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明上河图》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宋朝张择端名画。日前,云南大学教授苏升乾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讲述《清明上河读宋史》,引起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再度好奇和对那个时代的关注。 图中所画是春天还是秋天 从《清明上河图》卷首开始,画面中的树木枝叶稀疏,画中的人穿长袖衣服为主,只有少数劳动者、赶路的人穿短袖,或是把衣服缠在腰间。那么张择端画的到底是初春还是晚秋呢?对这个问题有三种意见,彼...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备受文人雅士、巨商大贾的青睐。明末清初,作为与苏州并称江南两大都会之一的杭州,把太湖南端的杭、嘉、湖平原及附近地区的经济联系了起来,杭城经济由此而逐步繁盛。当时杭州“五方辐凑,无窥不售。盖物盛所聚,何必自其地产哉!”特别是夹城巷一带四达之衢,市廛(chán)殷阜,肩摩踵接。城市规模得以不断扩大,内外衙巷...
清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 清乾隆御制青花粉彩游春图双耳瓶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10月8日,一件圆明园流失文物——清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以7400多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又一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圆明园文物”、“官窑”和“清三代彩瓷”上。 在中国陶瓷收藏中,明清彩瓷向来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而康雍乾三朝的彩瓷则是中国古董市场上最热门的追捧对象之一。9月份,在波士...
乾隆瓷母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9月中旬,在波士顿斯纳金拍卖会上,备受瞩目的第96号拍品、有着“瓷母”之称的清朝乾隆年间各种釉彩大瓶最终以2200万美元落槌,含佣金成交价为2472.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1亿元。虽然最终以1 .51亿元的价格成交,但在拍卖之前因为该件拍品品相有瑕疵而使得不少人对其估价拿捏不准,最后拍卖成交价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因流传有序而被认可 据悉,这件“瓷母...
《清明上河图》这幅由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创作的名画,如今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而曾经,它“五度入宫、四度出宫”。甚至,它一度在战后的混乱中遗失。 本文讲述的就是流离失所的《清明上河图》究竟是怎么被找到的,以及其中的曲折故事。 “我是在琉璃厂大学毕业的” 1950年8月,沈阳。 沈阳是中国东北的重要都市,曾是“后金”的首都,称为“盛京”,伪满洲国时名为“奉天”,由努尔哈赤...
遗址现场,600年前采石留下的清晰痕迹 今年5月,扬子晚报报道了鼓楼区老虎山北麓,发现了一处大型明代遗址。记者昨天了解到,此处遗址被确定为明代采石场,而且是为明外郭城的工程,提供条石等建材。此类遗址在南京范围内也是首次发现。 现场直击>> 山壁上600年前的凿痕清晰可见 采石场遗址位于老虎山北麓山脚的下燕路路边。在今年上半年开始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在超过2...
9月27日上午,由北京大栅栏琉璃厂商会主办,琉璃厂古玩艺术品交易网承办,中国文物网、中科艺融文物鉴定中心、艺融美术馆协办的"2014北京大栅栏琉璃厂收藏讲座鉴宝活动"第七期在位于北京琉璃厂一得阁书画城五层的艺融美术馆如期举办,活动特邀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文博副研究员李宗扬教授亲临现场,免费为藏友讲解明清瓷器款识的流行。 讲座现场 本期讲座主要围绕"明清瓷器款识的流行"展开,详细介绍明...
炉是古代焚香烧炭之器,有熏炉、香炉、手脚炉之分。明初宣宗宣德年间所铸的铜炉属焚香之类。当时宣宗皇帝是为郊坛大庙铸造的放在祭祀案桌上的供炉,后来遂扩大为陵墓、寺庙及权势之家烧香、拜佛、祭祖之用。 中国的香炉(焚香之炉)究竟始于何时,比较多的说法是汉代。那时,佛教的传入对香炉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礼佛有焚香之举,乃制香炉。从屡见的自汉墓中出土的博山炉可以认为是中国香炉的始祖。博山炉有铜铸的,...
若问广州梦骑行队千里纵贯韩国,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68岁的车手郭道宁说是“语言”。这听起来有些不合情理,韩国不是遍地汉字吗?难道比在欧洲骑行的语言障碍还大吗? 的确,这是一个尴尬的问题,韩国是受汉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家和地区之一,车队所到的大都市,公共场合几乎都有汉字和国语,让人感到亲切。但在东部海岸线和山野之间则遇到不小的挑战,从语音层面来说,韩语发音完全异于汉语,即便中英文全通,在韩国乡...
本月7号下午6时许,南昌市经开区白水湖管理处龙和团附近的一处建筑工地上,一位开挖掘机的工人发现一座古墓。据工人介绍,挖开的古墓在灯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他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昨日,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了解到,南昌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经现场初步判定古墓是一富人墓穴,从外观分析为明清时期的墓穴,接下来他们将对墓穴进行保护起来,在天气有利的情况下进行挖掘。同时,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墓穴附近察看时发现,该工地是一个古墓...
大清门 大明门 城头变换大王旗 按照明朝人的理论,这座皇城一共有六座城门。明末太监刘若愚在自己的《酌中志》一书中提到皇城的正南门是大明门,这座城门可以算得上是明朝的“国门”,从门的命名上就非常不俗:以国号为名。后来到了清朝,这里被改称为“大清门”,延续了自己国门的地位。而后来的中华民国,则将其改称为“中华门”,同样是利用了国号。 这里不得不提一提1917年的张勋复辟...
清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 8日上午,一件圆明园流失文物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以7400多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该价格位列圆明园流散文物拍卖成交价的第六位。 这件清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雕有精美的苍龙教子图案,长龙双目炯炯,轮廓分明,身披细鳞,穿梭祥云;幼龙在下,自水而出,昂首相视,龙躯盘曲在汹涌浪涛之中。底署“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方篆款,雕工利落。作为本次苏富比秋拍的亮点...
【作者简介】孟昭锋,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32 孟昭锋(1984—),男,山东新泰人,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历史文化与社会地理。 【内容提要】 泰山信仰即以泰山神(民间化后称为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为主的宗教神灵信仰。泰山神信仰源于远古的山岳崇拜,在明代以前,泰山神不仅因多次得到帝王的敕封、致祭而纳入国家祭祀体系,也因“泰山治鬼”之职而成为民间各香社...
随着英法兴建博物馆以及民众对异域文化兴趣的不断增长,埃及成为欧洲人猎获文物的最佳场所。欧洲人不仅对法老时期的金银首饰和精美的浮雕壁画感兴趣,还对巨大的雕像、石碑等情有独钟。在欧洲列强对外扩张的19世纪,埃及名义上归属奥斯曼帝国,多位总督试图模仿欧洲列强在埃及实现工业化。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不惜把法老时期的文物当作外交工具。1854年,时任总督的阿巴斯曾将收藏于阿拉丁城堡的大量精美文物送给访问埃及的奥...
8日上午,一件圆明园流失文物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以7400多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该价格位列圆明园流散文物拍卖成交价的第六位。 这件清干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雕有精美的苍龙教子图案,长龙双目炯炯,轮廓分明,身披细鳞,穿梭祥云;幼龙在下,自水而出,昂首相视,龙躯盘曲在汹涌浪涛之中。底署“大清干隆年制”三行六字方篆款,雕工利落。作为本次苏富比秋拍的亮点之一,该罐以5000万元港币起拍,最终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