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宋元至当代,跨越千年,龙泉青瓷经历了一个从鼎盛、消失、苏醒,到发展、复兴的历程,龙泉青瓷的千年窑火,在当代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进入宋代,生产青瓷的中心就转到浙江省龙泉,龙泉瓷器的青色,清澈如秋高气爽的天空,亦如宁静的深海,龙泉青瓷以其精湛的品质独步于世界。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以生产青瓷著称,庞大古代窑址支撑起了著名的龙泉窑。据考证,青瓷的诞生始于汉代,瓷器质量以浙江的...
笔者昨日获悉,余姚收藏家陈国桢将向故宫博物院捐赠22件(组)越窑青瓷。 陈国桢爱好越窑青瓷收藏已30年,有藏品近1万件,不少是罕见的精品。2005年他在余姚建成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后,又在上海市奉贤区建立分馆,宁波分馆也在筹建中。应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邀请,陈国桢将在今年“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中专题展出其收藏的越窑青瓷藏品,开展时间初定为今年6月18日。 2013年11...
在制瓷工艺上,龙泉青瓷吸收了唐、五代越窑和当时官窑以及北方各窑的工艺技术,产品质量日益提高。龙泉窑烧制出精美绝纶的梅子青、粉青釉色,青翠晶润,且讲究造型艺术,产品以鼎、炉、花瓶见多。 此时,龙泉青瓷的花色品种和艺术风格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以造型见长,釉色取胜,纹片着称。 椐《七修类稿》记载,相传龙泉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擅长制瓷,各主一窑 ,造型风格与釉色各有千秋。生一所制之瓷,称为哥窑...
瓯窑瓷胎色泽浅灰白,釉色清淡,有玻璃质感。晋人潘岳在《笙赋》中说道:“披黄苞以受甘,倾缥瓷以酌酃。”这个“缥瓷”很可能就是瓯窑青瓷。 早期 瓯窑是不是越窑的前身? 其规模和瓷器质量似乎不及越窑 考古资料表明,商周晚期温州瑞安一带的墓葬中就有原始瓷出现。东汉晚期,永嘉县的罗东乡箬隆村后背山窑、芦湾村小坟山窑等地,都相继发现了从原始瓷过渡到瓷器的窑址。据《景德镇陶录》记载:“瓯...
故宫博物院藏有传承自前朝宫廷的清宫旧藏明代龙泉青瓷211件,它们是明初龙泉窑依朝廷定样所制宫廷用瓷的珍贵遗存,其制作工艺和装饰特征既有元代遗风,又与同时期景德镇的官窑瓷器相似,反映了明初龙泉窑制瓷与宫廷间的密切关系。 通过对清宫旧藏明龙泉窑青瓷在宫中原藏位置及所藏器型、数量的统计数据加以整理分析可以发现,这批传世器在宫中使用或收藏的地点不仅较多,且分布广泛,除紫禁城内计有28处宫殿处所外...
“北方”青瓷的生产,由于历史原因,在北魏统一中国北部以前的50多年的时间里,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文物鉴定资料证明,在中原地区魏末晋初的墓葬里几乎没有瓷器出土。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在北朝时期的墓中,瓷器出土逐渐增多,直到北齐时期出土瓷器才迅速增加起来。这可说是北方青瓷发展的一个缩影。现在一般提到北方青瓷的发展成就时,也是从北齐时期开始的。 192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了一座具有隋仁寿三年(...
发现洪州窑 中国最早的青瓷器,源于1800年前的东汉时期。但是起源何地?这一直是陶瓷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源于北方,有人认为源于南方。关于南方发源地又有两说,一说在我省景德镇,一说在浙江绍兴、温州或上虞一带。今年6月,来自北京大学的考古专家和我省考古工作者一道,对洪州窑进行了第四次考古、复查暨对缺口城东汉古窑址的发掘,最终得出结论:江西是中国青瓷器的最早发源地。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
“雨过天晴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龙泉青瓷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从南朝时期,龙泉汉族劳动人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始烧制青瓷;至南宋时烧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巅峰。2009年9月30日,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正式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进一步印证了龙泉青瓷在世界陶瓷文化中的地位。 艺术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唯有特定的时代才...
