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地大物博,作为传承千年的艺术总是深入人心,艺术的魅力就在于传承和经典。作为精美的紫砂壶艺术传承到现在,就是有着创造者多年累积的艺术修为和精湛的制作工艺。 紫砂壶工艺大师李卫明有着20余年的创作生涯,他凭借着一份热爱和专注,将美好的岁月都献给了紫砂壶艺术,将紫砂壶艺术的精妙绝伦带给更多的人。 李卫明出生于1968年,他对紫砂壶有着独到的见解,手法也很精湛,在业界素以“实力派紫砂艺...
这只民国紫砂绿釉碗(见图),造型轻盈小巧,紫砂质感蕴润似玉,蛤蜊光芒忽隐忽现,带给人美的享受。特别是碗底中部,突出工整的隶书图章式刻款:“国货公司”,把人们的思绪一下推向了抗战时期的历史硝烟中。 该碗是四川荣昌(今属重庆)安富镇在抗日战争时期生产的实用饭碗。历史上当地人习惯称安富镇所在地生产的陶瓷器为“安陶”。 安陶所在古镇——安富镇位于重庆市荣昌县城东部,距县城13公里,距世界文...
顾景舟 九头咏梅茶具 2857万元 在2014年中国嘉德春拍时,紫砂壶艺术大师顾景舟先生一组“九头咏梅茶具”最终以2857万元成交,创造了紫砂壶拍卖的历史新高。今年9月,宜兴市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与淘宝拍卖会发布战略合作消息,双方启动了超过3亿元的战略合作,合力推动紫砂产业电子商务加快发展。那么,这样的合作模式会对紫砂壶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艺术教授堵江华表示,“收藏紫砂壶...
12月13日,宜兴紫砂高级工艺美术师樊永平在广州采墨堂现场展示紫砂壶的制作过程和工序,吸引了羊城众多紫砂爱好者参与。在现场,数位收藏者对记者表示,艺术制作是相对封闭的过程,因此过去从没见过紫砂壶的生产流程,此次对于了解紫砂帮助很大。而对于想入门收藏紫砂的爱好者,樊永平建议,要想挑选一把好的紫砂壶,必须要注意款式、工艺和泥料三个重要方面。 紫砂收藏行情向好 近年来,紫砂壶因其独特的工...
于富春 《圆梦壶》黄龙山优质纯矿降坡泥 纯手工制作 于富春 《圆梦壶》黄龙山优质纯矿降坡泥 纯手工制作 中国文物网讯 中国是茶的故乡,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春秋时期《晏子春秋》中记有“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并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史书《三国志》中记载了吴国...
清代中期一件黑泥绘方葫芦壶 清代中期一件黑泥绘方葫芦壶 以紫砂茶器泡茶,不仅茶汤滋味醇厚,饮罢茶汤,还能品读妙器,以触觉、视觉感悟紫砂壶之美。图中所示为清代中期一件黑泥绘方葫芦壶,造型方中寓圆,融合了汉方及葫芦壶形,鼓腹而收腰,呈流线形。三弯壶流呈方形,与方柄耳形飞鋬相呼应。壶身两面开光,以深色紫泥绘梅竹清菊,富有情味。壶底钤篆书阳文“荆溪史继长制”印记。细观壶上装饰,壶上一面泥绘“...
画珐琅彩乾隆玉柱壶 故宫博物院宫廷紫砂研究专家于富春作品 画珐琅彩宫廷八方壶 故宫博物院宫廷紫砂研究专家于富春作品 泥绘山水石瓢壶 故宫博物院宫廷紫砂研究专家于富春作品 中国文物网讯 初冬时节北京第九届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隆重开展,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和其独有的皇家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得天独厚资源,本届文博会展现了故宫博物院宫廷紫砂研究专家,《于富春宫廷紫砂工作室》设计并制作...
以"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产业融合"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简称文博会)2014年12月11日-14日在北京举办。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个境外政府和专业代表团组参展参会,紫砂壶作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自然是这次盛会的一个主角。 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足以说出紫砂壶的珍贵。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
杨忠明早年曾向郑逸梅求教写文章,向陆明良求教刻印钮。陈巨来曾嘱杨忠明刻印钮,一刻就是十几方,这说明巨公对他是非常认可的。后来杨忠明还向年龄相近的陆康、陆大同伯仲学书法绘画,还经常去陆澹安、钱君匋、陈左高、朱大可、叶露渊、魏绍昌、苏局仙等老前辈府上请教艺事,听他们畅谈旧上海故事,感受他们身上的儒雅与睿智。日积月累,杨忠明也装了一肚皮轶闻趣事。近年来经常在报刊上撰写饶有情趣的文饭小品,大上海的前尘往事...
自紫砂壶横空出世以来,就以其返璞归真的质感以及“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繁多式样深入人心,而且,在壶的泥坯上挥刀疾书,雕刻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书法、印章,使得紫砂壶成为一门繁复的艺术工程。应该说,紫砂壶茶具在明代才算进入了兴盛期,尽管紫砂陶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甚至更早。不过,彼时的紫砂陶艺与茶关系不大,充其量也是一种取水盛水的器具,明代散茶的兴起以及撮泡法的流行,才使得具有良好实用功能的紫砂...
紫砂壶 边寿民清 自紫砂壶横空出世以来,就以其返璞归真的质感以及“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繁多式样深入人心,而且,在壶的泥坯上挥刀疾书,雕刻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书法、印章,使得紫砂壶成为一门繁复的艺术工程。应该说,紫砂壶茶具在明代才算进入了兴盛期,尽管紫砂陶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甚至更早。不过,彼时的紫砂陶艺与茶关系不大,充其量也是一种取水盛水的器具,明代散茶的兴起以及撮泡法的流行,才使得具...
养壶的“养”,如何去除紫砂壶的土味,明确所指用茶叶,牛奶、咖啡不妥,只有茶叶才有养成之功;养壶的“壶”,明确所指紫砂壶,泥壶、瓷壶不行,唯有紫砂才有养成之效。茶有茶道,壶有壶理,尤其是“异僧指引富贵土”、“供春兴创紫砂壶”的传说,可见紫砂是与生俱来的超凡脱俗。 养壶用以养性是有不同境界的。 境界一:养生。 营养学家告诫人们,每天喝六杯水,促进新陈代谢,维持体液平衡;每天吸收...
顾景舟: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一代宗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8岁拜名师学艺。三十年代后期至上海制壶仿古。54年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带徒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束凤英、吴群祥等人。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在港、澳、台、东南亚影响特大,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