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紫砂壶艺术是反映时代风格的产物,而某个时代的品味,也规范其茶壶的造型及纹饰。纵观紫砂壶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变,一般都表现为由粗趋精、由小趋大、由简趋烦,复而返璞归真的过程,即经历古朴、华丽、淡雅三个阶段。 历代紫砂艺人在细心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及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和古代陶器、漆器、玉器、秦砖、汉瓦、唐镜、瓷器等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艺术特点,获得了高度的艺术素养,从而设计和发展了形形...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一丸土”。阳羡,曾名荆溪,北宋以后改称宜兴,是闻名世界的陶都。自古以来,人们对宜兴不乏美誉之词,其中一个原因是它拥有独特的紫砂陶土。盛产于鼎蜀镇附近山丘之中的这种陶土,主要有紫泥、本山绿泥、红泥三类,可以单独成器,也可以配比掺和使用。砂泥的质地细腻柔润,可塑性极强,可以任意雕接捏塑,让作者的艺术构思和制作技巧得到完美的倾泻。 关于紫砂陶器的创制年代,有学者依据宋代...
文博单位的典藏品也并非件件都可作为标准器,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后新入藏的紫砂壶更应谨慎以对,主要的理由是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曾有过一波高水平的仿古潮,在这个权贵征逐的十里洋场中,字画瓷器无所不仿,紫砂古陶器更是备受市场欢迎的收藏品类,需求量甚大。 嗅到商机的古董商如郎玉书、虞顺恩、汤邻石,陆续招兵买马,秘密投入仿古事业。另有收藏家如龚心钊、莫悟奇等人。他们分别自宜兴聘请了裴石民、蒋彦亭、...
现在玩紫砂壶的人很多,但是可真正懂得欣赏和如何欣赏的很少,往往将美丑颠倒黑白,人云亦云,是非不分。现从以下几点谈谈对紫砂壶的赏美观: (一)形体美 所谓形体美就是线条流畅,比例协调,整体完美统一,上下浑然一体,给人以美的视觉和享受 (二)气势韵味美 壶的气势韵味相于人的精神和气质,有的萎靡小气,有的高昻大度,同样的壶形在不同的人手里,制作出来后会有不同的结果。比如一...
旧时文人追求生活的乐趣,室内常有可供观赏或把玩的陈设,用以养性悦心,怡生安寿。由明代兴起的紫砂艺术,除了茶具,匠人还用泥料制成各式清玩,如仿动物、仿植物、各式精美文具、工艺品等。其质地古拙敦厚,造型灵动飘逸,书卷气盎然,与文人冲淡闲洁、韵高致静的气质十分吻合,同时也寄寓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深获文人的喜爱。 紫砂工艺是雕塑与火相结合的艺术。紫砂泥料不胶不渗,可塑性强,透气性极佳,经过...
何谓"金石":《吕氏春秋·求人》曰:"故功绩铭乎金石"。高诱注:"金,钟鼎也;石,丰碑也。"《史记·秦始皇本纪》:"群臣与颂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后称钟鼎碑刻为金石。" 紫砂陶刻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性很强的"壶上金石文化"。紫砂陶刻,据记载,在元末明初的紫砂传器就有铭刻,但只是记载,无从考证。明人蔡司霑《荠园丛话》里记载道:"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隱'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
宜兴紫砂壶和景德镇陶瓷一样,早已是天下闻名。忙碌之余,泡一壶茶,倒入杯中,热气裹带着一股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个中滋味,尽去体会。 紫砂壶最大的特点就是泡茶不失茶的原味。这是因为紫砂壶气孔较大,吸水率高,兼具良好的透气性,所以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宜兴紫砂陶土的品种繁多,天然紫砂泥料有朱砂、紫泥、绿泥(呈米黄色)、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和调砂泥等,因此我们所见的紫砂壶颜色也缤纷多彩。但...
自文人参与紫砂以后,器件上往往留有文人或名人的镌刻,他们先是在陶坯上写字作画,自己镌刻,但大多是由宜兴专门从事陶刻的艺人来完成,再进行烧制,使本来质朴自然的紫砂融入了浓厚的文化,更加惹人喜爱。 两件紫砂文玩上的山水画和书法 诗词书画在紫砂上出现,明末清初也有,但不多见。兴盛期应是清嘉、道年直到民国。这一时期虽然有很多文人名士喜爱在紫砂上写诗作画,在宜兴陶人中有一些镌刻高手,他们不但...
紫砂壶不仅能带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因为其制作原料的极度缺乏,成品的唯一性能所带来的升值和投资的空间。收藏一把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紫砂壶,要从“泥”、“形”、“工”、“款”、“功”、 这几个方面来着手。明代中期之后,我国逐渐盛行用茶壶去泡茶的习惯,而宜兴紫砂壶因其具有“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的实用优势一跃成为饮茶的专属具皿。紫砂壶不仅含有泡茶烹香的实用价值,并且其用材特殊又比较考究、做工也非常的细...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自古以来人们有着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的习惯,形成的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钻研茶文化。喝茶自然离不开盛茶水的器具,紫砂壶有着中国特有的陶土工艺品,它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用紫砂杯盛茶,茶味隽永醇厚,成为中国人饮茶品茗所不可或缺的茶具。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活水还须活...
评价一件紫砂壶的内涵,必须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的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使用功能。所谓形象结构,是指壶的嘴、扳、盖、纽、脚,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精湛的技艺,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容积和重量的恰当,壶扳的便于执握,壶的周圆和缝,壶嘴的出水流畅。同时要考虑色地和图案的脱俗和谐。 如果抽象地讲紫砂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diào)”。“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最早用于煎药或烧水,形状像比较高的壶,口大有盖,旁边有柄,用沙土或金属制成。 提到宜兴(古称阳羡)宜兴紫砂壶中的石瓢壶,离不开“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的大文豪苏东坡先生。宋代饮茶盛行,而铫,主要用来煮水。用什么材质为好呢?苏东坡认为砂石的最好,在《次韵周穜惠石铫》诗中,“铜腥铁涩不宜...
紫砂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济。而紫砂壶是实用功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惯,紫砂壶需要不断摸索,让手感舒服,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重要。紫砂与其它陶泥相比,一个显着的特点即是手感不同。一个熟悉紫砂的人,闭着眼睛也能区别紫砂与非紫砂,就如膜玻璃质器物——粘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十分舒服。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质表的手感是十...
潘仕成款段泥紫砂壶 历代陶人为增加紫砂陶艺的色彩艺术效果,常用多种色泥怍不同配比,或再掺以硇砂、泥砂,使色泽变化更为丰富。种种变异,多彩陆离,妙色天错,斓若披锦,怡人心目。配泥之法,明代的时大彬、徐友泉、沈君用、陈仲美等,都妙出心裁,各有心得。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清代吴骞《阳羡名陶录》载:“时大彬,诸土色具足,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徐友泉,配合土包所宜,毕智穷工,移人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