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天上午,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在吉首开班。全省十四个市州文广新局分管领导、非遗中心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共70余人参加培训。湖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孟庆善,湘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艾可知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艾可知代表湘西州人民政府向远道而来的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表示欢迎。他说,湘西州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厚,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3200多项,涵盖非物质文...
非遗是近10年出现的名词和学术术语,但是非遗作为“文化”与人类的文化同步而生、同步发展。在历史上非遗是文化经典的对象,也构成文学经典的一部分。当下非遗仍然可以成为经典,并且通过公众、文化人、政府的多方合力,以及学校教育等多种路径得以实现。 非遗是经典文化吗 非遗是经典文化吗?依据普遍化原则,非遗不是经典文化,它属于大众文化,体现的是民众的生活传统和文化传统,但是也绝非传统意义上的“...
近日,文化部办公厅网站发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青田县山口镇的“百鸟灯”上榜。这也是继青田石雕、鱼灯成为第一批国家非遗,刘基文化成为第二批国家非遗之后,又一个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民间艺术。 青田百鸟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唐景云年间建县之前已有百鸟灯舞活动,青田人常制作百鸟形灯笼悬挂堂中,作照明观赏两用。百鸟灯舞是青田最传...
近日,国家文化部公布了全国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怀化鹤城上河阳戏榜上有名,正式被国家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记载,阳戏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年历史。它是流行于沅水中上游及其支流、武陵和雪峰山的大湘西地区(含怀化、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和邵阳的部分县)以及毗邻的贵州、重庆、湖北部分县市的民间小戏剧种。阳戏的名称与巫傩戏有关,巫傩冲傩还愿时,戴着面具演唱的娱神戏,称为阴戏,也叫傩戏。涂面化...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直受到我国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2003年我国政府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使许多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和保护。”中国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巡视员李建辉在“2014·中国西藏发展论坛”上说。 据李建辉介绍,2002年至2009年,国家财政累计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达3.86亿元,其中约有四分之一的经费用于少数民族...
马头琴制作艺人布和调试马头琴。 马头琴作为蒙古族的传统乐器,由于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早在2010年马头琴制作技艺就成为内蒙古呼和浩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悉,马头琴制作以手工为主,有70多个步骤,材质与工艺最终决定琴的音色,控制音高的上马与下马距离,国产琴与蒙古国琴有所不同,分别是520毫米与560毫米,共鸣箱的背面相对较硬,正面偏软。一把琴生产周期约为一个半月。 ...
近日,国家文化部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河北省广平水陆画榜上有名。 该县水陆画又称为水墨布画,主要分为轴画、壁画等,是古代寺庙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的一种神像画,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图画内容除涉及各种佛教、道教诸神、民间诸神外,还包含三教九流、六道四尘、地狱鬼众、神话传说、水陆缘起等,是中国人万物有灵之宗教观念在绘画艺术上的生动反映。该县水陆画传承人张贞美所创作的水陆画即便...
近日,文化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公示结束。湖北省19个项目入选,其中襄阳有2项,谷城湖北越调作为传统音乐入选,老河口锣鼓架子作为传统戏剧入选。 湖北越调,是由明代秦腔传入襄河一带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剧种。它在流传中保留了古老“秦腔”的风格,又融合了本地的“襄阳腔”特色,在清干隆年间形成了很有影响力的剧种湖北越调,俗称“大越调”,该剧种主要流行于鄂西...
自2007年伊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以来,伊吾县委、政府对非遗工作十分重视。2009年,伊吾县投资修建了伊吾县下马崖乡木卡姆传承中心,自下马崖木卡姆传承中心建成之后,每月都会对30位木卡姆传承人举办一次培训活动。为了增加演奏的效果,伊吾县每年为木卡姆传承艺人投入费用购买服装、配备乐器并设立专项资金为传承人每月进行生活补贴,政府在节假日前对传承人进行慰问,关心他们的生活,并为他们免费订阅报纸...
93号院博物馆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来的。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文化遗产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大餐。 93号院博物馆“活化”老建筑 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
正对着大堂门口放着一张长桌,竹雕师傅张红贵正坐在桌前专心致志地雕刻着一个笔筒,一家来自香港的友人好奇地围在左右,看着笔筒上的图案在张师傅的刻刀下愈发清晰,禁不住发出赞叹:“真厉害,太棒了!”日前,记者走进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在清园诚仁堂看到这一幕。作为中国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工艺大师入驻其间,清园成为非遗活态展示的大舞台,吸引了众多游客。 ...
近日,“凤县民歌”传承人张克勤被省文化厅评审确定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张克勤老人是凤县双石铺镇张家窑人,今年已81岁高龄。他自幼放牛放羊,跟随当地老人学习凤县山歌,心里装了120多首凤县民歌。为发扬传承凤县民歌,近年来张克勤老人还搜集整理民歌词121首,创作新歌22首,整理成《我会唱的凤县民歌》手写本一册。2012年张克勤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县民歌传承人...
记者获悉,在文化部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谷城县湖北越调以传统戏剧入选。 湖北越调是由明代秦腔传入襄河一带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剧种。它在流传中保留了古老“秦腔”的高亢激越风格,又融合了本地的“襄阳腔”繁音激骤特色,在清干隆年间形成了很有影响力的剧种湖北越调,俗称“大越调”。 该剧种主要流行于鄂西北谷城、襄阳一带。随着唱湖北越调的老艺人...
慈禧太后最爱吃的开封花生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浚县泥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 2014年8月9日,台湾佛光山在佛陀纪念馆大堂举办“河南民俗艺术展演”开幕茶会,由河南杂技表演揭开序幕,并由佛陀纪念馆馆长如常法师、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康洁,共同宣告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正式登场。 如常法师表示,系列活动从8月9日起至...
有关保护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题近年来在香港受到社会关注。近日,新华社记者专访了两名在香港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工作的业界人士和专家,他们就此作出讨论。 香港一间从事文化旅游的旅行社“活现香港”创办人陈智远表示,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处是,让香港这座旅游城市更显文化“层次感”,其传统文化魅力可作为品牌与其他城市有所区别,游客会慕名而来。 香港潮人盂兰胜会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