从三国时期到西晋,青瓷工艺的中心一直在江浙一带,制瓷技术相当成熟。如南京西岗晋墓所出土的40余件造型精致的瓷器中,青瓷羊的釉质匀净无瑕,光彩晶莹;青瓷带盖小盂通体施釉,压印斜方格纹,盖纽上塑出一对雏鸟,生动可爱,十分精巧。 西晋时期,在浙江境内形成越窑、瓯窑和婺州窑三大窑系,所产青瓷釉色大都为淡青色或青白色,恬淡清雅。婺州窑青瓷在红色胎土上施化妆土,使烧造的青瓷釉层饱满滋润。德清窑的崛起及...
北宋官窑从存世器物本身到窑址的问题一直在考古界争议不断,其研究始终是中国古陶瓷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宋徽宗赵佶(北宋王朝第八位皇帝)虽然在政治上平庸无能,但颇具艺术天赋,既擅长书画,又擅长古物鉴赏。在宋代绚丽多姿的瓷器中,他独好幽玄静谧的天青色泽青瓷,并下令在东京(今河南开封)设置了历史上第一个由封建政府专设的御用窑场,史称北宋官窑。 有关宋代官窑的历史悬案实在不少,问题主要围绕...
龙泉青瓷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南朝时期,龙泉汉族劳动人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婺窑、瓯窑的制瓷经验,开始烧制青瓷。在南宋时烧龙泉青瓷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颠峰,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赏之让人心情畅然。并且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泉青瓷以其釉色青如玉、明如镜...
青翠晶莹、似冰如玉的青瓷,尽揽大自然的苍葱与润泽,本周日,带你感受全球唯一入选陶瓷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带来的震撼。由龙泉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会和龙泉市章生一青瓷苑承办的“青出于蓝”—2015龙泉青瓷传承与创新展,将于3月15日至4月12日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举行,届时展出经龙泉人才联合会青瓷宝剑专委会遴选的66件时代佳品。这是羊年伊始,龙泉青瓷首次开展,广大市民有机会一饱眼福。
“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有着千年历史的龙泉青瓷,至今还在世界每个角落闪耀着美丽的釉色。龙泉青瓷创于五代,鼎盛于南宋,元、明开始衰落,晚清后仅有少数窑工从事仿古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龙泉青瓷在上垟镇重新恢复生产,再次走向复兴,上垟镇因此被称为新中国龙泉青瓷的发源地。 在龙泉上垟镇,既有百年青瓷古龙窑,又有披云青瓷文化园,人们在这里领略浓重青瓷文化底蕴,体验现代青瓷的...
瓯窑地处浙江南部,窑址主要分布在以温州为中心的永嘉、乐清一带。这里东临东海,南邻福建,西北面为括苍山区,瓯江、飞云江由西向东直入东海。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说:“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袵,收瓯越之民也。”有人考证说,瓯字从“瓦”,说明瓯越人在远古就会烧制陶瓷。 瓯窑瓷胎色泽浅灰白,釉色清淡,有玻璃质感。晋人潘岳在《笙赋》中说道:“披黄苞以受甘,倾缥瓷以酌酃。”这个“缥瓷”很可能就是瓯窑青瓷。 ...
虎子的出现不会早于春秋。虽然万物有灵的观念起源甚早,但中国原始道教的精神(意识形态)资源却萌芽于战国。根据道教理论,麟、虎皆祥瑞之兽,以其形制器而用之,便能借助其神威祛邪避灾。而根据出土瓷器文物的资料,也证明了这一点。最早的青铜虎子出土于镇江市谏壁王家山春秋土墩墓,该虎子的形态通常作卧伏状,前有一向前凸出微翘的圆形口,提梁自口与背相连,全身素面,有四只假蹄足附贴于器身。吴越之地,巫风之盛,由来已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