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龙泉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始地”“有了龙泉窑,中国陶瓷史才更精彩,有了龙泉窑,世界才真正了解中国陶瓷,这是龙泉人民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日前,在“世界青瓷大会·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活动期间,来自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以及日本冲绳艺术大学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分别对龙泉窑的历史、考古历程、烧造工艺等方面作了交流和分享,进一步理清了龙泉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始地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地位,并以...
10月29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届丝绸之路网络平台会议在位于阿曼首都马斯喀特的阿曼国家博物馆开幕。丝绸之路沿线17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文化遗产领域的专家学者约80人出席会议。会议配套展览项目"丝茶瓷: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对话"在阿曼国家博物馆同期开幕。 丝绸、瓷器、茶叶在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版图中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是"四大发明"以外中华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通过丝绸之路的传播对世界...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鼓励文博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法规。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年3月,国务院公布《博物馆条例》,2016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同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明确鼓励“具备条件的文化文...
10月23日,“中斯联合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座谈会在上海举行。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出席并讲话。 刘玉珠指出,此次中斯联合考古项目,为古代海丝研究提供了重要物证,对推动海丝跨国联合申遗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发布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下一步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做好项目策划,助力海丝考古...
10月10日至12日,凉州文化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武威市举办。 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武威的文化遗产,对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武威的历史和丝路文化等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跨学科的学术解读,推动了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也为武威市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学术支撑。学者们普遍认为,武威是汉朝农耕文化冲出内地走向西域的第一关门,位于丝绸之路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节点,也是河西走廊与欧亚地区建立...
前天,永嘉瓯北丁山古墓正式发布发掘成果,共出土上百件文物,其中一件至少1600年“年龄”的古代波斯进口的玻璃碗在一座东晋古墓被发现。 今年5月至9月,为配合104国道温州西过境瓯江特大桥工程建设,并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永嘉县文物馆联合对瓯北街道丁山工地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68座,其中,汉六朝墓59座,是温州迄今发现汉六朝墓葬数量最多的一次。另...
北塔高耸望古城。施正越 摄 “重雾疑朝雨,斜阳竟晚晴。万山江外尽,一塔岭间明。”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讴歌严州的诗句,在今年9月底召开的“钱塘江诗词之路·梅城诗词大会”上,这首诗歌被重新吟诵。历史与今天,古人与今人,游客与原住民,仿佛经历了一场久别重逢。 “睦州诗派”是唐代唯一的地方诗派,严州古城(梅城)是名副其实的“诗词之乡”,是“钱塘江唐诗之路文化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大力推进“钱塘...
10月13日,由天水市博物馆发起,联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省陇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丝绸之路与文明记忆——丝绸之路对中华文明演进与传播的影响”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天水市博物馆召开。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白坚,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杰,天水市政协副主席苏定武出席开幕式。来自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全国十余所高校,陕西历史博物馆、...
图为龙泉溪口瓦窑洋考古现场 宋元及明初时期,特别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同时,宋元及明初时代也是中国古代通过海上丝路大力发展海外贸易最成功的时代。 宋元及明初经济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工商业发达。据《文献通考》记载:宋神宗后期某年北宋税赋总收入为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占30%...
“最爱西湖二月天,斜风细雨送游船,十世修来同船渡,百世修来共枕眠……”10月9日,陕西省西安人民剧院内座无虚席、掌声如潮,来自福建京剧院的两位“白素贞”和三位“小青”与“许仙”“法海”等众演员一起,不但在两个半小时内精彩呈现了传统京剧剧目《白蛇传》,更通过“梅花”与优秀青年演员交替演出的方式,让观众更好地领略到该剧文武戏兼长的艺术特色。 “东戏西演”“中央与基层院团结对子”等跨区域交流与合作...
10月15日, 由故宫博物院与世茂集团合作筹建的故宫海上丝绸之路馆启动仪式在福建泉州的石狮市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全国政协常委、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等出席启动仪式。 故宫海上丝绸之路馆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展览面积约8700平方米,馆内拟设置常设展厅——海上丝绸之路展厅、两个故宫文物临时展厅、《清明上河图》数字展厅等,计划于2020年向公众开放。据悉,故宫海上...
故宫海上丝绸之路馆15日启动建设,计划于2020年向公众开放。该馆由故宫博物院与世茂集团在福建省石狮市合作筹建,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展览面积约8700平方米,馆内拟设置海上丝绸之路常设展厅、两个故宫文物临时展厅、《清明上河图》数字展厅等。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与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博物院将为该馆提供场馆建设、...
1933年2月5日,北京故宫太和门广场上,人们在一片繁忙中开始了故宫文物南迁的计划。3月5日,满载故宫文物的大箱子中的一部分出现在了上海南市招商局的金利源码头上。第二天的《申报》立即刊登了这则消息:“南迁古物昨午抵沪,共一千零五十四箱,存储仁济医院旧址”。谁又能知道,在这短短一行字背后,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又有多少舍生忘死的国宝守护人。 10月13日,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举办了一场“‘...
石榴,全名安石榴,源产于西域。《本草纲目》中载“榴者,天浆也,止泻、化淤、清渴、祛火”,是金秋时节最受人们欢迎的水果。作为通过古代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物种之一,石榴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人的生活、审美以及精神生活。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沿线关于石榴的文物藏品,结合石榴的雅名、石榴在东西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结合文博、艺术带大家走入中国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石榴名 (石榴图) 石榴,富含营养...
来自元阳梯田地区的哈尼族刺绣。本报记者张勇摄/光明图片 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的学生在表演紫陶制作。本报记者 张勇摄/光明图片 精致的土陶青花,绚丽的民族刺绣,一个个令人叫绝的民族民间工艺品近日亮相创意云南2018文化产业博览会。这些民族民间艺术杰作及其背后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博会上一道引人入胜的风景线。非遗文化如何在发展中传承?如何在产业化中弘扬?云南许多非遗文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