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成化10年(1474年),当时明朝中央政府组织四万军人,修建了1700多里的城墙,就是保存至今的“明长城”。也就在这个时候,浏阳社港寻氏四兄弟修了一座小桥,就是新安古桥。如今,这座浏阳唯一的廊桥已在社港镇合盛村矗立536年之久,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奄奄一息随时可能倒塌。近日,为保存新安桥古树、古桥的独特风貌,文物部门拨出专款进行恢复性修缮,目标是修旧如旧。 R...
12日下午,丽水龙泉市最后一座古塔———稽圣潭塔突然倒掉了,面对建于明朝时期稽圣潭塔的突然离去,许多龙泉人在感到万分震惊之余,纷纷质疑:为何刚刚修复的古塔会突然之间倒了。昨日,记者从龙泉市相关部门获悉,经专家初步分析,强降雨是古塔倒塌的重要原因。 现场:古塔已成了废墟 前天下午4时许,记者赶到现场。进入龙泉东大门,昔日古塔已不见踪影。古塔的下方正是东大桥的引桥,一堆古塔倒后的砖块静静地躺在路面...
第二批出土待修复文物首次亮相。 圆明园首批20件文物已完成修复,但文物专家却对修复工艺提出质疑。昨天,“首批圆明园修复文物专家评审会”召开,文物保护专家和修复专家对修复的20余件瓷器进行了评审,对相关修复工艺提出质疑,同时也为第二批圆明园修复文物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据了解,首批修复文物属明清民窑瓷器,通过“白石膏配补”、“配补处描金&...
核心提示:12日,浙江龙泉市古塔稽圣潭塔突然倒掉。专家称强降雨是古塔倒塌的重要原因。2007年,龙泉市政府曾投入数十万资金,对古塔进行抢救性修复。 12日下午,浙江丽水龙泉市最后一座古塔———稽圣潭塔突然倒掉了,面对建于明朝时期稽圣潭塔的突然离去,许多龙泉人在感到万分震惊之余,纷纷质疑:为何刚刚修复的古塔会突然之间倒了。昨日,记者从龙泉市相关部门获悉,经专家初步分析,强降雨是古塔倒塌的重要原因。...
■摄影/袁艺 昨天,圆明园首批20件破损文物完成“试验”性修复,主办方特意举办一场评审会。不过,被邀文物专家对圆明园文物的修复方法并不认同,建议下一阶段的文物修复仍以传统的修复方式为主。 ■三种修复方法受到质疑 经过近一个月的工作,20件从圆明园出土的破损瓷器按照“展示修复”、“美术修复”、“考古修复R...
目前圆明园150件出土受损文物正进行修复和保护。今天下午,修复活动主办方将组织文保专家召开评审会,商讨并制定圆明园文物修复标准。 记者从圆明园文物修复公益活动组委会获悉,目前首批20件文物已完成修复,修复工作采取了“展示修复”、“美术修复”、“考古修复”三种方式。下午召开的“首批圆明园修复文物专家评审会̶...
7月1日上午,中央军委三局旧址修复落成暨陈列馆开馆仪式在陕西省延安市枣园镇裴庄村隆重举行,这是加强延安革命旧址保护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为建党八十九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奚国华,总参通信部副部长苏宏少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原信息产业部、原邮电部部长吴基传分别讲话;陕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希致辞;省政府副秘书长孙安会,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强,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安得里,副...
省博物馆馆长朱良剑介绍,我省对于青铜器的修复技术比较先进,他们计划省博新馆建成后,设立几个比较大的实验室,专供文物修复师使用。同时,他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据了解,目前,全国从事青铜器修复的专业人士并不多,甚至不到50人。 秘密“镇馆之宝”曾被修复 很多人去省博物馆,都不忘看一眼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楚大鼎,细...
继6月11日有关部门与故宫博物院签订协议,将大高玄殿文物建筑移交给故宫管理后,这座被占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古建筑群,终于完成腾退,有条件实现大修。目前,大殿已完成抢险加固,正在进行测量和绘图,为大修做准备工作。 仅存明清皇家道观堪称京城一绝 在故宫筒子河北岸,景山西侧有一组恢弘的建筑,这就是贵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大高玄殿。这组建筑精美的古建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是国内目前保存下来的惟一一座明清皇...
今天上午,圆明园出土文物修复正式开放,市民可到圆明园南门内的修复现场,目睹将破碎的瓷片复原成一个精美的青花瓷器的全过程。记者了解到,修复开放将持续到10月,市民同时可在现场看到已完成修复的20件文物,其他130件圆明园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预计在10月18日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日之前完成。 记者上午在修复基地看到,现场设有“文物现场修复展示区”,近百片大大小小的瓷片摆满了工作台,工作人员仔细地...
近日,河北省沧州市文物局组织召开了《沧州文庙复建修缮工程补充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故宫博物院修缮中心副主任付卫东、沧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田宝发、沧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中昌、沧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地质高级工程师王清刚、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牛宁参加了会议。专家组采取举手表决方式推选牛宁先生为专家组组长。列席会议的有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市住建局质监站的代表。会议对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
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的辽宁省兴城古城,获国家文物局批准,日前开始全面修缮。此次维修大约需要7个月时间,预计今年底结束。 兴城市文物管理处有关负责人23日向记者介绍,本次实施的维修工程,邀请专家把关,严格按“修旧如旧”的传统工艺进行,如修复东门楼、北门楼的缓步台阶塌陷和顶棚木板朽烂等,需要“油式”工艺,即“5麻1灰R...
日前,位于刘公岛铁码头东侧的英租建筑——蒸馏所已开始正式维修,施工队业已进驻工地。 1898年,英国强行租借威海卫32年,刘公岛则被租借长达42年之久。刘公岛蒸馏所是英租刘公岛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物之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约612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塔楼式砖石结构结构,欧式风格。由于受自然和人为破坏,屋顶已坍塌非常严重且该建筑年久失修,墙体开缝,墙砖酥碱风化严重、梁檩等木构件腐朽严重,梁架已...
列入北京市政府2010年“实事项目”之一的香山昭庙修缮工程将于近日正式启动。该工程是北京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北京地区民族文物建筑修缮计划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工程总投资4000万元,计划分三期实施,于2011年10月全部竣工。 昭庙全称宗镜大昭之庙,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曾为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巴丹益在京夏季行宫,是一座大型的...
6月18日,工作人员对圆明园的破损文物进行修复。当日,圆明园文物修复组委会对150件文物的修复工作在圆明园“文物现场修复展示区”向游客开放,游客可观看文物的分拣、清理、拼接、塑型、上色、做釉等修复过程。这150件文物是历年清理圆明园遗址及考古发掘采集出土的,很多文物从未对外展出过,大都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珍品,其中包括瓷器、玉器、佛造像、法器、石刻、琉璃等。6月18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