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29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为进一步深化周原遗址聚落结构认识,201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选择凤雏建筑基址周邻区域约100万平方米范围进行了大规模勘探,发现了一系列重要遗迹,基本廓清了区域地下遗存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位于凤雏基址南侧钻探发现的夯土建筑、车马坑、墓葬遗存进行了发掘,取得了丰富的收获。 其一,首次发现西周...
距今3500年以前,生活在罗布泊腹地的小河古人生存环境恶劣,吃的食物粗糙坚硬,劳动量又大,然而,小河古人却很聪明,他们会用发酵乳制作奶酪,用熬制的牛骨胶制作黏合剂,甚至能成功地操作开颅手术。 朱泓(左二)正在对古尸进行研究。 做过颅骨环钻手术的头骨。 法杖及法杖上的牛胶残留物。 小河公主颈部与胸前的树枝状物质为3600多年前的奶酪。 1月30日,2014年度新疆文物...
一直以来,我区田野考古工作以实地人力调查为主,因人的精力和调查技术有限,对大范围地区的普查比较难,尤其是对山脉、沙漠、草原等特殊环境的考古调查,更是难看清楚全貌。过去的两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运用国内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对哈密地区、昌吉州为主的天山东部地区进行了航空遥感考古调查,以较少的人力、范围更广的光谱技术以及较高的航空图像分辨率,使他们看到了以往看不清楚的遗迹,新发现了20多处古遗址。 ...
截至1月20日,唐县黄家庄遗址考古共发现16座灰坑、2座陶窑址、1条古路等文化遗迹,出土遗物器型有陶盆、陶罐、陶瓮等,文化遗存年代分别为汉、元、明、清时期。 据介绍,此次考古发现的陶窑是研究两汉时期建窑技术水平的重要实物资料。汉代古路的发现,对于研究黄家庄古人类聚落的文化性质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为探索当时道路构筑方式、筑路流程提供了新的资料,这也是保定南部地区汉代考古首次发现的古路,是研究...
昨日,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去年对周原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去年勘探面积有100万平方米,首次发现西周社稷建筑遗存,镶嵌绿松石堪称最豪华的西周铜马车也在去年首次现身。 发现最大西周单体院落 去年,省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选择凤雏建筑基址周邻区域约100万平方米范围进行了大规模勘探。 这次发现两处夯土基址,初步判断,两建筑从西周早...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军29日称,在新疆布尔津县图瓦新村古墓地堆积如山的石堆里,一块长方形的石条在清除泥土后,惊讶地发现在此石条上正反面雕刻着双虎。 当日,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的2014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回报暨考古历史文化宣传创新研讨会在此间召开。 关于这块刻着双虎的石条,于建军将其命名为双虎鹿石,可翻遍所有与新疆有关的考古资料,他没有找到一篇记载或发现这种鹿石的文章。...
辽宁省文物考古所日前对辽阳苗圃的汉魏遗址展开保护性发掘,共发现土葬墓48座、石室墓43座、砖石混筑墓1座,共出土4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有4座汉魏壁画墓为上世纪初以来首次发现,比敦煌壁画还早300多年。 辽阳苗圃汉魏墓葬遗址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这些汉魏墓葬有长方形斜坡或竖直墓道,墓室有单室、双室和三室之分,有些还有廊和耳室,用长方形绳纹砖铺砌墓底。整体结构复杂、建筑坚固、布局考究。
据媒体报道,英国考古学家在剑桥附近发现了一处相当罕见的“床葬”坟墓,其中有一具7世纪青少年的骨骸与十字架、小刀和玻璃珠包等物品,融合了异教墓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考古学者狄金兹说,这座墓碑很有趣,因为它混合了不同的陪葬品传统,刀子、玻璃珠包与基督教十字架放在一起。 据媒体报道,英国考古学家在剑桥附近发现了一处相当罕见的“床葬”坟墓,其中有一具7世纪青少年的骨骸与十字架、小刀和玻璃珠包等物品,...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最近根据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的霍洛柴登古城内出土的“西河农令”铜印以及古城城垣规模判断,此遗址应是西汉北方重镇西河郡的郡治所在。 霍洛柴登古城城垣周长5000余米,遗址面积达4平方公里,城址规模宏大,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2014年,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对古城遗址再次进行考古发掘。 霍洛柴登古城曾发现有“西河农令”“中营司马”等汉代官印。在古城的西部坡地上发现多...
1月26日,国家文物局就近期暗访抽查文物消防安全工作有关情况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发出通报,要求各地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可能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开展集中整治和自查自纠。此前的1月22日,国家文物局已向山西、福建、贵州省文物局发出文物安全督查通知。 针对当前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形势,为准确掌握各地文物消防安全现状,1月8日至15日,国家文物局派出暗访组分赴河北、山西...
记者29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为进一步深化周原遗址聚落结构认识,201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选择凤雏建筑基址周邻区域约100万平方米范围进行了大规模勘探,发现了一系列重要遗迹,基本廓清了区域地下遗存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位于凤雏基址南侧钻探发现的夯土建筑、车马坑、墓葬遗存进行了发掘,取得了丰富的收获。 其一,首次发现西周社祭...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最近根据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的霍洛柴登古城内出土的“西河农令”铜印以及古城城垣规模判断,此遗址应是西汉北方重镇西河郡的郡治所在。 霍洛柴登古城城垣周长5000余米,遗址面积达4平方公里,城址规模宏大,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2014年,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对古城遗址再次进行考古发掘。 霍洛柴登古城曾发现有“西河农令”“中营司马”等汉代官印。在古城的西部坡地上发现多处...
记者从安徽宣城市文物局了解到,我国现存唯一宋代双塔安徽宣城市广教寺双塔,历时8个多月全面修缮,已全面完工重展“新”颜。 广教寺双塔位于宣城市敬亭山南麓,始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为一对并肩比立、独特罕见的方形古塔。这种既沿袭了唐代四方形平面的建塔风格,又具有宋代建筑特征的塔,在中国现存的宋代古塔实物中为仅存的一例。1988年,广教寺双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宣城当地文物部...
辽宁省文物考古所日前对辽阳苗圃的汉魏遗址展开保护性发掘,共发现土葬墓48座、石室墓43座、砖石混筑墓1座,共出土4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有4座汉魏壁画墓为上世纪初以来首次发现,比敦煌壁画还早300多年。 辽阳苗圃汉魏墓葬遗址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这些汉魏墓葬有长方形斜坡或竖直墓道,墓室有单室、双室和三室之分,有些还有廊和耳室,用长方形绳纹砖铺砌墓底。 辽宁省文物考古所副所长李新...
图为新疆布尔津县图瓦新村墓地M1双虎鹿石原貌。于建军摄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军29日称,在新疆布尔津县图瓦新村古墓地堆积如山的石堆里,一块长方形的石条在清除泥土后,惊讶地发现在此石条上正反面雕刻着双虎。 当日,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的2014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回报暨考古历史文化宣传创新研讨会在此间召开。 关于这块刻着双虎的石条,于建军将其命名为双虎鹿石,可翻遍所有与新疆有关的考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