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最为人熟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资料图 说到中国的“四大发明”,大家都会想起“活字印刷、指南针、黑火药和造纸术”。所谓这“几大发明”首先由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一1626年)提出,他在其《新工具》一书中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来华...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于2016年6月13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大厅举行。文化部副部长丁伟,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言顺等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出席发布会现场并介绍了活动筹备进展等有关情况,回答了中外媒体记者提问。 出席发布会现场的领导 据悉,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是由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化部、国家新...
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甘肃省政府主办,外交部等13个部委指导和支持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于9月20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6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副部长丁伟,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言顺介绍了博览会等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卢鹏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出席发布会...
今年五月,在黄岩屿头乡前礁村发现了一处古墓,经鉴定这座古墓是距今800年的南宋赵伯澐墓。记者从今天召开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古墓中出土的丝绸文物堪称“宋服之冠”,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技价值。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6年5月2日,黄岩区文广新局接到屿头乡政府报告,称屿头乡前礁村村民在建房时发现一处古墓。 浙江省文化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明:“第一个环节及时发现报告,把这个墓...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西藏自治区博物馆承办的“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委员会2016年年会于5月24日在西藏拉萨举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甲热·洛桑旦增出席会议,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党组书记徐非主持了开幕仪式,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局长罗布顿珠致辞祝贺,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秘书长李金光代表中国博物馆协会致辞。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9家文博单位及企业的80多名代表参加...
5月18日,适逢“国际博物馆日”,历时30个月的整治提升建设,苏州丝绸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经过全面提升改造,丝博如“春蚕蜕变”般展现在众人面前。 新建展馆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增至7500平方米,形成了历史馆、现代馆、科普体验馆以及桑梓苑四个主要展区。除了展现丝绸藏品、丝绸文化、丝绸文物复制与修复、对外展览与交流等方面的骄人硕果外,新馆还将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功能,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打造...
据敦煌市政府披露,敦煌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博览城项目是敦煌市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重要支撑项目,目前首期项目已完成70%,预计7月底正式完工,可对游客和市民开放。 目前,希腊帕特农神庙已建成,大明宫、太和殿、清明上河图、福建土楼以及在崖壁上开凿的千佛崖洞窟正在建设。大明宫和太和殿的土建施工已结束,主体结构搭建已完工,正在进行宫殿外墙的木结构装饰工作;福建土楼和清明上河图雏形已现,土建工程正在...
5月18日,2016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在福建福州开幕。首届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城市论坛同日举行。论坛发出促进各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成员开展全方位交流与合作的《福州倡议》。 本次博览会共有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和北美等50个国家和地区的224个团组1940家企业参展参会,实现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和地区全覆盖,“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展商共375家。 论坛...
新“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15日在甘肃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历时近半年升级改造后,一批考古发现、学术研究、文物回归的新成果,170多件“新文物”,以及采用三维动画等现代高科技手段使文物“复活”的展陈新设计5个“新”亮点,呈现出绵延不绝的丝路文化印记。 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俄军介绍,近年来,甘肃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次展览将近年来该馆陆续征集的部分藏品,配合考古发...
丝绸之路贸易动态图、动静结合展示鼎形铜行灯、电子触摸屏真实再现铜奔马及车马阵、3D分解展示五重舍利宝函……利用三维动画等现代高科技技术,一批丝绸之路上的珍贵文物在兰州“复活”。 筹备近半年的新“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15日在甘肃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陈展内容除新增近年甘肃一些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新成果外,还有170多件“新文物”首次与民众“亲密接触”。 最夺人眼球的还是“现代高科技...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少见的盛世之一,农业、手工业生产力水平都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对外交往也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此时,不仅在西北陆路出现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的繁忙的“丝绸之路”,而且在东南海上也出现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处近海”的交趾、日南(今越南),“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另外,书中还记述了一条中国商船去南海和印度洋一带的航线。 众所周知,通过陆...
日前,“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在青海省博物馆举行为期3个月的展出。 该展览是在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由西北五省(自治区)18家文博单位联合推出的大型文物精品展览。该展主题紧扣“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自推出以来,先后在国家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宁夏博物馆等十余家省、市级博物馆展出,社会反响热烈。 此次青海巡展由中国博物...
人类的服饰艺术苏州丝绸是在时间中存在的,它是有历史的。从对服饰艺术的历史观中,人们很容易看到。尽管服饰艺术在起源上或许是“服”与“饰”同步,但及至服饰艺术发展到比较成熟的时期,受人们审美追求的影响,“饰”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具有一定的自我独立性的纯审美系统。 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大约是在夏商时期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当时的服饰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别。天子后...
市民利用周末时间前来观展。 近日,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丝路远帆”——海上丝绸之路精品文物展,其精美的古代瓷器、丝绸、印章、钱币等珍贵文物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展。据介绍,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三国至唐朝,繁荣于宋元,转变于明清,是古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东亚、东南亚、欧洲以及非洲各国进行贸易和友好往来的重要航路。本次展览以中国古代海上贸易与文化交流为主线,选取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
为了深入研究世界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近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丝绸博物馆、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钱山漾遗址北部区块进行了考古勘探和试掘。从试掘结果看,试掘所在区域遗址保存状况较为良好,钱山漾文化时期的文化层堆积非富,发掘出土了包括陶器、石器等遗物和木头、竹编等一批有机质遗物,为深入研究世界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提供了更多的实物佐证。 钱山漾遗址位于湖州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人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