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24日,从乌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获悉,自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颁布以来,乌海市文化职能部门积极普查,认真挖掘整理,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截至目前,有8个项目被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在8个项目中,有3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市级非遗项目分别是:牛皮烫画、唐卡装裱技艺、挂毯织造技艺、蒙医沙疗、三才翻子拳、传统武术燕青拳、乌海二...
1984年,郎酒荣膺“中国名酒”金奖称号,至今,金奖老郎酒走过整整30年的光辉历程。今年,郎酒集团推出1898、1956金奖老郎酒纪念版,纪念这一特别的殊荣。2014年6月27日,由市总工会、市商务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市餐饮行业协会、泸州电视台、泸州晚报社、泸州电台、泸州新闻网承办,四川郎酒集团协办的主题为“金奖老郎酒 舌尖上的泸州”第九届泸州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泸州美食名片评选活动,在...
近日,记者从九寨沟县文化部门获悉,由四川省政府公布的第四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36项)和第一、二、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共26项)名单中,九寨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涂墨节榜上有名,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涂墨节”,即每年正月十六至十七日,白马藏族男女老少将“锅烟墨”相互涂于对方脸上,以示来年得到神灵保佑的一种民间传统习俗,盛行于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绵阳市平...
传统舞蹈《段龙舞》,以陆家段龙传说为背景,表现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喜庆丰收的情感和生活。 6月28日晚,为纪念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十周年,一场以“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和传统体育类”为主题的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在当地公共文化中心广场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一睹“非遗”魅力。
6月28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九寨沟县文化部门获悉,由四川省政府公布的第四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36项)和第一、二、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共26项)名单中,九寨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涂墨节榜上有名,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涂墨节”,即每年正月十六至十七日,白马藏族男女老少将“锅烟墨”相互涂于对方脸上,以示来年得到神灵保佑的一种民间传统习俗,盛行于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
“我们的生活,多么幸富我们的家乡,多么美丽。”麦盖提县的广大群众每天早上都是在刀郎木卡姆高亢的歌唱声中迎来新的一天的劳作。 新疆以木卡姆音乐最为出名,而南疆麦盖提的刀郎木卡姆尤为突出,被誉为维吾尔传统文化的“活化石”。2006年“刀郎木卡姆”先后被联合国、国家文化部评为世界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目前,在麦盖提仅有2名平均年龄70岁的老人能完整弹唱整套木卡姆。在麦盖提县的“刀郎乡里...
6月17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王馗在论坛上发言。当日,由文化部主办的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非遗领域专家、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及新农村建设社区代表等40余人参加。
6月14日,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成果展”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列数了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国家级出版物奖项的非遗出版物,以及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与非遗保护相关的出版项目131项。此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14日。图为观众观看非遗保护出版物。
每年一度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史密森尼民俗文化节将于下周拉开帷幕,而中国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成为今年的主角,在为期半个月的时间里,预计将有100多万人在华盛顿市地标性场所国家大草坪上欣赏到来自中国的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和艺术传承。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文化处李鸿公参介绍说,届时将有120名来自中国各地的民间艺术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位于华盛顿市中心的国家大草坪上展示“中国:生活的传统和艺术”,剪纸、年...
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17日公布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当中涵盖宗族口述传说、粤剧、太平清醮、端午节、盂兰胜会、舞火龙、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古琴制作技艺等480个项目。 康文署发言人表示,该署于2009年8月委聘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进行全港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搜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用以编制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经过3年多的时间,整项普查工作于2013年年中完成。 普查工作...
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当天上午,张家界(000430,股吧)市2014年“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在市区人民广场隆重举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余怀民,副市长田华玉以及永定区委、市文广新局负责人等出席活动现场并与近千市民和游客一起观看了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的展演。 本次文化遗产宣传活动由张家界市文广新局和永定区文广新局联合举办...
6月14日,在新疆尼勒克县文化中心广场,一场大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吸引了上千群众观看。 当天是全国第九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该县举办了一系列宣传活动,近百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展示了传统手工艺品,部分民间艺人还表演了蒙古长调呼麦、冬不拉弹奏等艺术。
近日在辽宁省抚顺市举办的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场展演上,海城高跷、抚顺地秧歌、辽宁鼓乐,这些原本在田间地头才能看到、听到的民间艺术,被搬上了舞台,让观众在现代化的都市里欣赏到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 记者在展演现场看到,欢腾、奔放的海城高跷表演逗得观众笑声不断,连连叫好,让观众领略到有300多年历史的海城高跷的独特魅力。姿态丰富、刚劲豪放的抚顺地秧歌仿佛又将观众带回满族早期渔猎生活...
民间工艺美术师王辰在庙会上现场制作泥塑作品(6月13日摄)。 6月13日,首届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庙会在沈阳老北市文化广场启动。在为期3天的庙会中,不但有传统舞蹈、戏剧、音乐、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出,还有传统美术、中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6月14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
记者6月9日从有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将于6月14日文化遗产日举办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系列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展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接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 今年文化遗产日的活动主题是“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为全面展示我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省文化厅、省文明办、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和平凉市政府将于6月14日至16日在平凉市崆峒古镇共同主办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活动分开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