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瓯窑位于浙江省温州一带,此地古属瓯越地,史称“东瓯”,故瓷窑称瓯窑。这里东临东海,南邻福建,西北面为括苍山区,瓯江、飞云江由西向东直入东海。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说:“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袵,收瓯越之民也。”有人考证说,瓯字从“瓦”,说明瓯越人在远古就会烧制陶瓷。 瓯窑创烧于东汉末年,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到元代,盛于唐、宋而终衰于元代。主要烧青瓷,产品有壶、碗、盘、洗、钵、笔...
骰子、酒壶、陶球、瓷狗……宋代大沟内挖出的各类用品,甚至还有儿童玩具,折射出千年前福州市井生活的一个个场景,让人着迷。 记者昨从福州市文物局获悉,屏山地铁站东入口考古一期发掘接近尾声。两个月来,考古队无休息,全部发掘将在地铁公司要求的合同期内完成。 宋沟出土的骰子 牌九、骰子和玩具首次面世 大小不等的陶球、青瓷小狗、铜制腰扣、牌九、骰子……福州市考古队领队张勇说,这些...
说起我国老窑瓷器,人们往往首推宋时五大名窑,即汝官钧定哥。起始于北宋的龙泉青瓷,似乎品级要低一等。其实,优质的龙泉古瓷,从古至今,历来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龙泉窑位于浙江南部龙泉地区,与福建毗邻。汉代开始,已经有瓷窑,但真正让世人认可的是北宋时的青瓷。龙泉瓷是以地域而命名,以后便相沿袭。 龙泉窑自宋至清800余年的烧造历史中,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南宋的龙泉窑更以其莹润如...
耀州窑窑址在陕西铜川黄堡镇,宋属耀州铜官县,创烧于唐代,止于明代弘治到嘉靖年间。北宋耀州窑青瓷的胎子是灰白色,较薄,很坚密,釉子细密,光润,青中闪黄或略闪黄,类似北宋时期的龙泉窑。主要装饰方法是刻花、划花、印花、堆塑等。北宋初期开始出现非常草率的刻花,以后日臻成熟,到了北宋中期,采用刻划结合的手法,刻主题纹饰,刀汉犀利,线条流畅而奔放;划陪衬纹饰时,纤细如丝,排列有序,整体纹饰层清楚,繁而不乱,有...
龙泉窑是今浙江省南部丽水地区龙泉市及其周边地区众多古代生产青瓷窑场的总称,因龙泉所在地区自宋代以来一直属处州管辖,所以古代文献中对龙泉窑及其青瓷产品,又称“处州窑”、“处瓷”或“处器”等。迄今在龙泉及其邻近的庆元、云和、景宁、遂昌、松阳、丽水、缙云、武义、永嘉、泰顺、文成等县,发现各期龙泉青瓷窑址四百余处,其中龙泉市的龙泉溪和秦溪两岸瓷窑最多。这些古代窑场普遍烧造一种风格类似的绿色调青瓷,其中以龙...
创烧于唐初的耀州窑,到五代出现了青瓷的第一个高峰。且不论其典雅的造型,单是那天青色的釉,就有夺魂摄魄的诱感力,被学者誉为“最美的青瓷”。就釉的美感而言,五代耀州天青釉在当时国内各窑口中处于领先地位。学术界关于五代耀州青瓷就是柴窑器的研讨还在继续,尚无定论。收藏界人们也在密切关注着这场讨论。由于五代耀州青瓷史无记述,而窑址发掘也隔时较近,如今,一块天青釉残片也极不易得。因而,何为五代耀窑青瓷,多数人...
近日,由浙江省文物局主办,浙江省文物鉴定审核办公室承办的“浙江古代青瓷鉴定培训班”在杭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市博物馆、文保所等50多位学员参加。本次培训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培训目标,达到办班预期目的。 本次培训班邀请我省既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在相关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担任授课老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建明研究员讲授先秦原始瓷瓷器,南宋官窑博物馆馆长邓禾颖研究员主讲官窑瓷器,浙江省...
4月29日,由浙江省文物局委托省文物鉴定审核办举办的浙江古代青瓷鉴定培训班40多位学员,在浙江省文物鉴定审核办公室和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的陪同下,来到南宋官窑博物馆观摩、学习。 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来自省内各级博物馆、考古所,具有一定的古陶瓷理论基础和鉴定经验,也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参与者。此次培训即是为大力推进浙江省“一普”工作,提高文物专业技术人员陶瓷鉴定能力开办的。培训内容包括原始...
明代(1368——1644年)浙江龙泉窑烧制的青瓷。明代龙泉青瓷与宋元时期相比,无论产量还是质量,均已大为逊色,呈衰退之势。器构造型有高足碗、瓶、炉、壶等、普遍特点是胎体厚重,釉色透明度较高、成型草率,质量粗糙。但是也有部分质量较高的器物,如大盘和大花瓶等,造型规整,形体硕大,釉色青绿,刻花精美。明代龙泉青瓷的装饰方法主要是刻划花和印花,装饰题材主要有山水人物和历史故事等,还常见有“金玉满堂”、“...
众所周知,龙泉窑是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窑之一,它始于三国两晋时期,发展于北宋,兴盛于宋元,而衰落于明末清初。尤其是清末民国时期,从宋元以来极盛数百年的龙泉青瓷几近断脉。然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一批土生土长的宝溪青瓷艺人却一直在家乡传承着龙泉青瓷的窑火。 据《龙泉瓷厂厂志》记载,1825年间,宝溪乡溪头村李君义在当地建窑称"李生和号",这是近代龙泉青瓷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私人窑厂。 19...
洪州窑博物馆前身是1984年6月成立的丰城市博物馆。老馆位于老城区东方红大街古建筑万寿宫内。新馆于2013年10月落成,位于新城区丰水湖文化公园心广堂文化园内,由四栋仿明清风格的古建筑构成,占地面积60余亩,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总投资5000余万元。 洪州窑博物馆内主要设有心广堂、紫阳轩、龙光阁、文公门、连廊、朱熹雕像、源头活水、假山等建筑,与和合塔处于同一中轴线,“北塔南堂”遥相呼...
青瓷是隋代瓷器生产中的主要产品,一般是在还原焰中烧制成的,釉色还不稳定,这说明当时的窑炉结构还有待改进,使用还原焰烧成技术仍不成熟。这时的用釉仍属于石灰釉,透明度强,釉面无论青绿、青黄还是黄褐均为玻璃质,在高温中流动性大,烧成后常呈流珠状,而且胚体普遍较厚,胎质坚硬,一般是器里满釉,器外施釉不到底。 此时青瓷的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和贴花,个别的也有加黑褐彩的,其中以印花较为多见、最富有代...
六朝瓯窑青瓷 瓯窑青瓷褐彩装饰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从单纯的点彩到条形绘彩,再到大块施绘,再到细细描绘,再到潇洒随意,直至衰落,体现出艺术演变发展的清晰脉络,具有民间窑场独有的特色。 褐彩装饰是瓯窑青瓷颇具特色的装饰手法,它突破了单纯刻划纹和模印纹的局限,使单一的青釉瓷的色调发生变化,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平添一分活泼明快。瓯窑青瓷褐彩装饰不仅产生时间早,延续时间长,而且纹样丰...
龙窑炉发掘现场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这样描绘美轮美奂越窑青瓷。 而就在昨天揭晓的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入围十强。在该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从东汉至西晋序列完整的瓷窑,同时出土了上万件越窑瓷器,为研究早期青瓷的起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禁山越窑遗址,凭什么入围? 禁山早期越窑遗址位于绍兴市上虞区上浦镇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