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虽然经过多年的风雨,“郭子仪拜寿”砖雕仍呈现出黄釉色。 肥东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在对石碑进行丈量。 27日,肥东县龙城梁氏宗祠复建时,在宗祠原址挖掘时,意外发现了乾隆时期的砖雕和石碑,初步断定为国家三级以上文物。其中,发掘的砖雕系合肥地区首次发现施黄釉的砖雕,对研究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郭子仪拜寿”砖雕栩栩如生 在肥东县石塘镇龙城社区,江淮晨报记者见到了这些出土的砖雕和石碑。...
被挖掘出来的古墓 7月22日,笔者从江津区文物管理所获悉,近日在位于鼎山街道鼎山广场后面一施工工地现场发现一座古墓。该古墓位于艾坪山半山腰,古墓通体石制,保存较为完好。 “施工现场开挖掘机的驾驶员在作业时发现稀泥下面难以下挖,于是和同事一起下车查看,发现是一座古墓之后立即报了警。”在现场进行保护的民警说道,他们对古墓进行了24小时看护,确保古墓不受到人为损坏。 随后,来自重...
近日,民间考古人士在山西省怀仁县“发现距今万年的古人类生活遗址”的消息引起考古界和网民关注。对此,文物部门回应称,该发现仅是一条考古线索,其本身不具备独立的考古价值,具体情况仍有待考证。 独立学者、作家殷谦于7月15日通过网络发布消息称,其在怀仁县隐居3年独立考古,发现了“中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生活遗址”,该遗址距今9900年到10900年之间,比新石器早期的两个代表性遗址南...
昨日,在亳州市涡北8号还原小区施工现场,工人们发现一古代墓葬群。经该市文物处和派出所工作人员现场保护后,文物部门初步鉴定为宋代平民家族墓葬群,对研究当地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先发现的是工地的负责人周建华。随后派出所民警将现场封锁保护,文物部门工作人员正在协调工程人员和工具,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从墓室结构上,初步推断为宋代墓葬群。
洛社镇保健村日前在拆除一处观音堂时,意外发现三块清代石碑和两尊古石像。内容涉及皇帝圣旨、运河治理、开凿泄洪等记载,保存完好。 记者在保健村一家不起眼的企业车棚里,看到三块石碑均为青石刻制,落款年代分别是康熙二十七年十月、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乾隆三十三年四月,碑文是楷书,配有纹饰,载有康熙、乾隆的圣旨,以及地方政府奉旨治理水利的内容。两尊石像高度约为80厘米,一尊观世音、一尊弥勒佛已被当...
古墓葬的青砖上有“粗犷”的花纹。吴奇勇摄 7月22日下午拍摄的图片。墓葬未得到保护,对比发现,部分汉砖已经被撬走。 7月5日,湖北省荆门市一道路施工现场发现东汉时期古墓葬,当地文物部门和施工单位协调半月有余,至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古墓葬随时有可能被盗挖或者遭到新的破坏。 22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位于荆门市掇刀区白庙街办江山村,古墓所在地白庙路南端改扩建工程工地虽然停工,但...
据媒体报道,在古代秘鲁文化中,玉米是一种具有微妙性的次要补给食物,一项考古研究显示古代秘鲁人吃爆米花的时间比之前预想的还要早2000年,考古学家对发现的远古玉米穗轴、外皮、流穗和根茎的分析,沿海居民食用玉米的历史可追溯至6700年前。 考古学家在秘鲁北部沿海地区的考古遗址挖掘发现一些疏松的玉米颗粒,看上去颇似爆米花食品。考古学家掌握到古代人类使用玉米作为食物的历史是在大约5000年前,发现大量...
近日,墨西哥考古学家在位于该国伊达尔戈(Hidalgo)地区基马潘(Zimapan)市谢拉戈达(SierraGorda)东部的一处悬岩中发现了罕见的殡葬尸裹遗迹,其中包裹着一具约20岁左右的成年人遗骸。由于此前考古文献中并未出现过类似的记载,因此这极有可能是实地考古行动中的独特发现,具有重大的考古和研究价值。目前,因为鉴定研究所用的重要骨骼(髋骨)仍然包裹于尸裹之中,所以专家尚无法确定其性别。为了...
古石像观世音 不久前,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保健村在拆除一处观音堂时,意外地发现三块清代石碑和两尊古石像(观世音、弥勒佛)。记者多次采访发现,石碑年代分别为康熙二十七年十月(1688年10月)、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1702年12月)、乾隆三十三年四月(1768年4月)。内容涉及皇帝圣旨、运河治理、开凿泄洪等情况记载,石碑保存完好,古石像亦保存不错。 惊!古村落发现石碑、石像,记载了...
7月14日,剑桥大学官网刊登消息称,考古学家在土耳其东南部挖掘出300个史前时期的黏土块,或许是人们使用文字前,用于记录贸易活动及信息的工具。 这些细小的黏土块形状各异,都是简单的几何形状,有的是三角形或圆形,有的呈圆柱形。除黏土块外,考古学家还在当地挖掘出了一些楔形文字泥板。经研究,考古学家认为,这些黏土块很可能是史前时期最基础的记账方式。不同黏土块代表谷物、山羊、牛等粮食和牲畜,有...
7月22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埃及考古学家在卢克索卡纳克神庙附近发现一名古埃及大臣坟墓的通往来世之门,年代可追溯到3500年前。此次发现的来世门是一块高度近6英尺(约合1.75米)的厚石板,由粉红色花岗岩制成,上面刻有宗教经文。 这座坟墓的主人是哈赛普舒特女王的首席大臣乌瑟尔。哈赛普舒特于公元前15世纪新王朝时期统治埃及,在位时间较长,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统治者。埃及南部卢克索附近的一座着...
特奥蒂瓦坎雄踞于今墨西哥城东北约40公里、海拔2300米的墨西哥高地中部,向世人展示着墨西哥古代文明全盛期的壮丽辉煌。这一宏伟的城市以“亡灵大道”为南北轴线,以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和羽蛇神金字塔三座神坛为核心,环绕着各类大型公共建筑和不同阶层的居住区,约始建于公元前100年,持续建设至大约公元450年,主要建筑在公元550年前后被焚毁。在公元2—6世纪的鼎盛时期,人口约10万至15万,面积超过2...
平均海拔4250米,缺氧严重,自然条件恶劣,县域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畜牧业,在考古工作在石渠铺开之前,这是石渠留给世人的单薄印象。 2014年,石渠县唐蕃石刻考古最终评为“2013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在这一年,石渠县悄然实现“转身”:偏远的畜牧大县开始逐渐成为考古工作和文物发掘的热点区域。 据了解,石渠县已经开始调整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石渠将以文化旅游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走出传...
连日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们,在发掘位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曲什曼村吉尔赞喀勒墓地时,除了发现那个埋着3女1男的墓葬,还发现了世界最早的11只拜火教木制火坛,并感受到古代帕米尔高原人对自然的尊重。 世界最早11只拜火教木制火坛现身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队员在吉尔赞喀勒墓地发现了世界最早11只拜火教木制火坛。这些火坛在一座...
考古发掘现场 考古人员清理出的陶瓶、陶罐和一枚钱币 考古人员清理发掘出的陶瓶、陶罐和一枚钱币 西部网昨天报道眉县汤峪镇讲渠村村民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两处汉代古墓,出土了6件陶制文物。记者今天(7月22日)从眉县文物旅游局了解到,7月21日晚22时许,该村村民向眉县文物旅游局打电话称又发现一座古墓,今天(7月22日),考古人员对新发现的这处古墓进行清理发掘,共出土灰陶瓶、灰陶罐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