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00多年前的明朝,江南是一个富庶的地方。有钱人腰缠白玉带,妇人们身着丝绸花冠裙袄、头戴金银首饰,在桨声欸乃中踏青,在丝竹唱酬中寻欢。就是家境一般的人家,也能拿出精美的青花碗碟,盛满鱼肉,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一段岁月,或长或短;一个故事,或精彩或平凡。但如今,我们只能从前人纸面上的记载来看尽明朝的繁华与沧桑,终究是文字的承载、隐喻的暗示。而被历史尘埃掩埋的实物因考古而发现,一个时代的某一风貌变得...
经过两个多月的保护性挖掘,河北沧州市文物部门在任丘市鄚州镇七里庄发现的一处距今约有3000年历史商代晚期村落遗址中,出土了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蚌器等100余件文物。 据沧州市文物局考古队队长郑志利介绍,这处商代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包括生活区和墓地区。从今年4月23日考古队进驻场地起,目前已经挖掘面积1000多平方米,发现了灰坑、灰沟、窑址等。 郑志利说,目前已经发现的文物遗存对研...
日前,在陕西省西安市大明宫遗址博物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阳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殷墟出土文物珍宝展在此亮相,有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展览中共展出3家文物单位精心挑选的殷墟出土文物40件(组),既有华美浑厚的青铜器,又有精雕细琢的玉器以及刻画精细的甲骨文。其中,安阳博物馆提供了中商时期的2件饕餮纹锥足鼎,是早于殷墟时期的洹北商城时期青铜器窖藏坑出土的文物精...
项氏墓出土的一组小型木质家具 四季花蜂缎大袖衫 白釉葵花瓜棱盅 冬青釉长颈小瓶 400多年前的明朝,江南是一个富庶的地方。有钱人腰缠白玉带,妇人们身着丝绸花冠裙袄、头戴金银首饰,在桨声欸乃中踏青,在丝竹唱酬中寻欢。就是家境一般的人家,也能拿出精美的青花碗碟,盛满鱼肉,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一段岁月,或长或短;一个故事,或精彩或平凡。但如今,我们只能从前人纸面上的记载来看尽明朝...
经过两个多月的保护性挖掘,河北沧州市文物部门在任丘市鄚州镇七里庄发现的一处距今约有3000年历史商代晚期村落遗址中,出土了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蚌器等100余件文物。 据沧州市文物局考古队队长郑志利介绍,这处商代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包括生活区和墓地区。从今年4月23日考古队进驻场地起,目前已经挖掘面积1000多平方米,发现了灰坑、灰沟、窑址等。 郑志利说,目前已经发现的文物遗存对研究...
被发掘清理的古墓葬 出土文物发掘时在墓室中的位置 近日,县文物部门接群众举报,网岭镇北坪村燕子窝村民李某挖房屋地基时,破坏一座墓葬,县文物部门立即派人到现场调查。 据查,被破坏的是一座砖室墓,破坏较为严重,部分随葬品已被破坏裸露墓室外。县文物部门随即组织考古专业人员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土陶瓮、釉陶罐、铜指环、铁刀、陶釜、五铢钱等,共计12件文物,同时发现少量“元和二年一月日”...
昨天是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盛世殷商的辉煌文明-殷墟出土文物珍宝展”,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惊艳亮相,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3日,有兴趣的您不妨前去领略什么叫“一言九鼎”。 “啊,好大的鼎!”“咦,这个鼎怎么是扁的”……昨天上午,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展出40件(组)殷墟文物,华美浑厚的青铜器,精雕细琢的玉器,古老神秘的甲骨文,这些精美的文物不仅完美地展现了殷墟文化的精华,也反映了...
6月14日,西安大明宫遗址博物馆,观众欣赏殷墟文物“卜甲”。 当日,由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和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合举办的“盛世殷商的辉煌文明——殷墟出土文物珍宝展”在西安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开展。展览将持续至12月13日,共展出青铜器、玉器、甲骨等殷墟文物40件(组),让西安市民了解辉煌和神秘并存的殷墟文明。
6月1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供奉佛牙的金塔。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14日,“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在山东博物馆展出,展出包括佛牙、舍利、跪捧真身菩萨像等29件珍贵佛教文物。 6月1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跪捧真身菩萨像文物。 6月1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舍利。
文物展现场 6月14日,在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携手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出了“盛世殷商的辉煌文明——殷墟出土文物珍宝展”为广大西安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殷墟文物的机会。 据了解,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3日,期间共展出殷墟文物40件(组),华美浑厚的青铜器,精雕细琢的玉器,古老神秘的甲骨文.... 这些精美的文物不仅完美的展现了殷墟文化的精华,也反映了殷商社会统...
一段岁月,或长或短;一个故事,或精彩或平凡;往事云烟,幻化虚无。站在历史的海岸,目送潮退水落,纸面上的形容让我们看尽繁华与沧桑,但终究是文字的承载、隐喻的暗示,惆怅之余,历史尘埃掩埋的实物因考古而发现,一目了然了一个时代的某一风貌,世人看到了本来的真实。 建国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基本建设的推进,沉眠于嘉兴地下几百年的明代古墓也逐一被揭开,如丰南村明墓、二毛明墓、南山脚明墓、乐家...
陶瓮、铜指环、铁刀、五铢钱、纪年砖……6月3日,攸县一座尘封近两千年的汉代古墓得到抢救性挖掘,古墓内12件文物重见天日。同时在墓内还发现了10余块纪年砖,这对研究湘东历史文化及考古具有重要价值。 古墓位于网株公路旁的一处无名黄土丘上,攸县网岭镇北坪村燕子窝组当地村民挖地基时发现该古墓,遂将情况反映至攸县文物管理局。端午节期间,该局派出工作人员赶过去挖掘墓葬。 古墓墓室长2.5米,宽1.8米,高...
扬州曹庄隋炀帝墓近期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记者从扬州市文物部门获悉,隋炀帝墓中出土的“鎏金铜铺首”等135件 (套)文物,已开始在扬州双博馆展出。其中,最受关注的展品是隋炀帝杨广的两颗牙齿。 据了解,曹庄隋炀帝墓发现后,考古人员先后在两墓中发掘出400余件 (套)文物。此次扬州双博馆展出的文物来自曹庄隋炀帝、萧后两座墓。包括 “鎏金铜铺首” “编钟编磬”“十三环蹀躞金玉带”等在内...
5月15日,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与江西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玉叶金枝——明代江西藩王墓出土文物精品展”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分为四个单元:藩王掠影、珠玉琳琅、鎏金华美和金玉良缘,精选了明代江西藩王墓出土的137件(套)文物精品进行展出。展览将持续至2014年8月20日。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为了江山永固,实行封藩制度,将皇子皇孙分封各地,此后相沿成规。整个明代,分封在今四川省境内的为...
近日,为配合正在进行的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组织专家,抽调技术骨干修复元代古船出土文物,这批出土文物是元代古船断代的重要依据。 悠悠古运河穿城而过,承载着600多年的记忆。元明清时期,东昌府作为京杭大运河沿岸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繁盛一时。2002年对运河进行改造时,在闸口北约100米的运河河床,出土了一艘元代古船。历经十余年沉睡,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期间,去年年底,古船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