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弘治·黄釉描金双耳罐 此罐罐内施白釉,外施黄釉。罐身上下共有描金弦纹7道,双耳上各有青花线2条,下腹部相对的两面以金彩绘二牛。底素胎无釉。明代黄釉瓷器以盘、碗居多,黄釉描金罐唯弘治朝有。此类黄釉描金罐除置曲带式耳者外,尚有置兽耳者,也有不置耳的,均属宫廷祭祀用器。其传世品多属清宫旧藏。
在明代各朝君主中,孝宗朱祐樘是一个比较清明的皇帝。旧史家对他的评价也较高,誉其统治时期为“弘治中兴”,但由于其“兢兢于保泰治盈之道”,夙夜忧勤、忙于政事,似乎在器用方面并无特殊嗜好,也没有什么闲情逸致去欣赏陶瓷,更无暇顾及孰好孰坏。 但是有迹象表明,弘治帝喜爱素色,反映于瓷器上是传世实物绝大多数色泽素净,另外从史料也可窥见其嗜素之一斑,如弘治十五年三月“已亥,先是有旨,自正月初一至十二月二...
明代弘治、正德时期的民窑青花,有一种大花、大叶的缠枝牡丹纹,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纹样。因为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没有断代标准器,以进行类型、纹样的对比,也就不能清晰地判断弘治牡丹纹的特征,所以,拙文《弘治青花的装饰艺术》(载《收藏界》2011年第11、12期)未予分析。本文试从弘治时期陶瓷文化的背景下一种特殊的传承关系着手,结合正德朝的相关资料,专题讨论此一时期的民窑青花牡丹纹。 有纪年或款识的纹样...
在明代,弘治帝(1488——1505)称得上是勤政恭俭的皇帝,他奉行保泰持盈的国策,瓷器烧造也在减禁之列。据史书记载,在弘治三年(1490)、十五年(1502)和十六年(1503)三次明文禁停烧制瓷器,这就使弘治官窑器远少于成化。因此,署“大明弘冶年制”款的官窑传世品比较少见,青花瓷尤其少。在工艺上,弘治官窑青花器继承了成化的特点,风貌与成化时的大体相同。 ◆胎质 胎质与成化时相同...
在一个收藏家或陶瓷爱好者眼里,一件上等的瓷品必将十分迷人。中国瓷器发展几千年,产生了各种颜色釉,颜色釉五彩缤纷品类繁多,青色的如豆青、影青、粉青等;红紫色的如祭红、郎窑红、钧红、玫瑰紫等;黄色的如钛黄、象阳黄、粉黄等;绿色的如翠绿、孔雀绿、哥绿等;黑色的如乌金、铁绣花等。古代的颜色釉瓷器以其迷人多变的色彩,丰富的象征意义而给人们留下了品位不尽的韵致。在这无数多种颜色釉中,黄釉瓷器就是从众中脱颖而出...
弘治一朝共18年,从史料记载看,官窑的烧造活动并不多,传世实物也较少。从青花瓷器的特征看,弘治青花与成化青花诸多相似,界线不鲜明,如果没有年款,二者较难分辨,古陶瓷界历来有“成弘不分”之说,弘治青花瓷器的特征,只是与成化青花相比较而言,粗看不易察觉。 弘治青花瓷 胎釉:洁白细腻、纯净轻薄。到弘治后期,渐趋厚实,已向正德时期厚胎过渡。釉也为肥厚滋润型,色泽白中泛青(有人又细分为灰青类、...
图1 广东省博物馆藏“大明弘治年制”款黄釉碗 图2 广东省博物馆藏“大明正德年制”款黄釉碗 恬淡老成共一色皇室釉色两朝珍 传世黄釉始见于宣德,弘治、正德达到巅峰。以娇艳欲滴、恬淡飘逸著称的弘治黄釉,其审美价值、烧造水准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弘治黄釉釉色纯正,釉面平整,滋润娇嫩,光泽度好,又称“娇黄”、“鸡油黄”。加上采用浇釉工艺,即将釉料直接浇在白釉釉表或素胎之上,故又名“浇黄”。现...
