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师开展传艺活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链,科学保护岳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厚精神财富,岳阳市委组织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启动了2016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师传艺支持计划人选选拔工作。全市将选拔出10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名师师徒,每对入选师徒将获得3万元专项资助,用于授徒传艺、参加展演、学术交流、公益性宣传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师传艺支持计划是岳...
日前,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西昌市火把广场举行,此次活动是2016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配套活动之一。在展演中,凉山州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展示了彝族服饰制作、彝族口弦、傈僳族火草织布等技艺。独具魅力、五彩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图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正在制作查尔瓦。
7月26日,位于衡阳南岳区松麓文化一条街的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基地和南岳版画馆正式对外开放。衡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丽华宣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基地正式开放并为基地揭牌。 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基地为衡阳首个非遗体验基地。体验基地分为体验区、展示区、特产区。这里传统文化氛围浓厚,游客不仅可以品鉴戏曲、皮影、剪纸、绘画、雕刻等衡阳本土文化艺术,还可动手制作、体验传统文化的魅...
今年以来,丹徒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近期,2016谷阳·槐荫“董永传说”民俗文 化季启动仪式在槐荫文化广场举行,现场着重介绍了《董永传说》的美丽故事和槐荫村近年来非遗保护成果,镇江非遗传承人围绕“非遗再发现爱情在寻找”活动主 题展演了剪纸、泥塑、捏糖人等项目,突显出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而这只是丹徒区对非...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海南省文体厅上半年工作总结分析会获悉,海南全省水下文化遗产136处,居全国之首,三亚英敦等遗址获评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不同于陆地考古,水下考古人员只能通过向深知海域情况的渔民们探听,寻找水下遗产。1974年,海南水下考古工作者就开始在南海各岛礁开展水下文物调查工作,“1999年,我们找到华光礁I号的沉船遗址,就是通过潭门的渔民调查而来。”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
23日,第二届漳台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习营在漳州开营,100多名漳台青少年参加了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风俗民情考察、风景名胜游览、赛事交流、文化联欢等活动,增进两岸青少年交流,加深台湾青少年对漳州祖籍地的认识与了解。 活动期间,两岸青少年将携手参观平和林语堂故居、柚海布达拉宫、云霄开漳文化博物馆、龙海东园乡愁馆、埭美古村家风堂和南靖土楼景区等,共同品尝闽南风味小吃,近距离体...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主题宣传活动”在酒泉文化中心活动广场举行,来自酒泉市文化馆、酒泉市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和非遗传承人们在现场进行了展示展演宣传活动。舞台上歌舞表演、非遗常识竞猜、传承人与观众互动,一派和谐,尤其是酒泉社火—地蹦子的创新表演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舞台下,酒泉夜光杯雕、敦煌彩塑、肃州剪纸、火烧沟彩陶、肃州碗席、锁阳加工等现场传经送宝,精彩的制作工艺着实让观众过足了瘾。广场...
6 月27 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韩国公州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韩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论坛在安徽合肥召开。前两届分别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韩国公州大学举办。本届论坛吸引了中韩两国10 余家高校院所的40 余名师生参会,期间举办了2 场主题报告,13 场专题报告,展出了数十张文化遗产保护最新研究成果海报。 韩国公州大学金奎虎教授作了主题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的报告。他认为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的纽带和人类文明的瑰宝,然而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却因遭受自然或人为因素的破坏,正面临损毁和坍塌的风险。因此,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案设计和技术实施过程中强调“风险管理”是刻不容缓的。所谓风险管理,是指管理人员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在文化遗产保护中,风险管理原则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在文物未受到损害前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避免文...
首届西藏造像艺术博览会近日在拉萨评出18位西藏自治区一、二、三级造像师。博览会在5天时间里通过举办展览展示、技艺大赛、研讨会等活动,集中呈现了西藏造像艺术的弘扬和创新成果。 西藏造像艺术具有上千年历史,主要包括铜、木刻、泥塑、石刻、酥油花等造像形式,内容涵盖佛像、祖师、人物等。西藏造像传统技艺及产品,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媒介。像博会是西藏继唐卡艺术博...
首个文化遗产类973计划项目“脆弱性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完成预设研究目标任务。7月21日,在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举行的项目预验收和成果汇报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干福熹,中国工程院院士蔡美峰,以及李最雄、黄克忠等文物保护专家,充分肯定项目所取得的创新成果,认为开创了文物保护基础研究的模式。 该项目于2011年12月启动,共设置脆弱性硅酸盐质文化遗产及病害的科...
近日,鸡西朝鲜族大冷面的朝鲜族传统饮食技艺被省政府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这是目前鸡西餐饮行业唯一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鸡西朝鲜族大冷面创建于1956年,现位于鸡冠区红军路商业风情街的朝鲜族冷面馆就是在其老店原址上建立的。经过60年的发展,朝鲜族大冷面已有3家店面,其辣菜是运用东北天然绿色食品为原料,由最开始的素菜辣拌发展到如今的荤素搭配,二十多个菜品,成为鸡西餐饮的一大特色...
2016首届“中国民族文化旅游·黔东南峰会”民族文化旅游·非遗保护论坛举行 7月24日下午,以“保护·传承·敬畏”为主题的2016首届“中国民族文化旅游·黔东南峰会”民族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凯里市举行。来自国内外的8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非遗保护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交流先进经验与做法。省文化厅领导,州委常委、副州长桂富强出席并参加对话交流。 此次论坛旨在通过从多角度、...
7月23日,2016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主要配套活动之一,“文化之根·旅游之魂——大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西昌火把广场开展。 走进展厅,一阵悦耳的声音传来,原来是一位传承人正在弹奏彝族口弦。据了解,展厅内的活态展演以州内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主,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彝族银饰制作技艺”“彝族服饰”“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彝族口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