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中旬,位于甘肃省会兰州中心城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内,被整体抬高逾1米的至公堂和观成堂两座古建筑焕然一新,近年来频遭风吹雨淋等自然破坏和城市化进程威胁的甘肃举院,又恢复到了百余年前“青砖、朱漆、雕梁画栋”的庄严雄姿。历时数年,甘肃举院于近日完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修缮。
明代殿试图 明朝洪武年间,在南京的科举考场上发生一起大案,史称“南北榜案”。这起案件,案中有案,悬念迭生,扑朔迷离,最后,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阅卷定案,使此案才落下帷幕。 录取的都是南方人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起开科举。明洪武十七年(1384)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的程序分为地方考试(院试)、省级考试(乡试)和中央考试(...
南京日报记者 吴彬摄 昨天是位于夫子庙景区的中国科举博物馆免费开放日,早上6点半就有市民冒雨前来排队,人群一度排到了建康路3号线地铁站。博物馆提前做好预案,200多人在岗服务,保证“参观免费 服务不免值”。 “平时我们是9点开放,但8点多钟,我们一看人太多了,都排到了市中医院那边,立即提前开馆。”科博馆馆长冯家红告诉记者,虽然昨天下雨,但市民对科举博物馆的热情非常高涨,一整天都在排队,...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历时4年多修建完成的省博物馆二期工程正式对外开放。 提到博物馆,记者了解到,在海南,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有30多家,其中包括不少特色博物馆。这些博物馆独具特色,藏品妙趣横生。 乐东“白沙河谷”博物馆 六旬翁倾尽积蓄收藏古物4000余件 在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白沙河边的桥头旁有一个生态园,庭院门前放着一块巨石,用红漆写着“白沙河谷”四个大字。走进白沙河谷生态...
“殿撰墨翰——长乐阁藏明清状元书画展”吸引了众多游客 自今年正月初一开门迎客以来,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这个位于南京夫子庙核心景区,全国最大的专题类博物馆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展品和人性化的服务留住了人们的脚步,短短80余天,共接待游客25万余人次。 开馆之后人气旺 科举博物馆包括博物馆主馆、江南贡院南苑以及明远楼遗址区三大区域,总面积2.2万平方米。博物馆主体是科举文化展示、...
昨天,位于中国科举博物馆负一层特展厅的“殿撰墨翰——长乐阁藏明清状元书画展”开启了第二期展出,经过更换、新增展品后,明清两代91位状元的213件书画作品将轮番登场,为观众带来一场常看常新的“状元艺术展”。 自1月28日开门迎客以来,中国科举博物馆短短80天时间共接待游客超过25万人次,其中,亮相特展厅的“明清状元书画展”人气一直居高不下。这些状元书画都是来自无锡私人收藏家惠永康的珍藏,他历时...
19日,重新更换展品后的“殿撰墨翰——长乐阁藏明清状元书画展”在南京科举博物馆全新亮相。此次展览共展出明清九十一位状元的楹联、册页、立轴等书画作品213件,多是警示良言,为历代名人庭堂之上作养德之作。此次展出的作品来自民间私藏。中国科举博物馆馆长冯家红介绍说,此次展出的书画不仅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其背后更是一部明清文化史。截至18日,中国科举博物馆开馆已有80天,凭借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展品和人性...
水池里扔了不少钱,看上去挺扎眼现代快报/张瑜摄 大年初一开馆的中国科举博物馆,迎来不少游客,近日,馆内一水池被游客抛硬币的新闻备受大家关注。2月2日,记者在中国科举博物馆采访时了解到,扔硬币为游客的自发行为,向水中飞虹桥上扔硬币是为了讨个“跃龙门”的好彩头,对此,馆方工作人员不会明令制止,但是呼吁大家文明参观,同时注意安全。 记者在馆内看到,游客扔硬币的水池位于地下负四层,水池...
金陵晚报几年前多次报道,位于夫子庙钞库街的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建筑棋峰试馆因为早年改建,与原貌大相径庭,需要进行修缮保护。日前,记者在跟随南京市文保志愿总队一分队的志愿者巡查夫子庙地区文物点时,发现棋峰试馆修缮已经初步完成,这座河房建筑独一无二的风貌已经得以恢复。 南京现存唯一的“试馆” 南京是明清两代江南乡试的举办地,至今还保留有当年的一些科举遗迹,较著名的有江南贡院。位于秦淮...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将在1月28日(大年初一)正式开馆。它围绕着规模最大的古代考场——江南贡院遗址,历时4年多打造完成:700多件文物展品全景叙述中国科举制度与其兴衰历程,独一无二的下沉式设计使博物馆建筑均位于地下,400多年历史的明远楼恢复最初形制与风貌……科举博物馆不仅是中国迄今最大的专题馆,也是值得市民、游客花上一整天时间细细挖掘、品读的“地下宝匣”。 匠心独运 如“宝匣”藏地...
完整的明代石门楼。 110岁的考生来考武举。(图中圆圈处)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将在1月28日(大年初一)正式开馆。它围绕着规模最大的古代考场——江南贡院遗址,历时4年多打造完成:700多件文物展品全景叙述中国科举制度与其兴衰历程,独一无二的下沉式设计使博物馆建筑均位于地下,400多年历史的明远楼恢复最初形制与风貌……科举博物馆不仅是中国迄今最大的专题馆,也是值得市民、游...
位于夫子庙贡院西街上的科举博物馆北苑重新展露容颜,该馆以地下4层展厅为主体,向公众展示南京古老的科举文化。1月23日,网友进入探访,一睹芳容。 当日下午,一走进夫子庙中国科举博物馆牌坊,映入眼帘是一片池水,在池水的映衬中,古老的明远楼更显风姿。 “地下主体建筑共有4层,分为5大展区,33个展厅。”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充分结合了科技感十足的声光电手段,向游客们展示1000多年的科...
1月13日,由嘉兴博物馆、上海嘉定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国科举文化展”在嘉兴博物馆三楼禾缘展厅揭幕,该展持续至2月28日,展览期间还将推出“软陶官帽”、“书法春联”等相关配套活动。 本次展览分“科举制度沿革”、“科举考试程序”、“科举与社会文明”、“科举与教育”及“科举的国际影响”五个部分,汇聚大金榜、乡式朱卷、清写本夹带、历代状元题名卷、翁大铨捷报等84件(套)展品,以文物、复制品、版面、虚...
网络图片 博物馆的大门十分特别,是一座上面雕刻着花纹的古老牌坊,门前站立着文臣武将石像。据说,这牌坊是明代的东西,它的珍贵之处在于正中的牌匾是空白的,所以叫无字坊。因为这个家族盼望能够有人苦读取得功名,然后再补刻匾额,以光宗耀祖,遗憾的是家族后人始终没有高中,所以一直就空白着。馆长姚远利说,这座牌坊已经成为附近的标志性建筑。 除了科举历史的介绍外,令我感兴趣的是序厅内的“科举考...
作为天津市第六届国学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之一,日前,《科举制度与天津》展览在天津文庙博物馆开展,展览为期半年。 本次展览介绍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创立、科举制度下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古代天津地区的科举制度概况,让广大游客体会并感悟科举制度的创造性,充分展现了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历史中的独特地位。 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渊源于汉,创立于隋唐,完备于宋,兴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