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元代塔钮斗笠盖印贴青花12生肖折枝花罐 目前发现元青花瓷的地区有:以滇南建水窑为中心的附近地区,滇西以禄丰县黑井火葬墓为中心及周围地区,以大理市为中心的洱海周边地区。尽管滇西尚未发现元青花窑址,但墓葬已有青花出土,并具地区特点,而且烧造青花瓷延续时间长,数量多,是构成云南青花瓷多元体系的主要内容。附近地区火葬墓出土零星元青花,按元代行政区域划分,可归入这三个青花类型或传播地区。 建水、...
明宣德青花红彩海兽纹高足 青花加彩的装饰分为釉下青花和釉上彩。如何拼逗组合成画面纹饰和如何配合画成纹饰两个问题,前者是两者的拼逗形式,后者是两者的拼逗笔法。 青花加彩装饰的拼逗形式 按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的拼逗范围,有三种形式: (1) 瓷器上同一画面不同纹饰由釉下青花和釉上彩拼逗画成。 明初时,青花加彩处于初创阶段,青花和釉上彩分别画不同的独立纹饰,共同组成画面。如青花...
《青越千年花添一秀》青花艺术作品展18日在大连现代博物馆开展,展出青花大师陆履峻的青花写意作品和青年青花家陈丽的工笔青花瓷“新派”艺术作品百余件。 据介绍,青花是中国传统陶瓷最具特色的瓷种。青花分青花工艺和青花艺术。青花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技法就是勾线分水,以王步先生(1898-1968)为代表的这一传统技法的表现形式是青花艺术的最高成就。新派青花以当代扬州画家陆履峻独创,是集国画、油画、版...
罐高17.5厘米。天启、崇祯两朝,到目前为止,带有官窑款的青花器物十分罕见。据目前所知,总共约六七件。然而有些瓷器,虽然器身或器底上无帝号标志,但时代特征却非常明显,一眼就可认定是开门的精品件。它们的制作和装饰水准,大都可同常规官窑器媲美,甚至比起一些清三代官器,工艺和纹饰之精美也毫不逊色。对于这样的崇祯“上品细料器”,尽管无款,在许多行家和收藏家眼里,实际上等同于是官窑器。所以,近几年来的崇祯瓷...
罐高25.3厘米;直口,丰肩,圆腹下收,圈足。胎质坚密细腻,釉色白中泛青,青花发色清丽素雅。外壁口沿饰一周较写实的蕉叶纹,叶瓣呈大小相间、叶脉中空状,此为崇祯瓷上重要的颈部装饰。主题纹饰绘水浒人物故事图,布局疏密得体,用笔细致。其中,人物的衣衫和后背的腰饰物,设“米”形花纹;骑马者的头上方与胫部处的合欢树,叶子细密呈左右对称状,并带有浅淡的晕染;马蹄下萱草点缀有度,用笔合乎章法,均合崇祯瓷的时代特...
罐高36.8厘米,口径18.9 厘米,底径20厘米;酱口,腹绘八仙祝寿图。青花浓淡有序,纹饰层次分明,用笔细腻工致,看上去颇具康熙瓷风貌。然依据人物后腰的佩饰物以青花笔触之细点作点缀;器腹下部合欢树叶子细密,呈左右对称状;背景处大片云纹为括号状,可确信其为崇祯时期的作品。 此外,在肩部的蓝地(青花为底)白花边饰上,其留白的几何图形及整条边饰,同陶瓷界公认为标准器的崇祯官款青花白地缠枝莲盒的边...
罐高31.5厘米,口径13.5 厘米,底径14.8厘米;平底微凹,刮削修足整齐。内外底釉光润厚泽,釉色白中泛青。外壁口沿饰倒垂变形莲瓣纹,主纹绘麒麟、芭蕉纹,用笔豪放,色料浓重,构图简明疏朗。 顺治时期,麒麟与芭蕉纹同时出现于画面的频率很高,较多见的是盘与罐,并且,多数被用以作器身一正一副的两个主题画面,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此罐上的麒麟、芭蕉纹,气势雄伟,形象高大,笔法古拙,具有很高的观赏价...
