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东临泾河的一处西周墓地的考古成果。这是泾河流域发现最大规模的西周墓地,发现近300座西周墓和6座车马坑。专家认为这可能是西周中晚期时的一个的“民兵”部落,以保护不远处的都城。其中一个规格略高的墓内发现了两件青铜器和铭文,墓主人名字还在辨认中。 发现六座西周等级最低车马坑 去年4月开始,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泾阳县太平堡镇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这片墓葬区呈线状分布,东西长...
经过数月发掘,新疆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在确定了遗址和墓葬相互关联基础上,发现了“排墓”形式家族墓葬,并显示出阿敦乔鲁遗址在西天山乃至中亚地区早期青铜时代遗存中的重要位置。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丛德新介绍,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位于新疆天山西部余脉之间,隶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查干屯格乡吐日根村。其年代为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2012年曾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4日,记者获悉,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最近根据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的霍洛柴登古城内出土的“西河农令”铜印以及古城城垣规模判断,此遗址应是西汉北方重镇西河郡的郡治所在。 霍洛柴登古城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浩绕柴达木嘎查北约1.5公里。古城为西汉武帝至王莽时期所建,平面呈长方形,城内地表遍布陶片及砖瓦等遗物。2012年、2013年曾在古城内西北侧发现铸币窑址4座。2014年继续对古城外西南侧的...
一人多深的大坑里发现古墓 裸露的盗洞 现场发现的墓砖、碑块。焦哲 摄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方青松先生向扬子晚报记者反映:在南京市江宁区宏运小学旁边的一排围墙上,最近突然出现了一个仅能供一人穿行的小洞。附近是南京南站的一处工地,原本少有人至,可近期这里却热闹起来,洞口总是停着不少车辆,一些不明身份的人穿过围墙上的小洞进进出出。这个小洞后面究竟有何玄机呢?原来是一座已经遭到严重...
如今有些人,从利己主义立场出发,面对邪恶势力及危害社会安全的现象不敢挺身而出,而是无动于衷或缩手缩脚。现今法律,无法将这些冷漠的旁观者绳之以法,人们只能在道义和良心上对他们进行谴责。但在唐代,这些冷漠的旁观者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唐律疏议·贼盗律》规定:发生强盗及杀人案件时,被害之家及邻舍,“同伍”(五户为一伍)及“比伍”(邻近的五户)都必须立即向官府报告,“当告而不告,一日杖六十。”若是...
1月28日下午,由陕西省文物局、省社科联主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学会承办的“2014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办,本次公众报告会是陕西省社科联“长安讲坛精品讲座”的一个重要活动。出席报告会的有省文物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刘永宁,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周魁英,省社科联科普部部长刘英等以及来自省内诸多单位、部门的近400名代表。 报告会由陕西省...
原标题:山西发现清代钢笔书写特快邮封 有火烧痕迹(图) 邮封正面。 邮封背面。 山西省高平市长平之战研究会副会长、学者李俊杰近日在晋城市古书市场收购到一枚清光绪五年(1879年)用钢笔书写的官方邮递的信封。信封上的钢笔字迹说明,在1879年我国已开始使用钢笔,突破了一些学者“我国民国之前没有钢笔书写”的看法。 该信封为米黄色,长25厘米,宽17.7厘米,右下方有火烧痕迹...
考古学家在迷宫洞内挖掘化石 迷宫洞进口 ▲迷宫洞所在的峡谷历史上气候非常温暖 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一万年前最冷时期中国诺亚方舟 如果你看过《冰河世纪》,一定还记得猛犸象曼尼和它的小伙伴们背井离乡找避难所。如果它们够聪明的话,一定会来重庆,因为——— 在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拍摄的著名系列经典动画片《冰河世纪》中,猛犸象曼尼和它的小伙伴们为躲避寒冷的冷冻世界,背井离乡四处逃窜,...
为配合杭嘉湖地区环湖河道整治工程,省文物考古所、湖州市文物管理所最近在南浔区后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以宋代与战国时期为主的古代遗存,其中战国时期遗存保存较好,对认识战国时期古越人社会与聚落的真实面貌,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据介绍,后村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一处位于平原地区、四面环水的古代遗址。早期堆积以战国中晚期遗存为主,发现了较为清晰的沟、塘、围栏等遗迹,出土遗物有10件完整的青铜工具...
如果你看过《冰河世纪》,一定还记得猛犸象曼尼和它的小伙伴们背井离乡找避难所。如果它们够聪明的话,一定会来重庆,因为—— 在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拍摄的著名系列经典动画片《冰河世纪》中,猛犸象曼尼和它的小伙伴们为躲避寒冷的冷冻世界,背井离乡四处逃窜,漫无目标寻找理想的避难所。其实,它们可以到三峡地区来求生——最新研究表明,在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那个时期,三峡地区成为全中国地区唯一一个动物们的诺...
在这些可怖的器械中,最吸引眼球的是一个金属注射器。据考古学家介绍,这种注射器是尿道注射器,用于治疗梅毒。图片来源: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文化部。 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种用于放血的小器皿、研磨草药的钵和杵,以及一些用来称量药品的容器。图片来源: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文化部。 据美国媒体报道,近日,一队美国考古学家正在北卡罗莱纳州附近海域下的淤泥中,挖掘绰号为“黑胡子”的著名海盗爱德华·蒂奇的沉...
连续9年在蒙古国境内开展考古发掘工作的中蒙联合考古队,在2014年度的考古调查与发掘中,发现一批匈奴与鲜卑时期的房址与墓葬。 该考古队2014年在蒙古国詹和硕遗址共清理2处房址和6座墓葬。其中一座石板砌筑房址,根据房址出土陶片推测,此房址的年代应为匈奴时期。詹和硕遗址中,还发现了鲜卑时期的墓葬,墓主人为男性。 匈奴是在约公元前3世纪时兴起的游牧部落。鲜卑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
图为:周王后的“外交代表”昔鸡之墓出土的青铜酒器。(周原考古队提供) 经多年持续的田野考古工作,考古人员2014年底在位于陕西省岐山县贺家村的周原遗址核心区域发掘出一处殷商遗民的墓葬区。专家发现,其中一座保存完整且享受一椁两棺的墓主,不仅曾经作为周王后的“外交代表”远赴山东等地办事,而且成为迄今为止周原考古发现西周墓葬中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墓葬,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民族政策和商周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下雪后水管冻住,又不敢下山挑水,年过八旬的“古墓老人”遇困。前日,新洲区道观派出所民警得知此事,扛了两大桶纯净水和2壶油、20斤米进山。 今年81岁的陶少堂老人是新洲道观河油麻岭村人,自幼父母双亡。51岁那年,他到大厚洼山采药时,无意中发现了几处墓穴,便就着墓穴搭起棚子遮风挡雨,后来逐渐扩建,成为约10平方米的“家”。老人在此种果树、养蜜蜂,还养鱼、鸡、兔、羊,当地村民称他为“古墓老人”。 几...
朱泓(左二)正在对古尸进行研究 做过颅骨环钻手术的头骨 法杖及法杖上的牛胶残留物 小河公主颈部与胸前的树枝状物质为3600多年前的奶酪 距今3500年以前,生活在罗布泊腹地的小河古人生存环境恶劣,吃的食物粗糙坚硬,劳动量又大,然而,小河古人却很聪明,他们会用发酵乳制作奶酪,用熬制的牛骨胶制作黏合剂,甚至能成功地操作开颅手术。 1月30日,2014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