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朝日新闻》网站7月17日报道,日本兵库县龙野市日前公布了丰臣秀吉的相关史料。史料上有丰臣秀吉的亲笔,并附有朱印。主要内容是丰臣秀吉命令当时的淡路岛领主仙石秀久上报田地面积和年收获量的详细资料。这是研究丰臣秀吉统治初期实施的检地(即重新测量土地的面积,并调查作物生产量是的意思。) 据东京大史料编纂所助教村井佑树介绍,此次发现的检地方法是丰臣秀吉在推行全国统一的“太阁检地”前制定的。 ...
新火车站片区,新蒲四号路延长线必须在今年内完成并通车。施工过程中,在新蒲新区礼仪社区服务中心辖区,发现了一处古城墙遗迹。经文物专家查看,这里曾是一个古寨堡。为了保护这个地方,新火车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已请设计单位设计保护图纸,想办法在修路的同时保留遗址,并对其进行抢救性修复。 1 古寨堡已有百年历史 “我们找来文物专家查看,还查阅了相关资料。”指挥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新蒲新...
记者从18日在呼和浩特举办的“草原丝绸之路交流合作国际论坛”上获悉,中国境内共有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四条丝绸之路。 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方说,一是汉唐两京(长安和洛阳)经河西走廊至西域路,这是丝绸之路的主道,它因通过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中亚的若干沙漠地区而被称为丝绸之路的沙漠路线;二是中国北部的草原丝绸之路;三是中国四川、云南和西藏的西南丝绸之路...
近日,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INAH)专家在该国墨西哥州梅特佩克(Metepec)自治市的塞罗德洛斯马格叶斯(CerrodelosMagueyes)地区发现了一具猛犸象牙化石。经初步推断,该珍贵猛犸象牙古物距今已有1万余年的悠久历史,曾于前哥伦布时期(pre-Hispanic)作为祭品用于建设开工之初的祭祀活动。图为此次考古发掘现场图片。图片来源:墨西哥州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中心。 ...
“这肯定是当年日本修建 ‘青岛神社’时留下的石碑。”昨天下午,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挖掘工作,青岛市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组织人员在贮水山儿童公园内出土两块石碑,经岛城文史学者巩升起等的初步考证,认为该碑是当年日本在青岛贮水山修建“青屿神社(青岛神社)”的历史铁证。市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已将石碑运回,最后的确认工作完成后将安排展出。 缘起 儿童公园发现重要文物 昨天下午3时...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印度考古学家在东北部恰蒂斯加尔邦发现多幅据称有10000年历史的壁画,画中出现疑似外星人和不明飞行物体(UFO)。该邦考古及文化部门怀疑史前居民曾目睹或想象外星人来访,但由于缺乏专家,拟向美国太空总署(NASA)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求助考证。 考古学家巴加特称,当地流传着关于外星人的不同故事,有人甚至声称从祖先口中得知,曾有身形细小的外星人带走一两名村民...
文物部门日前在山西省垣曲县解村板涧河北岸的台地上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大型文化遗址,采集到大量的旧石器时代砍砸器,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仰韶时期红陶残片,庙底沟时期灰陶,龙山时期陶片,战国、汉时期的素面灰陶以及各类动物骨骸。 该遗址位于解村西200米的一个二级黄土台地上,北依山坡,南临黄河支流板涧河,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50米,面积达4.5万平方米,是一处旧石器时代至汉代的古人类文化遗...
线形花纹砖 昨天,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六朝高等级墓葬中常见的线形花纹砖,以及大量破碎青砖。目前文物部门已经基本确认此处存在六朝墓,但保存是否完整,还有其他什么发现,需要下一步考证。该项目施工是否存在破坏文物的行为,文物部门已开始调查。 发现带有线形花纹的青砖 该工地位于城东童卫路边,根据工地大门上公示的夜间施工许可证,项目为“卫岗奶业二期”。工地内一共有两个土方坑,根...
线形花纹砖。张可 摄 有读者向扬子晚报爆料,在城东童卫路边一处工地项目,发现六朝时代墓葬遗迹。昨天,在施工现场看到六朝高等级墓葬中常见的线形花纹砖,以及大量破碎青砖。目前文物部门已经基本确认此处存在六朝墓,但保存是否完整,还有其他什么发现,需要下一步考证。该项目施工是否存在破坏文物的行为,文物部门已开始调查。 发现带有线形花纹的青砖 该工地位于城东童卫路边,根据工地大门上公示的夜间施工许可证...
西周青铜器楚公家钟共发现4件 3件藏于日本 西周青铜器楚公家钟共发现4件 3件藏于日本 西周青铜器楚公家钟共发现4件 3件藏于日本 16日,由湖北省博物馆和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联合主办的“大宗维翰——周原青铜器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馆隆重开幕,共展出120余件西周铜器珍品,不少长相很萌的文物,吸引了观众眼球。而记者发现,不少文物和湖北随州文峰塔及叶家山等地发现的文物十分相似。展览负责人表...
今年5月,成都市考古队在对成都体育中心南侧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隋朝的人工湖“摩诃池”遗址。7月初,明代蜀王府内河段旁的城壕也再次重见天日。日前,考古人员在遗址中首次发现了大型的沉木群,还出土了一具高1米左右的石像,被疑与“天府瑞兽”有关。对此,考古人员表示,此次出土的石兽年代为明代,“天府瑞兽”是秦汉时期文物,两者并非同一时代。 在蜀王府遗址出土的这块石雕残存部分并不起眼,通过观...
昨日,成都市考古队在成体考古作业现场发现了一方残破的瑞兽石雕。虽然与去年发现的镇水神兽均是瑞兽造像,但据考古工作人员初步判断,此次出土的石兽至少比镇水神兽“石萌萌”年轻了1200多岁。 据现场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这尊石兽残片出土地点在靠近成都市体育馆主体建筑的作业现场北侧,长约一米,最宽处60厘米左右,高约50厘米。据考古工作人员称,出土的仅仅是石兽的一部分,而且已经残破,几乎看不出这尊...
7月10日消息,考古人员在江西省靖安东周墓葬群发现了许多奇异的绿色晶体,系国内考古界首次发现这类晶体,为考古界提出了全新的研究课题。据悉,绿色晶体是考古人员在清理尸骨时发现的,其中最长的一块达8.5厘米。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亚蓉在清理第34号棺木的过程中,在保存相对完好的尸体膝盖骨、颅骨和牙齿根部附近,发现从中“长出”了多块以前从未见过的绿色结晶体。她介绍说,这些结晶体大多长1至3厘米...
记者14日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文物局了解到,该县考古工作人员在日常勘探过程中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至汉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该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活活动。”垣曲县自然博物馆馆长吕东风介绍说。 该遗址位于山西省垣曲县解峪乡解村西200米的一个二级黄土台地上,北依山坡,南临黄河支流板涧河,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50米,面积达4.5万平方米。遗址内文化层厚达...
玉仙人奔马 1966年至1976年间, 在咸阳市渭城区周陵乡汉元帝渭陵附近一汉代礼制建筑遗址内陆续发现了玉仙人奔马、玉熊、玉鹰、玉辟邪和玉俑头等一组珍贵的西汉圆雕玉器。据专家推测,这组玉器应是当年这一汉代礼制建筑内的陈设品,后因建筑倒塌而被湮埋。其中的一件玉仙人奔马,高7厘米,长8.9厘米,底宽3厘,1966年被当地农民偶然发现而交献给咸阳博物馆,质地为有“玉中之王”美称的新疆和田白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