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意境”——浙江“人类非遗龙泉青瓷展”15日在巴黎1区的Celal艺术中心揭幕。 这次展览由国际陶艺学会、浙江龙泉市人民政府和龙泉青瓷行业协会主办,上海国际陶瓷生活艺术博览会组委会承办。笔者在现场看到,展出的以徐朝兴、毛正聪、夏候文、张绍斌为代表的37位龙泉陶艺家的经典之作,吸引了在场所有法国朋友的目光。 从展览的介绍中,笔者了解到,龙泉青瓷和法国还有着很深的渊源呢!公元16世纪,龙泉青瓷...
8月19日,安塞剪纸正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月刚刚闭幕的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丹霞地貌双双“申遗”成功。如何科学、合理地保护文化遗产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同时,随着普通大众对“非遗”保护的热情逐渐升温,各高校也纷纷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士学位,7月3日,我国第一位“非物质...
图为宁夏回族民间乐器哇呜、咪咪、口弦等。(资料图片) “哇呜唱,庄稼长;咪咪吹,牛羊壮。”这是宁夏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 宁夏回族群众称为哇呜、咪咪、口弦的回族民间乐器,具有独特的演奏技艺、制作工艺和弹唱艺术,由于这些乐器演奏的器乐曲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因而才有了上述谚语。但是,现在宁夏民间会演奏这些乐器的艺人已经难以寻觅。除了口弦还有部分有一定技艺的吹奏者外,哇呜、咪咪...
“哇呜唱,庄稼长;咪咪吹,牛羊壮。”这是宁夏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 宁夏回族群众称为哇呜、咪咪、口弦的回族民间乐器,具有独特的演奏技艺、制作工艺和弹唱艺术,由于这些乐器演奏的器乐曲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因而才有了上述谚语。但是,现在宁夏民间会演奏这些乐器的艺人已经难以寻觅。除了口弦还有部分有一定技艺的吹奏者外,哇呜、咪咪在民间已经很少有高水平的吹奏者了,一些人听老人吹过,自己...
(本报讯 张如婧张永友) 在青岛市政协日前举行的重点提案督办会上,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王纪生表示,从2011年起,市财政将每年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100万元。这是青岛市结合落实政协提案建议,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具体举措。 早在2007年,青岛市政协就对该市非遗保护和利用状况进行了调研,并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向市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青岛很快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乌镇5项手工艺申报非遗 经过前期大量的民间调查、资料收集、影视资料拍摄和整理,乌镇又有5项民间手工艺(技术),由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统一收集,申报第四批嘉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次乌镇申报的内容是:江南水乡修理木船的技艺和修理船只的工场“船寮”;乌镇陈庄、古山里等一带农民的竹编技术;沿袭了几百年的乌镇民间制酱技术;驰名国内外的乌镇民...
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的学生们正在练习“抖空竹” 新华社记者巩志宏摄 河北科技大学,一名学生正在表演“二贵摔跤” 新华社记者巩志宏摄 河北科大电气学院的学生们正在表演根据皮影编排的舞蹈“俏夕阳” 新华社记者巩志宏摄 河北科大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们正在表演乐亭大鼓“盲人摸象”。 新华社记者巩志宏...
本报记者 屈 菡 贵州省黎平县的中学音乐教师吴显艳在新学期有了一个新角色:贵州师范大学侗族大歌音乐“本科班”的一名学生。她希望通过3年的学习,不仅可以学会唱更多的侗歌,而且学会创作。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与研究机构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专科、本科、研究生全部涵盖,它们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非遗教育研究,对非遗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有专家指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目前除了极少数...
信报讯 (记者王萌)一根细细的内画笔伸进鼻烟壶,几笔下来,一只猛虎的轮廓便显现出来。在明皇粮仓博物馆首届文化节开幕式上,五大非遗绝技首次与市民亲密接触。 此次粮仓艺术节首次将众多非遗进行展示,京派内画鼻烟壶第四代传人杨志刚特意将自己的一众年轻弟子带到现场。“现在学习这些老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希望借这样的机会吸引更多人来关注传统技艺。”杨志刚说。 ...
“把酒种在菜地,要申报‘非遗’”后续 华西都市报讯 (记者陈章采)近日,泸州市文化局公布了泸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单,江阳区文体局申报的“滩滩窖酒酿造工艺”成为29个新列入非遗保护的项目之一。这个独具匠心的菜地种酒工艺终于得到认可。 2009年9月,本报报道了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乡一家小酒厂老板牟太兴独辟蹊径,沿用祖上家传的菜地窖酒法,被江阳区文体局列入申报“非遗”保护项目的消息后,...
广东梅州五华15日举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五华提线木偶”挂牌仪式。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木偶剧团团长张远明表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传承,要想方设法激励更多年轻人涉足“非遗”行业。 广东五华素有“木偶之乡”之称,其木偶戏是提线木偶。五华木偶戏于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流行至今已有600多年。2008年6月,五华提线木偶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五...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固有财富。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一直采取保护政策,并在相关文化建设项目上给予极大的扶持和相应的倾斜。2009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以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加快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文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尊重少数民族同胞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尊重差异性,倡导多...
中国文物网专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罗杨 近年来,随着非遗的提出,人们对非遗保护的意识越来越浓,民间的文化遗产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杨指出:其实民间文艺与非遗就是同一概念。 其实民间文艺与非遗就是同一概念 9月14日,中国文物网记者就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专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杨,当记者问到民间文化艺术与非遗保护的联系时,罗书记这样说:其实民间文...
北京中秋节有了形象大使——新兔儿爷。昨天,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布“北京中秋形象大使——兔儿爷”形象,即奥运福娃设计者之一吴冠英设计的新兔儿爷形象。 免儿爷形象完成版权登记 吴冠英介绍,北京中秋形象设计主要吸收北京传统兔儿爷造型元素和风格,但在设计上进行了创新。 其主要特征是:头部为人的眼睛,卷云状眉毛,是人形与兔形结合的造型。头戴金黄色中国古代武官帽,帽顶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