物馆外观上最直观的变化在于明远楼前的方形水潭,变成了“天圆地方”的造型,与两侧“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巨幅书法长廊呼应。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明远楼前将现“天圆地方”造型 科举博物馆建设分两部分实施,首先是明远楼以南、以西部分,主要是修缮保护部分号舍和明远楼等遗存;之后...
近日,夫子庙科举博物馆二期加紧建设。科举博物馆建设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为明远楼以南、以西部分,主要是修缮保护部分号舍和明远楼等遗存;二期工程则为明远楼以北、以东部分,以及进一步建设文化旅游配套设施。
青奥会前,南京夫子庙景区完成升级改造,对原“江南贡院”遗址上的中国科举博物馆,历经近两年的紧张施工建设并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前来游玩。然而,好久不长,去年4月1日闭馆施工。经过一年多紧张施工,科举博物馆再次初露"芳容",进入装修阶段,不久对外开放。12日中午,慕名一睹芳容,装修大型挖掘机、脚手架全部拆除。现场发现,原先门口巨大水池进行调整,改成中间圆,四周已环水。
明代文学的发展,既有文学自身的内部原因,又与政治、经济、文化有关,其中科举文化生态对形塑明代文学风貌发挥了显著作用。 “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研究内容丰富 “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研究,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明代馆阁文人的生存样态与文学事业;明代文人的科举背景与流派意识;明代状元与明代文学;明代科举文体与明代社会;政治与文学视野下的明代科场案。 明代的馆阁文人,...
“这个曾是科举考场上用的砚台,正面清晰可见‘状元及第’四个字。”昨日,70岁的长沙收藏家杨克起首次晒出他家传珍藏的明代砚台、毛笔、墨盒和镇纸。他告诉记者,这一套是明代科举取士的文房用品,今日高考开考,他想将这套文物捐给博物馆或高校,同时借砚台上的题字祝福广大考生“状元及第”,马到成功。 杨克起告诉记者,这套家传的明代科举制时期的文房用品,虽年代久远,但还是被家人设法保存了下来。记者在他的...
今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江苏省共8个地区入围,南京入选的有秦淮区和江宁区。昨天,记者从秦淮区了解到,今年秦淮区将重点打造秦淮河西五华里水环境整治,五一起白鹭洲公园将免费开放,科举博物馆将在国庆前后建成开放,同时愚园(胡家花园)、赏心亭等景点都将陆续开放,赏心亭还将成为游客集散中心。届时,秦淮区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都将上一个档次。 据秦淮区透露,秦淮区正在编...
摘要:江南素为人文渊薮之地,清代科举世家之现犹如雨后春笋。吴县潘氏祖籍安徽,清初以业鹾迁徙至苏。经过数百年由儒贾立身,到专力举业的晋身之阶取换,在乾隆时期崛起为吴中著名科第艺文之家。潘氏子弟兰茁其芽,秀彩竞发,对清代中后期政治、社会、文学、文化及学术影响深巨。通过梳理吴县潘氏世系及其崛起的天命人为因素,将家族崛起置于清代中后期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景深中,探究家族文化与文学典范性成长的动力与过程。 ...
科举博物馆北苑的施工现场。赵杰摄 位于夫子庙贡院西街上的中国科举博物馆,去年青奥前整体开放,其中北苑于今年4月封闭,重新装修、调整。昨天,记者获悉,北苑有望于今年年底开放。 现场探访北苑仍在围挡施工 中国科举博物馆位于夫子庙景区内,南苑就是开放多年的江南贡院,北苑是古香古色的明远楼及碑刻展区,还有古时候考试的号舍。青奥前夕,南苑北苑“打包”开放。但由于开放仓促,北苑只在地下负一...
科举博物馆北苑的施工现场 位于夫子庙贡院西街上的中国科举博物馆,去年青奥前整体开放,其中北苑于今年4月封闭,重新装修、调整。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北苑有望于今年年底开放。 现场探访 北苑仍在围挡施工 中国科举博物馆位于夫子庙景区内,南苑就是开放多年的江南贡院,北苑是古香古色的明远楼及碑刻展区,还有古时候考试的号舍。青奥前夕,南苑北苑“打包”开放。但由于开放仓促,北苑只在地下负一层进行了临时...
“参拜主考、监临大人,鞠躬!”身着秀才服装的游客文字彬彬走进考场,威严的主考大人坐在太师椅上一脸严肃,威风凛凛的兵卒手持武器守卫考场,这是为了让游客感受科举文化正在阆中著名景点——清代四川贡院里进行的“秀才赶考”表演场面。 古代考生参加科举考试可不轻松,考生要经过搜身等程序,再拜见主考大人,监考的官员宣布考场纪律后,考生按照号牌进入考舍。考舍其实比牢房好不了多少,被隔成若干个小格子,就成了考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