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美术品,它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期间,经过创始、发展、繁荣、濒危、再发展等几个时期。几经波折,泥人张彩塑艺术逐步走向成熟,被民间、宫廷,乃至世界认可。它是继元代刘元之后,我国又一个泥塑艺术的高峰,其作品艺术精美,影响远及世界各地,在我国民间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泥人张彩塑于2006年5月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
8月7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专项2016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已下达我省,8个建设项目共获得5468万元中央投资资金。 这8个项目分别是:宝丰县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河南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官平院景区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安阳市滑县道口镇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新乡市潞简王墓文物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商丘四平调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周口市太康道情...
8月6日,从隆回县文体广新局传来喜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滩头手工抄纸技艺,其传承展示基地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竣工。该基地集滩头手工抄纸技艺传承、文化传播、产品创新、游客体验为一体。 据了解,该基地总占地面积为1714平方米,主体建设内容包括传统香粉纸作坊、书法纸作坊、游客体验作坊、焙房、料池以及游道等配套设施。 隆回县滩头手工抄纸技艺是2014年经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
7日下午,鄂尔多斯市7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各个旗区赶来,聚集在康巴什区乌兰木伦石窟,为即将开幕的首届鄂尔多斯文化遗产博览会做准备。此次博览会上,他们,无疑是主角。 8日下午,随着博览会的开幕,设在乌兰木伦石窟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也同时开馆。 “让躺着的文化遗产站起来”,这是鄂尔多斯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而在此次博览会上,陈列在鄂尔多斯高原广阔大...
近日,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院长、回族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任医师牛阳告诉记者,回族医学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认为,对于传统最好的尊重就是把接力棒传好,让古老的回医开花结果,重新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回回药方》残存于世的只有4卷,成了中国目前仅存的一部古代回族医药典籍。”牛阳说,回族医药在许多疑难病症的治疗上有独特之处,但因古籍文献大量流失,给回族医药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
一艘满载气囊、蛙鞋、压铅袋等潜水装备的约28米长水下考古船,8月4日在福建泉州深沪湾整装待发。“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泉州,随之启动2016水下考古重点调查。 此次考古副领队、泉州市博物馆水下考古人员张红兴告诉中新社记者,以福建省水下考古队员为主,包括全国其他地区水下考古专家和水下考古队员共35人,将开展为期45天的泉州海域水下重点调查工作。他们根据民众...
“今晚,梅葆玖大师生前两份心愿得以实现。一是《大唐贵妃》的复排,二是梅兰芳黑胶唱片全集的出版,以此祭慰梅老。”8月2日,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前,中科汇金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志远在接受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8月2日,是京剧梅派艺术掌门人梅葆玖的百日祭奠纪念日,当晚由北京京剧院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了一场纪念演出,与此同时,中科汇金公司修复完成的绝版“全套梅兰芳唱...
近日,上海皓古文化艺术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活动。为传承风筝技艺,弘扬风筝文化,由上海皓古文化艺术馆组织的以“筝爱你”为主题的风筝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嘉定斌心学校举行,50多名青少年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邀请了上海石库门里弄风筝传承人刘锁仁老师、风筝技艺大师林乃伙老师。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把风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增强青少年学生对地方优秀文化的认知度和自豪感,扩大...
8月3日,省政协召开月协商座谈会,邀请省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部分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遗产地政府代表等,围绕“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丝绸之路河南段的保护利用”开展协商座谈。省政协主席叶冬松,副省长张广智,省政协副主席龚立群出席会议。省政协副主席钱国玉主持会议。 会上,省文物局负责同志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丝绸之路河南段概况和保护利用等工作。省政协常委、学习和文史委员会主任毛德富,洛阳...
经常出入康定的人都熟悉,快进入城区时总要经过一个名为“小天都”的隧道。一提起小天都,很多不知情的人便以为就在这里,事情真是这样吗?说起康定的小天都,还要从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个人一件事情说起。 孙士毅(1720年—1796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历任过两广、云南、山东、四川、两江等地方大吏,并曾任翰林院编修,纂校过《四库全书》,官至吏部尚书、大学士;参与过驱逐廓尔喀(统治尼泊尔...
8月4日,2016泉州水下考古重点调查工作启动。一支由35名水下考古专家和水下考古队员组成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队,将沿着泉州541公里的海岸线,开展为期45天的水下考古工作,探寻那些沉没在海底的故事,揭开海丝泉州的水下神秘面纱。 揭开海丝古城神秘面纱 助推海丝申遗 千年古城泉州,不但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还蕴藏着绚丽多彩的海洋文化,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便是以“三湾十...
2014年4月,陕西佳县古枣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是在那一年,32岁的武小斌从榆林回到了故乡——佳县泥河沟村。“当时我根本就不知道村里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如果不是后来榆林日报记者来采访,我还不知道这件事。” 在榆林开过商店、搞过运输的武小斌,经过观察与思考,投资30万元,建起了泥河沟村的第一个农家乐——枣缘人家 .日前,记者来到这个农家乐看到:二孔窑洞可供住宿,一...
为增强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意识,让非遗植根创造、面向未来,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持续性发展,进一步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培养文化自信,凝聚共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民俗学研究成果惠及于民,中宁县文化旅游广电局自去年开始组织编纂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系列丛书《中宁民间文学》,近日已正式出版。 《中宁民间文学》共3本,涉及中宁民间故事、中宁歌谣、中宁谚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
7月13日上午,一辆大巴车缓缓驶入全国现存唯一一个两家闲戏曲传承地——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冯翊村。一群身穿印有“河南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字样文化衫的大学生队伍吸引了村民们驻足。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调研服务队2016年“三下乡”暑期实践拉开了序幕。 每年都有的“三下乡”要能发现新问题 和前几届社会实践不同,今年团队顺利申请为全国50支“爱唱响”社会实践团队之一,所以将在完...
“黄鹤楼2016寻找世界最美文化地标”活动举办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截至8月1号,记者面向社会各界线上征集的世界地标建筑照片数量达到近3000张,对此,记者专访了韩国驻武汉领事馆总领事郑载男,以下为文字实录: 记者:有着“千古江山第一楼”之称的黄鹤楼是武汉的地标性建筑,您去过黄鹤楼吗?对武汉的黄鹤楼有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郑载男:我个人去了黄鹤楼三次。从历史上来看,黄鹤楼有着18...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