图1 图2 《孔子家语》: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通今。”东汉许慎对“博古”在《说文解字》中作“博,大通也;古,故也”的释义。从春秋时就已经出现的鉴藏古物的行为到宋代将实践活动整理出了理论文本。王楚的《博古图》、吕大临的《考古图》于宋哲宗元祐七年问世,将秦汉尊彝鼎绘制形范辨论款识。宋徽宗特敕王黼编撰的《宣和博古图》将“博古”推向了高峰。博古图作为博古通今、崇尚儒雅的代表...
昨天,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张浦生来深圳青花釉里红古陶瓷博物馆,为深圳近百名文物收藏爱好者进行公益讲座和瓷器鉴定活动。并以“元青花”为主题开讲座,与观众分享自己的独到见解。
12月11日,成都简阳高明乡,村民杨庆拿起锄头,来到祖先杨友祥的墓碑前,为配合天府国际机场建设,需要迁坟。然而,当锄头刨开一层层泥土时,他们竟看到了一个麒麟形状把手的瓷盖,接着锄,一个通体绘有纹饰的青花瓷映入眼帘。“图案精美,富有古味”,因为祖先杨友祥是在乾隆五十八年离世,所以杨庆认为,挖出的青花瓷很可能是清朝文物。 12月12日,当地文物所负责人称,据测量,杨氏出土的青花瓷罐体高65厘米,...
“素胎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借青花瓷的魅力勾勒出一幅烟雨江南情意绵绵的画面。始创于唐代的青花瓷,华而不艳,淡雅幽菁,经过宋元明清的沧桑演绎,在我国瓷业发展中一直长盛不衰。无论是诞生之始胎质粗松的唐代青花瓷,还是工艺发展日臻成熟的元青花和代表我国装饰艺术最高水平的清康熙五彩青花,都是我国彩瓷生产的主流。到了清晚期,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从来没有停止...
此器高15.2厘米,口径6.7厘米,足径8.2厘米。中国水墨画有“泼墨”一技,外国油画有“抽象”一艺。谁能料到景德镇窑匠师竟利用1300℃左右高温创作了能经得起风吹雨淋的既“泼墨”又“抽象”的瓷画,而且,这一奇迹,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颈、肩、腹、胫的图案,层次丰富,变幻无穷,各有内涵。虽系人为,却巧夺天工,反映了景德镇窑匠师的高超技艺。
此器高14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9.3厘米。肩部青花锦地开光内分别铭“福”、“寿”、“康”、“宁”文字,主题纹饰绘松竹梅,并于纹饰内暗藏“福”、“禄”、“寿”三字。这种以花枝盘绕成字的装饰方法,嘉靖时已出现,万历、天启年间习见。 嘉靖、万历两朝,涌现出许多种边饰上的新花纹。瓷绘图案也更加多样,不仅有各种龙、凤、孔雀、云鹤、狮子、莲子、莲池、鱼藻、花鸟、花果等图案,还有“八仙过海”、“八仙...
此器高10.4厘米,口径5.1厘米,足径5厘米。大口,瘦身,下腹渐敛,平底略凹。胎、釉洁白坚致,造型为崇祯至康熙时多见。纹饰用“一笔点划”法绘制,画意古雅淳朴。青花发色浓艳纯青,并有较多黑褐色的结晶斑点从青花料中逸出或蹿至釉表,出现与苏青料相同的呈色特征。由于晚明时并无使用进口钴料的记载,权作“泥做火烧”的瓷器艺术的个例,真正原因有待探讨。 罐的底部有螺旋纹(旋坯痕),而且,螺旋纹是呈逆时针...
瓷器是最容易破损的器物,特别是像成双成对的几百年前的瓷器,要想完好保存下来,更非易事。本文介绍的这对明代青花缠枝莲纹瓷罐(见图),就是经历了数百年时光洗礼,完整保存下来的一对艺术佳作。 该对带盖瓷罐,通高15厘米,口径5厘米,底径6厘米,保存完整,造型规整端庄,气势凝重大方。盖上有一尖圆钮,周围饰有莲瓣纹,颈部饰有粗条弦纹,溜肩上饰有如意云头纹,椭圆腹四周饰有缠枝莲纹,平底,通体白釉青花,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