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厚街镇进一步挖掘历史传统文化,将60余项"非遗"列入保护名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由以往选择性的项目保护,走向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 厚街腊肠、厚街濑粉、厚街什锦菜头,这些都是厚街最具代表性的特产。然而时至今日,懂得制作这些特产的厚街人却越来越少,如果不加保护将面临传承的危机。今年,厚街镇及时将这些传统手工技艺列入非遗资源名录,并成功申报了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在传统手工技艺行里,制作技艺由辉煌、鼎盛直至走向衰败、失传的个案层出不穷。当年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家用品,今天也只能通过稀有的现存文物一睹其芳容。面对无法复制的旷世奇物,人们只能扼腕叹息。能不能恢复制作是业内人都做过的内心拷问,有的人开始了长久的探索,并最终复活了这一传统技艺,他们在工艺美术圈里饱受赞誉,然而在申遗路上却走得并不顺风顺水。 象牙蔑丝编织: 停滞于市级名录 炎炎夏日不少人会有这样...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9月2日讯柘荣剪纸、泉州李尧宝刻纸、漳浦剪纸,这三项作为“中国剪纸”的子项,已经正式拿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昨日从省文化厅获悉,这意味着福建的剪刻纸拿到了世界“非遗牌”。记者了解到,这三项“中国剪纸”,各自走出了一条传承发展的路子。 泉州李尧宝刻纸把刻纸做出延伸产品 昨日,在泉州鲤城区札榜...
[提要] 浙江在线09月01日讯第四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已经开始申报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得满足4个条件,包括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展现民族民间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具有在一定群体中或地域范围内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等。 第四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已经开始申报了。今年的申报项目中,有关部门将重点关注5类项目。...
此前,在文化部公示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甘肃省又有8个项目入选。现在,只等待国务院正式公布。 从2006年开始申报第一批非遗项目以来,尽管入选国家级项目越来越难,但丝毫没有影响全省日益高涨的申报热潮。 高涨的申报热似乎不能说明一切,终究,“非遗”更为重要的还是保护传承开发这些字眼所涵盖的内容…… “热”...
京城“非遗” 传承故事之七——燕京八绝之金漆镶嵌 厂长传承人的苦辣酸甜 ■身怀绝技传承“四断”工艺 ■天性开朗再艰难吃饭睡觉照样香 ■率先实行带薪休假制度职工旅游企业出钱 ◎文/《青年周末》记者 李佳 ◎摄影/《青年周末》记者 吕家佐 作为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柏德元这个北京市级“金漆镶嵌技...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9月2日讯(本网记者 李熙慧)柘荣剪纸、泉州李尧宝刻纸、漳浦剪纸,这三项作为“中国剪纸”的子项,已经正式拿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昨日从省文化厅获悉,这意味着福建的剪刻纸拿到了世界“非遗牌”。记者了解到,这三项“中国剪纸”,各自走出了一条传承发展的路子。 泉州李尧宝刻纸 把刻纸做出延伸产品 ...
4年前,一场由国家文化部发起、触角延伸至各地村级单位的全国性“非遗”普查,在洋县大地上全面展开。 3年前,汉调桄桄参加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演引起轰动,演职人员受到温家宝、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展演荣获“文化遗产日奖”殊荣。 今年,洋县被省文化厅授予“非遗普查工作先进县”称号,汉调桄桄、智果悬台社火、马畅曲子分别参加“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民间艺术展演和欢乐中国...
今年,我国首次承办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会议地点选定在苏州,为起源于苏州的昆曲艺术带来了宝贵的机遇。近日,江苏省文化厅积极提请文化部在苏州建立中国昆曲遗产保护基地。 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标志着昆曲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及其珍贵的民族戏曲文化价值得到了世界的公认,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中国昆曲艺术历史...
(来源:中国文化部网站编辑易硕)近日,云南省楚雄州文化局对35位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发放了每人每年2000元的传习补助。发放传习补助,目的在于扶持和鼓励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此次获得补助的35位传承人来自楚雄州的8个县,涉及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剧、习俗、传统手工技艺等类别。他们在当地有着较大的影响和认同,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来源:云南日报记者:黄华)上海世博会云南活动周举办以来,10多项云南“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在宝钢大舞台摆下擂台,现场展示个旧锡器、鹤庆银器、剑川木雕、佤族织锦、纳西族东巴画、傣族竹编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独门绝技”,引来众多观众驻足流连。各个传统技艺展示区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祝你吉祥如意!”安徽的刘先生从白族大姐杨慧英手中接...
近日,云南省楚雄州文化局对35位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发放了每人每年2000元的传习补助。 发放传习补助,目的在于扶持和鼓励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此次获得补助的35位传承人来自楚雄州的8个县,涉及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剧、习俗、传统手工技艺等类别。他们在当地有着较大的影响和认同,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殷志勇)
日前,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研队走进河南省焦作市冯丈村,调研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哼小车”,并拜师学艺。 与以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活动不同的是,队员们利用DV等摄影设备拍摄了“哼小车”《俊英下楼》等经典剧目的老艺人表演场景,通过影音生动形象地记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髓。队员们还通过录音采访的形式,整理“哼小车&rdqu...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