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作为广州继南越王墓之后又一重要的考古发现,大学城南汉二陵(包括德陵和康陵)保护及其博物馆工程进一步加快,有望在明年11月建成。该项目昨日起进行环评审批前公示,意味着开工在即。据悉,康陵将加密闭式保护上盖,以达到永久保护的目的;并在康陵保护范围以东新建一栋2——4 层不等的连体建筑——南汉二陵博物馆。 项目总投资32350万元,位于广州大学城华师一路、档案馆路、国医西路、康陵路和中环西路之间...
秦国牛肉:2010年12月陕西临潼湾李村古墓葬群出土战国时期牛肉,在M208墓中发现青铜敦,里面有碳化肉块,发酸,且可见白色的弹性肌腱膜和根根肉丝,经鉴定为黄牛肉。牛肉保存至今的原因大概首先是因为牛肉是风干或者腊制,其次是因为容器密封较好。 专家介绍,在这312座墓中,有68座墓葬中陪葬有骨骼和肉制品,其中67座为战国到汉代的,这些动物肉制品只有该铜敦里有保存至今的肉制品,其他的均已腐烂,只能...
“小学时,我以为考古是古墓寻宝;初中时,考古是大战僵尸;高中时,考古是鉴宝……真相,在实习时浮出水面。”考古到底是什么?近日,郑州大学2011级考古系女生李子一在微博上用漫画记录了考古专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引来无数网友热议和转发。在这些漫画中,她既分享了一个专业学生视角下的考古世界,同时也纠正了一些大家对考古的错误认识。 考古实习,去之前以为能挖“大墓”、找“宝藏”,实际上苦不堪言 在创作...
在位于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在水下沉睡800多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经过整体打捞、淤泥清理,现已进入沉船内部发掘和文物提取阶段,将有更多“海丝路”遗留文物重现人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南海一号”的考古团队2日透露,自去年11月“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目正式启动至今,已发掘小件器物瓷器标本623件,金器107件,漆木器11件,铜钱5000余枚,残损标本2100多件,另有少...
日前,“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及系列讲座在北京大学举行,集中展示了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十年来的研究成果。 就秦人起源问题而言,学界长期存在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秦人起源于东夷,另一种则认为秦人起源于西戎。从2004年起,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博物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五家单位组成的早期秦文化课题组开始了对早期秦文化的探索。早期秦文...
昨日,记者从龙游县博物馆获悉,该馆在早前的一次考古抢救性发掘中,在一座商代土墩墓内,发现了一批龙游考古发现的最早最古老的瓷器——原始瓷(如图)。这一发现对研究龙游先秦时期姑蔑文化增添了极为珍贵的考古资料。 10月8日,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龙游城东嘉溢鑫城开发区域内,发现了20多座古墓,并对埋藏较浅和毁坏严重的6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发掘。这6座古墓年代从商代至汉、六朝和隋唐,其中的一座为商...
今年十月,为配合龙游城东嘉溢鑫城开发工程的前期“清表”施工,龙游县博物馆对施工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了数十座古墓葬,并对埋藏较浅和毁坏严重的6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发掘,年代从商代至汉、六朝和隋唐。其中的一座商代土墩墓系龙游县博物馆首次对其考古清理发掘。 商代土墩墓埋藏处原为耕作的稻田,墓葬现埋深约0.9米,从熟土上平地起封,封土为黄绿色粘土,干后较为坚硬,墓边界不甚明朗,大约2....
山西省太原市文物局2014年11月29日对外发布2014年晋阳古城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包括发现太原罗城村东马地至少晚于汉晋时期的“北城墙”遗迹,以及战国到汉代的14座墓葬等。其中最为重要的考古发掘是一座完整的唐末寺院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增加了对晋阳古城城市布局的认识。 晋阳古城始建于公元前497年,距今2500多年,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赵氏起家的地方。在唐朝是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齐名的北都。它经...
2014年,继我省率先启动了东方人类探源工程之后,国家科技部支持的全国东方人类探源工程进入项目批复阶段;泥河湾研究中心成立、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批准……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泥河湾考古又有多项重大发现公布,作为“东方人类故乡”的泥河湾的面貌逐渐清晰。 1月15日,泥河湾考古研究院成立一周年座谈会召开,洞沟遗址、照坡遗址的砾石面以及石叶等三大重要发现公布于众,震惊考古界。 6月...
这是希腊海洋考古学家的新装备——Exosuit潜水服,这种潜水服将帮助考古学家们探索希腊海底的古沉船。考古学家塞奥托基斯·瑟奥多罗表示这种潜水服能够让潜水员潜入水下492英尺(约合150米),同时完成各项复杂任务。一直以来,潜水员的最大潜水深度不超过196英尺(约合60米)。瑟奥多罗指出:“穿上Exosuit后,潜水员变得好似巴斯光年一样。这款潜水服能够提高我们的能力。在它的帮助下,我能够连续进行...
去年3月,隋炀帝和萧后的合葬墓在扬州西湖镇曹庄被发掘,这一轰动世界的考古学重大发现在今年4月入选了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记者昨从相关会议了解到,我市将在隋炀帝墓葬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精心打造隋炀帝考古遗址公园。根据初步规划,隋炀帝墓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拟分两期进行:一期为景观绿化和环境整治工程,在明年9月扬州建城2500周年城庆前完成并初步对外开放;二期工程为在2016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
观众在欣赏一辆战国时期西戎贵族的礼仪用车(复制品)。 “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目前正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展期至2015年3月15日。据了解,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五家单位联合组成的课题组,于2004年启动了早期秦文化与西戎文化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十年来,该课题...
2014年,继我省率先启动了东方人类探源工程之后,国家科技部支持的全国东方人类探源工程进入项目批复阶段;泥河湾研究中心成立、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批准……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泥河湾考古又有多项重大发现公布,作为“东方人类故乡”的泥河湾的面貌逐渐清晰。 1月15日,泥河湾考古研究院成立一周年座谈会召开,洞沟遗址、照坡遗址的砾石面以及石叶等三大重要发现公布于众,震惊考古界。 ...
昨日记者获悉,经过材料报审、专家评议、提问答辩、现场考察等环节,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博物院)被成功批准设立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开展博士后工作。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因此成为全国首家获此殊荣的市级文博考古研究机构,同时是国内第三家荣获此殊荣的文博考古研究机构。 据了解,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博物院)所属博物馆包括...
公共考古可以走多远 第二届“中国公共考古——仰韶论坛”的思考 10月27至28日,第二届“中国公共考古——仰韶论坛”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热烈举行。论坛的基本形式与第一届相同,包括公众演讲、研讨会和公共考古活动展示三大板块;参与人员构成也相似,有来自专业网络和平面媒体、热心公共考古的考古科研单位和博物馆的代表,有各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代表;精彩新鲜的内容也仍然让与会者兴奋不已,并引发对公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