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扎西顿珠将特制的竹笔在浸满墨汁的刷子上轻轻一润,一个个饱满隽永的藏文字母便从笔尖“流出”,似印刷一般,观摩的学生中发出一片赞叹声。 以拉萨市尼木县为发源中心的尼赤派藏文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藏文书写艺术,已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扎西顿珠是该项目传承人之一。 扎西顿珠在西藏佛协从事经书书写工作,他介绍,十七世纪中叶,藏文行文日趋规范,从书体、书写技艺方面,对上行文、下行文、平...
近日,文化部向社会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入选项目名单。福建共17项入选,其中新入选项目6项,扩展项目11项。 福建此次入选的项目包括:泉州洛江陈三五娘传说,莆仙十音八乐,龙岩采茶灯,福安平讲戏,福州咏春拳,柘荣马仙信俗,张三丰太极拳,浦城剪纸,莆田留青竹刻,安溪竹藤编,莆田涵江玉雕,宁德畲族银器锻制技艺,莆田仙游家具制作技艺(福建古典家具制作技艺),福州仓山花茶制作...
非遗技艺展示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我国将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 两部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公布 《方案》指出,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演...
近日,为庆祝“俄中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加强中俄青少年的了解和友谊,在中国舞蹈家协会支持下,由文化部中国艺术节基金会、俄罗斯文化经济促进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等单位主办,莫斯科孔子文化促进会、莫斯科友谊之桥文化交流中心协办的“2014俄中青少年艺术节暨第二届文化中国·俄中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星光盛典”活动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厅举行。本次活动以“星光闪耀俄罗 盛典演绎友谊颂”为主题,300多名...
上海里弄从十九世纪末最初的“老式石库住宅”形式开始,逐渐发展出了旧式里弄、新式里弄、花园式里弄和公寓式里弄等几种形式。 里弄曾经是上海分布最广、数量最大、居住人口最多的建筑类型,它是江南地区的吴文化和西方文化相融下的居住形态,是一种跨文化建筑。里弄承载着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记忆。 彰显上海特色风貌的需要 上海作为近代史迹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秀建筑荟萃、城市风貌独特。里弄在城...
8月4日,从歌舞之乡左权县传来消息,继2006年该县民歌“开花调”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左权小花戏又成功跻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左权县是闻名全国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素有“千首民歌、万出戏”的美誉,特别是起源于宋元,兴盛于民国、抗战时期的左权民歌、小花戏,一直以来都是山乡人的最爱,被当地群众传承不息,不断发扬光大,是当地风土民情、社会生活、民间文化的“活化石”。
8月5日消息,国家发改委、文化部联合编制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方案》指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演化规律,选择一批具有较好传承潜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但目前面临一定突出困难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其改善保护、传承、利用的设施条件,...
记者5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我国将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 据了解,这项建设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演化规律,选择一批具有较好传承潜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但目前面临一定突出困难的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公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富平石刻名列其中,入选传统美术扩展项目,这是该县继2006年阿宫腔申报成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富平石刻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遍布关中各地,浑厚拙朴的南北朝造像、威武高大的陵墓雕像、刻工细腻的历朝墓志等,充分反映了富平石刻技艺的精湛造诣和历史内涵。中国最大石刻艺术宝库的西安碑...
外国友人穿汉服逛七夕园,体验中国传统七夕节。 广州乞巧节举办乞巧作品义购活动。 天河区正在准备和策划,专家建议与外地“打包”申请 “乞巧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本来已经濒临绝境了,是天河区将乞巧文化抢救出来,如今又得到发扬光大。”刚刚落幕的第十届广州乞巧文化节可谓硕果累累。乞巧节期间,前来参与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透露,广州乞巧文化将申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
7月16日,文化部办公厅网站发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在全国各地申报的1111个项目中,素有“中华百艳,华夏一绝”美誉的丰宁滕氏布糊画成功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滕氏布糊画是河北丰宁民间艺术家滕腾先生发明的新画种,创作技法集绘画、雕塑、堆绣、唐卡、剪纸等工艺之大成,用料讲究、色彩绚丽、操作细腻、画面逼真、取材广泛。一画作成,...
日前,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入选项目名单。山西共21项入选,其中新入选项目5项,扩展项目16项。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申报于2013年启动,今年文化部组织专家按照评审标准对从全国各地申报的1111个项目进行了审议,最终确定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298项,其中新入选151项,扩展项目147项。本次推荐的项目名...
7月16日,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山东省共有18项入选,其中,孟母教子传说、德州扒鸡制作技艺等8个项目为新入选项目,此外还包括山东落子、螳螂拳等10个扩展项目,本次公示期为20天。 山东省18项目入选名录 去年,文化部启动了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报工作。经评审委员会评定,提出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298项,其中新入选151项,扩展项目1...
近日,记者从文化部门获悉,岚县面塑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 近年来,岚县大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面塑这一濒临湮灭的非物质文化得到了重生。在2005年成功申报为市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该县对此项民间艺术进行了保护和抢救,每年下拨专门的经费用于民间面塑艺术的保护和开发,并成立组织机构和奖励基金会,对优秀艺人进行奖励和培训。特别是2013年,该县制定了《特殊人才奖...
近日,文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杨继洲针灸入选该名录。 杨继洲是廿里镇六都杨人,明代针灸学大家。他行医4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精通针灸,治病时常常针药并重。杨继洲将《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神应经》、《古今医统》、《针灸节要》等医药典籍中关于针灸的内容一一摘录编册,汇成了《针灸大成》。《针灸大成》共10卷20余万字,是我国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