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4岁尾,章丘市文祖镇三德范村村民在清理河道淤泥时,在村内中心桥北头的河岸东沿地下挖出了一座古桥,此外还有破碎的六块残碑,其中比较完好的一块残碑顶端有“大明”字样。许多省内外考古专家闻讯赶到现场,从残碑和桥的建构等考证,证实此桥西半段为明代嘉靖年间建筑,东段则是元代古迹,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小村挖出两段古桥 据三德范村古桥发现者介绍,这座古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长...
近日,山东大学“齐文化考古研究实践基地”在中国酿酒文化起源地、酒祖仪狄故里高青县酒城狄城揭牌成立。来自山东省文物局、山东大学以及淄博市、高青县等有关领导出席活动。 国井扳倒井所在地高青历史悠久、酿酒文化源远流长。2014年,高青县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陈庄——唐口遗址文物本体保护及展示方案获国家文物局立项,考古遗址公园被定为全省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全省首批共六处)。去年5月,由淄博...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网《前沿访谈》栏目对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教授进行了题为《分子考古学:打开古生物遗存密码的钥匙》的专访。 分子考古学是体质人类学、动植物考古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以解决古代人类及动植物遗存遗传学结构等问题的一门新兴、前沿学科。上世纪末开始,逐渐应用于中国考古学界,并且在古人类个体遗传关系问题(个体识别问题)、群...
出土陶器 墓葬中出土的黄金面具 曲踏墓地出土陶罐 西藏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西藏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受到不少文青、学者、专家的追捧。西藏的考古研究也随着专家学者的到来,在近年不断出新。 发现青稞种遗迹 青稞在西藏种植历史悠久,是西藏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2013年8月,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针对日喀则市拉孜县廓雄遗址的联合考古...
在佛教中,僧人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为舍利子。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至高的尊敬和供奉,主要是由于一些高僧生前的功德慈悲和智慧。50多年前,镇江的一次考古在甘露寺修复铁塔发掘塔基时发现地宫,里面居然挖掘出700多颗佛舍利,其中最珍贵的就是后来被学者证实的11颗释迦牟尼佛祖舍利。这些考古过程都被记录在“考古笔记”中,而记录的作者就是江苏文博界泰斗、原南京博物院院长梁白泉。近日,梁白泉向市档案馆捐赠个...
日前,记者从江苏省文物局了解到,2015年,江苏考古学家将对江苏境内水域进行摸底考古,探寻埋藏在太湖、洪泽湖等湖底的“水下宝藏”。茫茫水下,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历史秘密?我国水下考古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难点?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因洪水肆虐而被深埋水下330多年的“东方庞贝”泗州城,经过三年多的考古发掘,已确定了古泗州城遗址范围。图为2014年12月在江苏省盱眙县淮河镇城根村泗州城遗...
“南海I号”,一艘宋代沉船,2007年12月,以史无前例的方式被“整体打捞”出水,沉睡800年后重见天日。这项“奇迹工程”也成为世界考古史的创举。 如今,距“南海I号”入住新家“水晶宫”——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已有七年。历经多年的考古工作之后,这艘承载着大量历史讯息和珍贵文物的古船,有怎样的谜底等待揭晓?日前,记者走进“水晶宫”,探访正在“苏醒”中的“南海I号”。 从“出水”走向...
13日,考古人员清理望山桥一号楚墓椁室内淤泥、积水并继续对各分室进行清理,东、南、西、北各室上层都有文物出土。其中,淤积泥土较多的东室盗洞内,出土了精美的漆木豆。专家介绍,这些淤泥看似无用,但却是重要考古线索,也不会轻易丢掉,运回荆州博物馆清洗后,对于墓葬下葬年代、季节、环境等研究都有帮助。 在当天出土的40件漆木竹器文物中,瑟、虎座鸟架鼓(残件)、镇墓兽、卧鹿(漆木器)等楚墓常见陪葬文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评审委员会从全国考古机构推荐的数十项最新考古发现中遴选出6项重要发现,包括甘肃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云南祥云县大波那墓地、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山西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岗嘎墓地以及贵州遵义市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创始于2002年,是由中国社...
安乐遗址发掘区全景(东北—西南) 安乐遗址出土部分玉璜 日前,安吉县安乐遗址的野外考古发掘工作已经结束,总发掘面积2000多平方米,出土陶器、玉器、石器等各类器物丰富,较完整地揭露了一处崧泽文化时期山地类型遗址。 安乐遗址位于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北的长乐村,西距西苕溪约1000米,处于递铺盆地东侧边缘的一处自然山岗上。安乐遗址最早发现于1987年,当时,安吉县开展全县文物普查...
甘肃马鬃山玉矿遗址 中国最古老的玉矿遗址 马鬃山玉矿遗址位于甘肃肃北县,初步确定年代为战国至汉代,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玉矿遗存。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办公室主任陈国科介绍,其中的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中,首次发现作为拣选玉料作坊的半地穴房址、玉矿周围的防御型建筑,以及地面式石围墙作坊。出土的大量玉器废料、玉料石皮等遗物,展示了当时的玉矿布局结构及生产与组织情况。这是目前唯一由采矿...
郑州考古发现以人奠基城址 时间:1月8日 地点:郑州西郊东赵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画外音:此次考古发现的城址下存在“婴儿奠基”现象。这种以人奠基的现象,在同时代城墙修筑中极为少见。
马鬃山玉矿遗址位于甘肃肃北县,初步确定年代为战国至汉代,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玉矿遗存。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办公室主任陈国科介绍,其中的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中,首次发现作为拣选玉料作坊的半地穴房址、玉矿周围的防御型建筑,以及地面式石围墙作坊。出土的大量玉器废料、玉料石皮等遗物,展示了当时的玉矿布局结构及生产与组织情况。这是目前唯一由采矿区、选料作坊区及防御型设施区等组成的与玉矿开采相关的聚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评审委员会从全国考古机构推荐的数十项最新考古发现中遴选出6项重要发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创始于200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新世纪中国考古学术讲坛,是中国最新考古信息的交流平台、重大考古发现的展示舞台和考古新进展的学术讲台。论坛上,中国社会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