在经历了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瓷业的“黑暗时期”以后,成化景德镇官窑瓷业进入了明代瓷业史上的一个“中兴时期”。永宣传统产品得到恢复,创烧产品、仿古制品也陆续涌现,尤其是斗彩的成功烧造,更为成化制瓷业增添了时代艺术特色,并使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这种局面未能保持到弘治时期,朝代的更迭使瓷器的烧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御厂窑事很快地由“盛”转而为“衰”,这种转变集中反映于两个方面:一是烧造数量的剧减;...
1503年大明弘治十六年陶塑素三彩人物群雕组像。由一件群雕像和五件单体人物雕瓷像组成雕塑群,采用名贵的素三彩雕瓷再现了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涅盘时的场景,十分稀有珍贵。现今被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佛陀涅盘时,十大弟子中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已经去世,佛陀身边实有八大弟子(大迦叶尊者尚在赶来途中)。吉祥卧中的佛陀,身金黄色,面容圆润饱满,神态宁静安详。八大弟子或坐或跪或立,神态虔诚悲戚...
弘治瓷器纹饰特征 1、最为常见的纹饰是细柔如鸳鸯的仙鹤;莲(荷)塘游龙纹饰,目前仅见于弘治;向外四伸叶纹的花朵,以及梅竹、海螺、仕女等。 2、龙眼一般为平视,仿佛一副眼镜,故戏称弘治龙为“近视龙”。 3、弘治凤身体短粗,尾巴分叉。 4、仕女人物一般用弧线勾描,潇洒得意,细部忽略。 5、开始出现吉祥语(金玉满堂、长命福贵)。 6、弘治时所绘...
明弘治白地绿彩暗龙纹碗(直径20厘米) 碗为撇口,弧腹。白釉底色洁净滋润,放大镜下见气泡有大小。器腹上暗刻两条绿釉行龙。绿色匀净淡雅,深浅不一,可能是不经意形成,但效果好,也成了明晚期这类白地绿彩刻龙碗的一个特征。暗刻线条流畅,进刀深浅一致,特别是鳞甲刻法,既排列规整,又随意洒脱,与呼风唤雨的龙的神态形成了对应,加之生动多变的龙须、龙爪,组成了栩栩如生的画面。绿釉有开片,侧看有蛤蜊光,这...
[提要] 甘肃兰州市和平新村最近发现一处古墓,兰州市博物馆初步判断该古墓为明代弘治年间所建,根据墓室构造情况和碑文判定,为明代夫妻合葬古墓。 新华网兰州10月30日电(记者 白丽萍)甘肃兰州市和平新村最近发现一处古墓,兰州市博物馆初步判断该古墓为明代弘治年间所建,根据墓室构造情况和碑文判定,为明代夫妻合葬古墓。 据兰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今年10月中旬,建筑工人在此打地基定桩位的时候发...
甘肃兰州市和平新村最近发现一处古墓,兰州市博物馆初步判断该古墓为明代弘治年间所建,根据墓室构造情况和碑文判定,为明代夫妻合葬古墓。 据兰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今年10月中旬,建筑工人在此打地基定桩位的时候发现古墓,相关工作人员闻讯后进行了抢救性挖掘。 目前先期挖掘出土的墓葬位于该工地东南角,墓室门朝向北方,呈拱形。墓门后侧出现窑洞形状的墓身,外径高达4米,长约6米,宽约5.2米。墓门和墓身全...
弘治官窑白釉瓷器胎质细洁,釉面白细,光润如脂,非常平静。器物底部闪青色。这是有别于成化瓷的重要区别之一。器型以盘、碗为多,花瓶类较少。弘治白釉中也有薄胎或半脱胎的精品,其盘、碗类底部的厚度已较永乐、宣德器为薄,但还处于半透而未全透的程度。署青花弘治年款的官窑白釉盘,碗类传世收藏品较多。 明弘治·白釉涩胎龙纹盘 鉴赏:款识:“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此品种创烧于成化时期,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