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 1368—1644年 高28厘米 观音菩萨头戴发箍,箍正面中央饰阿弥陀佛。长发披肩,帔帛系于胸前,呈游戏坐姿。
2018年,嘉兴博物馆迎来了她的六十华诞。六十年间,嘉兴博物馆一直执著地追求着,一直努力地前进着,践行着博物馆的责任和使命。 六十年间,嘉兴博物馆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主动融入到省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配合经济建设积极开展抢救性考古工作,尤其是独立开展明清墓葬的抢救性发掘和保护,然明清墓葬发掘之脏之臭之累,不可言喻,但...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走进今天的嘉兴博物馆,一场身前·身后——嘉兴博物馆馆藏明清考古出土文物展正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共展出180余件文物,分为三个单元:“事死如生”单元展出碗、木筷子、木枕头、照面用的铜镜、铜钱等生活用具来折射出死者生前的生活习惯以及当时的社会面貌;“舒服奢华”单元展出衣着配饰,明代服装的特点回归汉制,端庄、严谨、大方,特别是丝织品门...
元代造型大多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常应用的餐具、茶具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例如传世的元青花釉黑红大碗有的口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黑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至48厘米左右。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常见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陷,因而文献多有元瓷粗率之论。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
清末青花杂耍人物将军罐 清康熙青花冰梅罐 明清时期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特点是彩瓷得到巨大发展,器物造型、纹饰繁多而精美。彩釉品种丰富多彩,“其彩色,则霁红、矾红、霁青、粉青、冬青、紫绿、金、银、漆黑、杂彩,随意而施”(朱琰:《陶说》)。 明代瓷器发展的高峰在永乐至宣德这33年中。以青花瓷为例,首先是改变了元代青花瓷形大、体重、胎厚的风格,变得薄厚...
日前,全球首家区块链藏品数据鉴真平台弗雷尔链(Freyrchain)与香港颇具盛名的专业艺术品协会——香港艺术品商会达成合作。香港艺术品商会理事会理事长翟健民与弗雷尔链发起人CQO冯朗铨等收藏界知名人士出席了仪式,时值第24届理监事就职典礼,这项战略合作更加引人瞩目。 无论是实体贸易还是电子商务,香港都是内地面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艺术品收藏亦然。香港艺术品商会成立于1968年,距今已有...
OPPO R15星云特别版昨日正式亮相,还未上市,凭借新潮设计已成为众多明星的时尚新宠。今日, nikki、刘畅、张碧晨、蓝盈盈四位明星手持OPPO R15星云版街拍美图亮相,为大家揭开全新红蓝之美的神秘“面纱”。 四位出街明星,用日常穿搭,配上OPPO R15星云特别版尽显各自风采,冷硬的手机通过时尚的红蓝渐变色彩也由此化身吸睛的时尚配件,每个画面都十分好看。看完明星美照以...
5月16日上午,“百年记忆——明信片上的近代中国”旅意归侨陈伟荣先生藏品展启动仪式在杭州江南锡器博物馆举行。 为了迎接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由杭州江南锡器博物馆主办,杭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杭州文史研究会、民盟江干区基层委员会、江干区文物保护中心、江干区笕桥街道承办,共同推出此次特展,引进文化专题,补充辅助基本陈列,更好地实现博物馆其社会教育的职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时空瞬间定格在这...
菊花博览园工地出土“明器”。 陈 枭 摄 发掘现场。 陈 枭 摄 菊花博览园工地出土“明器”。陈 枭 摄 勘探现场。陈 枭 摄 5月6日至15日,临湘市文管所获悉该市境内桃林菊花博览园即将开工建设。于是,立马派员前往该博览园工程项目部摸排情况,经调查了解,发现该项目位于桃林镇畈上村,占地1300亩,基本为水田和旱地,涵盖畈一、畈二、畈三、畈四四个...
华艺国际2018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20-23日在广州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届时将为藏家朋友们呈现多个门类逾1300件精彩拍品。5月21日预展现场,华艺国际有幸邀请到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杨丹霞女士为我们带来一场“明清书画名家作品赏析”专题讲座,欢迎广大藏家与艺术爱好者届时参与。 专题讲座:明清名家书画作品赏析 明清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从明初雄健恣...
图片为网络配图 历时近4个月的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二期考古发掘工作日前正式结束。出水的1.2万余件文物,尤其是首次发现的蜀王金宝以及兵器“三眼火铳”,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发掘中,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地学研究中心科研团队(以下简称“探测团队”)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绘制出一幅覆盖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3D藏宝图”,为摸清遗址分布范围,确定古河道的准确位置以及掌握水下文物...
明定陵水晶羊首带钩 带钩,即带扣。古人用之连接束腰,一头有钩,一头有钮,功能相当于现在的皮带扣,也可悬挂囊袋、装饰品等。带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出现,春秋战国时期趋于成熟,汉代发展至鼎盛。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加方便、坚固的鞢带逐渐取代了带钩的使用。此后日益衰微,直到元明清三朝再次兴盛。带钩作为衣饰的一部分,它的制作往往十分精美,造型多种多样,所用材质不限,玉石、金属、骨、木等现较为多见。材质珍贵...
马家浜文化玉玦 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出土 文明的进程一定是有一种延续性的,不大可能在两三千年的时间里出现断层,像中原地区在1931年就已经由梁思永先生发现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的三层堆积,证明了在纵向的时间轴上各文化发展是未中断的。那么横轴呢,在三皇五帝时代的“五朵金花”又如何呢?毕竟在史书里,从夏开始就是一个有文化主干的中华文明体了,在此之前的那些史前文化不可能毫无理由地一下子就从五个...
16日,“瓷美茶香——中国古代茶具文物展”将在南京著名的茶文化村——黄龙岘开展。本次展览由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江宁旅游产业集团主办,旨在弘扬“一带一路”精神,让广大市民零距离对话文物,领略华夏五千年文化风采,共饮一壶风雅颂。 两百余件的古代茶器,上溯商周、下接民国,涵盖了一部中国茶器史。展出的古代茶器均是从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众多会员经年收藏中甄选而出,不乏精品,特别是唐代邢窑带托盏、宋代...
5月13日上午,由东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博物馆、市美术家协会承办的“情系故乡——施明德绘画作品展”在东阳博物馆举行了开幕式暨作品捐赠仪式。市领导、美术界知名人士、书画爱好者前来共同见证施明德先生的艺术情怀和爱乡热情。 年过百岁的施明德先生对家乡故土有着浓厚的感情。施明德先生在《八面山》画上这样写到:禹山高,荆水清,山高水清故乡情;他乡景物同美好,总难比故乡情更深……施明德先生出生于东阳林甘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