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处处盖房挖路,无意中发现了不少墓葬,南越王墓就是盖楼挖地基的时候被发现的。除此之外,沉寂了近三十年的盗墓活动也重新发作,因此确实有不少出土文物流到国外。有些中国人看到许多中国古物流到了海外,大感愤慨。认为有外国人收购,才造成中国盗墓的猖獗,其实这种看法可谓倒果为因。外国人来中国收买文物,在晚清才开始;而中国人盗墓起码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不应该把盗墓的帐算到外国人头上。中国人过去盗墓...
昨天,为满足游客需求,扬州文物部门对隋炀帝墓出土文物重新布展。除此前展出文物再度亮相外,此次布展还增加了一些新文物,其中,能证明隋炀帝墓主人的“铁证”墓志原件首次亮相。 部分文物修复后再次亮相 据了解,曹庄隋炀帝墓出土文物共400余件(套),首次展览,主办方从中遴选了135件(套)代表性文物展出。据介绍,在3个月的展览中,共有超过27万人次参观,堪称博物馆“最受欢迎”的展览。再次布...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7日宣布,今年7月至8月,该院在广元市昭化区摆宴村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一处西周时期的古城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认为,这是继三星堆和金沙之后,四川先秦时期考古最重要的发现。 “这是继三星堆之后,早期古蜀文化城址的第二个标本。在接下来的考古调查中,有可能出土与三星堆、金沙同等价值的文物。”高大伦说。 据了解,该古城址初步命名为“摆宴坝城址”。摆宴坝城址平面呈长方形,...
考古工作者日前在大同市云波路发现一个北魏石椁墓。目前,石椁墓考古发掘的室外工作已经结束,共出土随葬品40件,多为制作精美的彩绘陶俑。这一石椁墓为研究北魏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墓葬坐北朝南,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组成。墓室为长方形,墓底长3.54米、宽3.8米,墓顶呈穹隆顶。墓室内置一棺一椁,椁为单檐悬山顶石质屋形,位于墓室中部。棺为木制,腐朽严重,仅存棺痕。大同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志...
8月18日,宝鸡眉县常兴镇大明公司项目建设场地,工作人员在进行前期文物勘探过程中发现古墓一座。眉县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在得到授权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出土各类文物34件(组),其中铜镜一面,铜钱六十枚,玉晗一枚,绿釉陶壶两件,绿釉陶仓一件,奁盒一件,灰陶罐二十三件,砺石一件,其余残片若干。 经文物专家考证,此墓葬为西汉晚期的一座平民墓葬,由于在文物发掘过程中得到了常兴派出所、大明公司员工的积...
他是朱熹的政敌,是反“伪学”的重要人物;他纵横一生,官拜侍郎,死后被皇帝赐予18座坟茔。掩于黄土尘沙之下近千年,他17座坟茔被人一一打开,却空无一迹,胡纮到底在哪儿?直到2014年初春的一个下午,在浙西南的群山之中,一群工人无意之中掘开了一个墓……自此,南宋权臣之墓的神秘面纱被徐徐揭去,抹开了浙江南宋考古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藏于群山之中的南宋古墓 出土国家一级文物6件 庆元,潜...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出土玉鹿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近日,由首都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2007年5月,在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一个墓葬群的发现,轰动了考古界。史籍中没有丝毫印迹的西周封国——霸国横空出世,数量惊人的随葬品、风格独特的葬俗、精美的漆木器、最早的漆木人俑、发现最早的青铜灯、填补史籍记载...
二号墓中出土的凤冠。 备受关注的“流星王朝的遗辉—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在扬州博物馆一楼特展厅正式亮相以来,游客观展热度不减,尤其是暑假期间,掀起新一轮观展热潮。据扬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已吸引游客超过30万人次。因为100余件(套)文物已展出了三个多月,今起,文物专家和考古专家将对参展文物进行保养,谢绝游客参观。 为何暑期休展? 专家将对参展文物保养修复 ...
墓葬现场 墓葬现场 为配合济南-祁门高速公路的建设,今年2月底,受安徽省文物局委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对涡阳县西阳镇大葛楼村临近工程的区域,可能涉及到的墓群范围进行了考古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历时3个多月,实际清理古墓葬6座,发现各类文物100余件(套)。目前,出土文物正在修复、整理,墓葬区域的高速公路工程已经完工。 六座墓葬东西并列 据了解,大葛楼墓群位于涡阳县...
鄂州一广场工地现84座古墓群 记者昨从鄂州市文体局了解到,14日,由省考古所和市博物馆联合组队的青龙咀墓地(西山广场西部西山脚下)发掘工作圆满完成,共发掘六朝至唐宋时期的古墓葬84座,出土金、银、铜、铁、陶、瓷、漆木器等文物200多件。 专家们勘探发现,古墓葬分布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位于古灵泉寺正门前堤坝下,墓葬以砖室墓为主,多为六朝时期小型叠涩顶墓葬,有少许宋代砖室墓,出土器物保存较好。南...
鄂州一广场工地现84座古墓群 记者昨从鄂州市文体局了解到,14日,由省考古所和市博物馆联合组队的青龙咀墓地(西山广场西部西山脚下)发掘工作圆满完成,共发掘六朝至唐宋时期的古墓葬84座,出土金、银、铜、铁、陶、瓷、漆木器等文物200多件。 专家们勘探发现,古墓葬分布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位于古灵泉寺正门前堤坝下,墓葬以砖室墓为主,多为六朝时期小型叠涩顶墓葬,有少许宋代砖室墓,...
7月17日,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的吉尔赞喀勒黑白石条古墓群二期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出土各类文物百余件。 喀什地区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次发掘墓葬部分为二次墓葬,多数保存较完整。出土圣火坛共计7件(其中有3座墓葬同时出土两件),并首次出现一陶制圣火坛,坛内均有烧灼痕迹的石子,石子数量不等,可见圣火坛在葬俗中有着重要地位。 此外,多数墓葬出现大量引火棍和明显用火迹象,均说明...
记者昨天从市博物馆获悉,该馆邀请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6位专业文物修复技术人员,第二次大规模修复出土的文物,主要是修复考古发掘的陶器,截至昨日已修复约400件,距今最久的要属商周时期的鼎、鬲。 6位专业修复技师,3个工作室同时修复文物 市博物馆办公室主任熊鑫介绍,从今年6月开始,该馆开展了对发掘文物的第二次大规模修复。和首次仅由馆内相关技术人员修复不同,这次该馆从省文物考古研...
文物修复师正在修复文物 记者昨天从市博物馆获悉,该馆邀请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6位专业文物修复技术人员,第二次大规模修复出土的文物,主要是修复考古发掘的陶器,截至昨日已修复约400件,距今最久的要属商周时期的鼎、鬲。 6位专业修复技师,3个工作室同时修复文物 市博物馆办公室主任熊鑫介绍,从今年6月开始,该馆开展了对发掘文物的第二次大规模修复。和首次仅由馆内相关技术人员...
经过两个多月的保护性挖掘,河北沧州市文物部门在任丘市鄚州镇七里庄发现的一处距今约有3000年历史商代晚期村落遗址中,出土了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蚌器等100余件文物。 据沧州市文物局考古队队长郑志利介绍,这处商代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包括生活区和墓地区。从今年4月23日考古队进驻场地起,目前已经挖掘面积1000多平方米,发现了灰坑、灰沟、窑址等。 郑志利说,目前已经发现的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