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双1400年前的皮鞋,得到了文物专家们的修复保护。该皮鞋出土于被称为“地下博物馆”的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群。 3月15日,记者从吐鲁番学研究院技术保护研究所获悉,该皮鞋鞋面泛着暗黄褐色,鞋长24厘米,皮鞋尖部上翘,鞋面、鞋帮、鞋底分不同部位裁剪缝制。 该所副所长徐东良称,进行修复主要希望通过修复让皮鞋“结实耐用”。此次修复也是吐鲁番地区首次对出土的皮制品文物进行修复。 该皮鞋的鞋面为单层...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建设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达4165家,10年增长一倍。 这是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25日在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公布的数字。他表示,尽管博物馆建设发展迅速,初步解决了博物馆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藏品不足、展陈单一、专业人才匮乏等新问题也较为突出。 据了解,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经费6.6亿元,实施一批可移动文物修复项目和53个博物馆藏品预防性保...
位于惠山区钱桥街道的赤墩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昨天,无锡日报记者从钱桥街道获悉,去年5月以来,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赤墩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挖掘,共发现崧泽时期墓葬31座,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等器物190件,为研究太湖地区崧泽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2013年3月,钱桥街道在显山路延伸段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
出土的清朝铁路地界桩。 昨日(3月13日)上午,在唐山老火车站货场外公路一路口处出土一块标有“PMR 京奉路”字样的铁路地界桩,这块界桩为方柱形水泥制品,全高约1米(出土时根部部分腐朽),据考证,该桩埋设于1907年,属清代遗物。 建于1881年的唐胥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唐山老火车站作为“中华第一站”,将开滦煤炭外运远销。之后这条铁路不断延长,至1907年, 北京至奉天(今沈...
中国考古研究所10日发布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共有25项考古成果入围,其中扬州蜀岗古城遗址的木构及其他遗存成为江苏唯一入围的考古项目,这也是扬州去年继隋炀帝陵考古之后,有望再次摘得这一考古界重要荣誉。 据悉,本次入围的25项考古发现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日前揭晓,全国25个项目进入终评,其中包括洛阳市“洛阳运河一号、二号古沉船发掘与汉唐漕运水系调查”“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两个考古项目。 此次评选活动自去年12月启动,本次入围终评的25项考古发现来自18个省(区、市)。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近日介绍,本次入围终评的25个项目,在年代上更加均衡,类型上更加多样化,学术性和课题性更强。入...
“荔枝道”是唐玄宗为满足宠妃玉环食新鲜荔枝的喜好,建起一条专供荔枝运输的驿道。据《旧唐书》、《新唐书》等史料记载,荔枝道基本被学术界认为是从涪陵至长安、全程1000多公里的官道。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为杨贵妃修建专门驿道(荔枝道),千里运荔枝的故事早已流传千古。千百年后佳人已逝,这条古道穿过历史尘埃,重回视线……2014年6月,荔枝道与米仓道一起,被纳入蜀道申报世界文...
三官场古民居。 专家们考察文物。 杜家湾唐代摩崖造像。 制图 姜宣凭 “荔枝道”是唐玄宗为满足宠妃玉环食新鲜荔枝的喜好,建起一条专供荔枝运输的驿道。据《旧唐书》、《新唐书》等史料记载,荔枝道基本被学术界认为是从涪陵至长安、全程1000多公里的官道。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为杨贵妃修建专门驿道(荔枝道),千里运荔枝的故事早已流传千古。千百年后佳人已逝,这条古道...
截至11日,泉州市消防支队对辖区的65家文物单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共发现火灾隐患71处。检查人员要求责任人必须整改到位,定期自查场所消防安全。 据悉,该项活动从2月25日起展开,检查人员结合错时检查、抽查、现场培训、现场演练等多种形式,先后对泉州市府文庙、天后宫、开元寺、清真寺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个别管理员对消防器材操作不熟悉,日常检查登记制度没落实,个别场室乱拉接电线等问题...
中国文物网讯 今年的《TEFAF 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艺术品市场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超过510亿欧元,相比2007年市场衰退前的480亿欧元,增长了7%。《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2015》全面回顾了2014年的全球艺术品市场,并探讨了各细分市场、全球财富和艺术品收藏的模式变化、艺术品博览会和网络销售的增长,以及艺术品市场的经济影响。 本报告由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
日前,国家文物局网公布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我省云浮郁南磨刀山旧石器遗址榜上有名,并以165票荣膺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首”。 该评选活动自2014年12月启动,经发掘单位申报、中国文物报及专家推荐、国家文物局审核,评选活动办公室从去年在我国境内进行发掘的合法考古项目中遴选出43个候选项目进入初评,由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全国73家考古发掘资质...
3月9日,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根据投票,排名前25项考古项目入围终评。其中,清涧辛庄商代建筑遗址入围终评,位列第七。 据了解,本次入围终评的25项考古新发现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传统考古大省依然占据重要位置,其中河南省以4项入围名居榜首,陕西有两项入围,分别为清涧辛庄商代建筑遗址和长安区郭辛庄唐韩休墓,分别位列第七和第二十。 清涧辛庄商代建筑遗址地处无定河下游支流川...
文化遗产保护亟待破题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章穆)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普遍提高,但不可移动文物、古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在不断地消失,城乡建设中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犯罪案件仍时有发生,情况不容乐观。针对当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及未来如何破局,2015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一、文物保护依然是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今天(12日)说,按照国务院要求,故宫博物院正在规划建设北院区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故宫博物院的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传播和服务观众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2年5月,故宫博物院提出建设“平安故宫”工程方案,2013年4月国务院原则同意这一方案。北院区项目是“平安故宫”的核心内容,拟建规模12.5万平方米。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选址在海淀区上庄南沙河畔的西玉河。...
瑶族手工艺人用藤条编制的动物造型摆件别具匠心,并且可以用作收集小型器物的容具。王云摄 12日上午,由中山市博物馆和广东瑶族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多彩瑶族——瑶族风情展》在市博物馆开展,现场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46件瑶族服饰、文物。据悉,展览从即日起至5月4日免费对市民开放。 瑶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千百年来游耕迁徙。据广东瑶族博物馆的统计,全世界瑶族人口近400万,主要分布于中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