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近日从永胜文物部门了解到,永胜县涛源堆子山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现已进入文物修复阶段,相关部门正组织人力对出土文物进行系统的抢救性修复。 日前完成的云南永胜县堆子遗址考古挖掘中,共揭露房屋基址18座、墓葬140座,并出土大量遗物。考古成果对云南金沙江流域早期人类活动研究及考古学文化序列问题具有重要影响。堆子遗址发掘面积达10000平方米。堆子遗址发掘发现的遗迹类型多样,为金沙江中游地区重要的早期...
2011年6月8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新疆阿斯塔那出土彩绘泥塑文物修复保护论证会”在新疆博物馆隆重举行。新疆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永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白建尧、新疆博物馆馆长侯世新和陆寿麟、李云鹤、樊再轩等知名专家出席会议。 与会专家在听取了新疆博物馆技术部主任姚书文同志关于近年来新疆博物馆文物修复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和泥塑文物修复项目方案的详细汇报后,就彩绘泥...
2011年6月8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新疆阿斯塔那出土彩绘泥塑文物修复保护论证会”在新疆博物馆隆重举行。新疆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永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白建尧、新疆博物馆馆长侯世新和陆寿麟、李云鹤、樊再轩等知名专家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在听取了新疆博物馆技术部主任姚书文同志关于近年来新疆博物馆文物修复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和泥塑文物修复项目方案的详细汇报后,就彩绘泥塑文物修复保护总体目标、修复...
文/记者廖嘉明 图/记者石忠情 文物出土后会经历怎样的处理?它的“前世今生”是如何被研究员一步步深挖出来的?除了展厅里珍贵的文物展出外,其他文物又是如何处理?昨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深圳博物馆除了推出《永远的北朝 石刻艺术展》外,还首次向普通市民开放了文物修复室,为市民展现文物修复的过程。 复杂: 修复需漫长工序 一件锈迹斑斑、残缺不全的铁剑、一只破损的青铜碗静静地躺在台上等待研究员...
深圳晚报记者 刘琨亚 报道 明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深圳博物馆以“博物馆与记忆”为主题,准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免费文物鉴定”活动,该活动将于明天上午10点到12点在博物馆新馆(市民中心A区)大厅进行,届时深圳文管办、考古所以及博物馆的专家将为市民免费进行书画、陶瓷以及其他文物的真伪鉴定。5月18日下午3点到4点,在新馆还将有参观博物馆文物修...
来自江川青铜器博物馆的消息:国家文物局上月同意省文物局申报的江川青铜器博物馆馆藏文物修复项目,该馆有望获得250万元国家资金支持用于修复馆藏珍贵青铜器文物。 江川青铜器博物馆是以收藏、保管和展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出土的古滇文物为主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馆藏文物主要为2000多年前古滇国文化的代表器物,按质地可分为青铜器、铁(铜铁合制)器、金银器、玉器、...
2011年4月13日,经过专业技术人员数年潜心研究和反复实践,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发明的"青铜器文物修复液及其修复方法"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为Zl 2009 10263945.1,这是该省文物系统首次获得国家级的文物保护技术专利。 河北拥有大批馆库藏青铜器文物,同时,多年来,我国在基本建设考古发掘中,每年都会出土大量珍贵的青铜器,其中有不少因地下埋藏环境的影响,出土时己经严...
新华网石家庄5月5日电(记者 曹国厂)记者5日从河北省文物局了解到,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反复实践发明的“青铜器文物修复液及其修复方法”,将有效地解决腐蚀青铜器文物的保护问题。 青铜器是由青铜(红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中国在先秦时期就已掌握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技术。中国许多省份每年都出土大量珍贵的青铜器,但有不少因地下埋藏环境的影响,出土时己经严重锈蚀矿化。 河北...
据新华社电 记者29日获悉,文化部将研究制定《古籍保护条例》,加强对古籍保护各项标准、规范的研制,促进古籍保护各项工作的规范化。 据悉,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组织开展对古籍版本鉴定、编目、保护修复技术的研究,为制定相关标准提供参考。 另悉,文化部将研究制定《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管理办法》,促进古籍修复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为提高古籍修复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我国将建立古籍保护工作专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
2011年3月24日,广汉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召开“绵竹灾后文物修复专家验收会”,对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承担的绵竹市文管所馆藏地震受损文物修复项目进行现场验收。绵竹是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馆藏文物在地震中受损严重,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接受任务后,调动全馆文物保护技术力量,全心投入,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对这批文物实施了科学保护和修复,历时一年,共完成468件地震受损文物的修复工作。 绿釉凳修复...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站在光鲜亮丽的时代背后,整日与残破为伴,他们就是被称为“文物医生”的文物修复师,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文物修复中心的周志才就是其中的一员。多年来,周志才试图将零散的碎片一一归位,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修好了一件东西,就等于还原了一段历史”。事实上,他还原的不仅仅是历史,更将艺术归位,使古风延续。 周志才的工作足以证明一点,文物修复不只是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他取出一件清乾隆时期的青...
修复前的清代豆青釉三足炉 修复后古韵犹存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站在光鲜亮丽的时代背后,整日与残破为伴,他们就是被称为“文物医生”的文物修复师,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文物修复中心的周志才就是其中的一员。多年来,周志才试图将零散的碎片一一归位,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修好了一件东西,就等于还原了一段历史”。事实上,他还原的不仅仅是历史,更将艺术归位,...
近期,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组织专家并会同青川县文化局、发改局、财政局、文管所相关负责人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的《青川县馆藏文物修复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竣工验收,并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该项目是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0年5月通过竞标形式中标,承担青川120件馆藏文物的修复任务,其中青铜器7件、银器1件、玉石器1件、瓷器11件、陶器100件。此次修复的文物系5•12地震受损器物。地震损害文物的病害...
河北省邯郸市官方20日透露,将投资21亿元人民币对周边滏阳河、支漳河等5条河流城区段进行综合治理,借恢复“五河绕城”景观之机,修复“赵邯郸故城”、“曹魏邺城”多处国宝级文物遗迹,再现古城与水景相称之胜景。 邯郸市文物局负责人称,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邯郸辖区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97处。人依水而栖,市因人而兴...
陕西馆藏汉代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右)与鄂州复制品(左) 据介绍,西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西汉未央宫之物,推测是汉武帝给他姐姐阳信公主及其丈夫大将军卫青的赏赐,属国家一级文物。该炉为古代焚香用具,1981年出土于陕西兴平县豆马村,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3.3厘米,重2.57公斤。炉呈半球体,整体为高柄竹节豆形,通体鎏金,局部鎏银。炉盖透雕出多层山峦,足饰透雕蟠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