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年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稳步推进,有序开展。截止2009年8月,我省已有国家级名录项目105项、省级名录项目333项。 目前,全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已正式开始。我省已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及要求,对各市、州报送的申报材料,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论证,并将专家论证通过的116个项目上报文化部。
本月26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平乐郭氏正骨法》深圳市保护中心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挂牌。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文体旅游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领导向七位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传承人:陈汴生、杨泽晋、李郑林、陈海如、关树福、王贵金、郭玉龙颁发证书。 平乐郭氏正骨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路走了3年,每当回想起申报过程,...
近日从省文化厅传来消息,槐泗镇申报的隋炀帝传说经省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隋炀帝的传说流传甚广,槐泗镇凭借坐落于境内隋炀帝陵的优势,组织整理隋炀帝传说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隋炀帝传说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槐泗镇打造隋炀帝陵旅游风景区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日,云南省公布了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弥渡民歌等124项被列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佤族神话史诗《司岗里》等9个项目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据悉,此次我省公布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13种类别,共124项。值得关注的是,濒危语言文字、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两大类别是我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中,根据我...
世界纺织品中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蚕桑丝绸织物已极为少见,香云纱是其中之一。9月1日,“香云纱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广东香云纱文化产业园区”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正式挂牌,这意味着广东省正在积极加大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香云纱是一种用两广特产“薯莨”汁液和珠三角特有的河泥对原料进行染色制作而成的真丝绸面料,明...
海南经济报记者1日从琼海市获悉,琼海市申报的“祭兄弟公出海仪式”、“南海航道更路经”、“椰胡”等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近日已通过第三批审批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祭兄弟公出海仪式”和“南海航道更路经”有望进入国家级名录。 据了解,“祭兄弟公出海仪式&...
最近,200多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在北京接受了为期三天的统一培训,培训内容为9月份即将开展的“国三批”申报工作。(基层文化部门通常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称为“国三批”) 在颁布了共计1028项的两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后,还举办这么大规模的培训班,可以看出在中国,尚处于初始阶段的非遗保护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从基层到决策层,需要...
近日,在山东省公布的第二批“非遗”项目入选名录中,东明县申报的民间文学类《庄子传说》、民间舞蹈类《羊抵头鼓舞》、曲艺类《小曲子》、传统游艺竞技类《佛汉拳》、民间手工技艺类《蓝印花布》五个非遗项目入选,入选率在全市乃至全省名列前茅。 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以来,为充分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明县文化部门按照上级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把&ldq...
近日,从芷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部门传来喜讯:该县土桥乡“孽龙舞”已成功申报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孽龙舞”是侗乡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活态文化的产物。“孽龙舞”也是我国“龙”系列中的一种独特的舞龙形式,又称“独龙”,即整条龙由1人舞,加上舞宝人一共才2人,舞动时其奇妙的技艺...
我州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于近日正式展开。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在评审论证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基础上,确定了我州重点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统音乐———弥渡民歌,传统舞蹈———剑川霸王鞭,传统技艺———剑川白族布扎、大理石制作...
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具有悠久制作“七夕贡案”历史的水乡望牛墩镇,目前正把“七夕”节中民间制作“七夕贡案”而形成的“乞巧”节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这朵民间艺术奇葩。 望牛墩是一个以“牛”为标志的岭南水乡城镇,对牛郎织女的相会之日&m...
日前,记者从市文化局获悉,按照有关程序,经市级专家评审,慈化寺神奇传说等37个项目已被确定为我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截止时间为今年 9月30日,且国家规定申报国家级名录的必须为省级代表名录,申报省级代表名录的必须为市级代表名录。为此,我市根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标准,按照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展现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具有在...
根据文化部、省文化厅关于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我市开始部署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我市共有18个项目符合申报条件,根据申报要求,时间紧、任务重。 市文化局要求各县(市)、区文化部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准备,切实做好申报工作。要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明确具体承担申报项目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制...
7月30日,莆田召开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推进会暨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授牌仪式。副市长张丽冰出席。 根据省政府近日公布的名单,莆田的复茂饼家传统制作技艺、涵江车鼓、聚英书院“九莲灯”等9个项目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省共82项),妈祖信俗、闽台送王船习俗2个项目列入第 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全省共6项)。 仪式上,张丽冰向荣获省...
新华网拉萨8月4日电(记者拉巴次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萨雪顿节的市场化运作取得重大突破。这标志着西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尝试市场化运作。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因此,很多人把雪顿节誉为&ldqu...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